3yt.org 第164章 招魂(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短篇鬼语集》最新章节。

王顺把最后一块砖垒好,抹了把汗。镇上的工地活计总算告一段落,工头给他结了半个月的工钱。他数了数,准备拿出一些给树芳买那口她念叨了半年的羊汤锅。

"顺子,今晚别回了,跟哥几个喝两盅。"工友老李拍着他肩膀,"这天黑得早,路上不太平。"

王顺摇摇头,小心地把羊汤锅包好,塞进布兜里:"树芳一个人在家,我得回去。再说了,这路走了十几年,闭着眼都能摸回去。"

老李欲言又止,最后只叹了口气:"那你路上小心点,别走乱葬岗那条近道。"

太阳已经西沉,王顺紧了紧衣领,踏上回家的土路。九月的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得路边的玉米秆沙沙作响。他摸了摸怀里的羊汤锅,想着树芳见到时惊喜的样子,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天完全黑下来时,王顺走到了岔路口。左边是大路,要多绕三里地;右边是小路,穿过乱葬岗能省不少时间。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拐向了右边。庄稼人不怕这些,祖祖辈辈都这么走。

小路两旁的杂草越来越高,几乎要没过膝盖。月光被云层遮住,四周黑得只能勉强看清脚下的路。王顺突然觉得有些冷,不是那种秋风带来的凉意,而是一种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阴冷。

"沙沙——"身后的草丛传来响动。王顺猛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见。他咽了口唾沫,继续往前走,但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乱葬岗的轮廓在夜色中显现出来,几座歪斜的墓碑像蹲伏的野兽。王顺突然觉得怀里的羊汤锅变得异常沉重,仿佛装满了水而不是空锅。他的头皮一阵发麻,耳边似乎有细微的哭声,像是婴儿的呜咽,又像是女人的抽泣。

"谁?"王顺站住脚,声音在空旷的野地里显得格外突兀。没有回应,但那哭声更清晰了,似乎就在他耳边。

王顺的腿开始发抖,他想起老人们常说的"鬼打墙",据说走夜路的人会被鬼迷住,在原地转圈直到天亮。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加快脚步想尽快穿过这片坟地。

就在这时,他看见前方有个白色的影子飘过。王顺的心脏几乎停跳,那影子没有脚,像是悬在半空中,缓缓地向一座坟头移动。他死死咬住嘴唇不敢出声,冷汗顺着脊背往下流。

羊汤锅突然从他怀里滑落,"咣当"一声砸在地上。那白影顿了一下,似乎朝这边转过来。王顺再也忍不住,拔腿就跑,连锅都顾不上捡。

他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直到看见村口的歪脖子柳树才停下来。王顺大口喘着气,回头望去,夜色如墨,什么也看不见。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然挥之不去,好像有什么东西跟着他回来了。

到家时已近半夜,张树芳正坐在油灯下补衣服。见丈夫脸色惨白地冲进门,她吓了一跳:"咋了这是?见鬼了?"

王顺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只是摇头。他瘫坐在炕上,感觉浑身发冷,眼前一阵阵发黑。张树芳摸他额头,惊叫一声:"天爷!咋这么冰!"

王顺想说话,却发现自己的舌头像冻住了一样。他的视线开始模糊,最后看到的,是妻子惊恐万状的脸。

"顺子!顺子!"张树芳的呼唤声越来越远,王顺感觉自己飘了起来,轻飘飘地浮在天花板附近,看着下面的自己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妻子正拼命摇晃他的身体。

然后,黑暗吞噬了一切。

张树芳急得团团转,王顺就这么直挺挺地躺着,呼吸微弱得像随时会停止。她掐人中、灌姜汤,什么法子都试了,丈夫就是不醒。鸡叫三遍时,她终于下定决心,披上衣服往村西头跑去。

王婆婆是村里最老的神婆,九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她住的茅草屋低矮破旧,但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撞邪中煞的,都来找她。

张树芳拍门时,天刚蒙蒙亮。王婆婆像是早知道她要来,门一开就递过来一碗黑乎乎的汤药:"给你男人灌下去,吊住气。"

"王婆婆,顺子他..."

"魂丢了。"王婆婆打断她,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昨晚子时丢的,得在天黑前找回来,不然就真成行尸走肉了。"

张树芳腿一软,差点跪下来。王婆婆一把扶住她:"别慌,还能找。你去准备这些东西:一件顺子的贴身衣服、一碗生米、三根红绳、一只活公鸡。再找盏白纸灯笼,我晌午过去。"

回到家,张树芳按吩咐准备好一切。王顺依然昏迷不醒,脸色灰白得像死人。她强忍泪水,给丈夫擦脸换衣,嘴里不停念叨着:"顺子,你可不能丢下我..."

正午时分,王婆婆拄着桃木拐杖来了。她先是在王顺头顶、胸口和脚底各放一枚铜钱,然后点燃三炷香,在屋里转了一圈。香烧得很不寻常,烟气不是往上飘,而是打着旋往门外流。

"魂是被勾走的,"王婆婆眯起眼,"得沿着他昨晚的路找。你拿着灯笼跟紧我,不管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别出声,也别回头。"

天色渐暗时,两人出发了。张树芳提着白纸灯笼,里面蜡烛的火苗是诡异的绿色。王婆婆一手拿着王顺的贴身汗衫,一手抓着那只公鸡,嘴里念念有词。

出村不远,灯笼突然灭了。张树芳倒吸一口冷气,四周顿时陷入黑暗。王婆婆却不慌,从怀里摸出火石重新点燃。火苗再次变成绿色,而且比之前更亮,照得两人脸色惨绿。

"别怕,"王婆婆低声道,"这是引魂灯,火越绿,说明离魂越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