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夸父遗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量子天劫:山海归零者》最新章节。

大荒,反物质海边缘,烛龙时序浮岛。

陈默悬浮于浮岛边缘,脚下是那片浩瀚无垠、由纯粹的负能量构成的“海洋”。它并非蔚蓝,而是一种吞噬一切光线的极致黑暗,只有偶尔因能量湍流激起的“浪花”,才会在湮灭的瞬间爆发出短暂而绚烂的伽马射线暴,将周围扭曲的空间映照得光怪陆离。

距离那场决定地球命运的“补天终战”已过去数月。地球在女娲神机的引导和全球工蜂单元的辛勤劳作下,生态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海洋重新蔚蓝,大陆再披绿装,只是那场灾难留下的深刻伤痕,依旧刻在每一个幸存者的记忆深处。

然而,暂时的安宁并未让陈默有丝毫松懈。伏羲认证解锁20%基因锁后,他接收到的“终焉诏令”如同悬顶之剑,时刻提醒着他——牧神虽败,但“源初归零者”的阴影仍笼罩着这片宇宙,真正的危机远未结束。

他的目光投向反物质海深处,那里是烛龙指引的下一个方向——寻找失落的“夸父文明”遗迹,获取他们超越光速的“逐日步法”,为即将到来的、规模可能远超想象的终极战争做准备。

“陈默阁下,”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身着一身融合了轩辕族青铜纹饰与未来科技感战甲的姬轩辕走了过来,他的气息愈发深邃,周身隐隐有暗物质流转的痕迹,那是械灵境趋于圆满的征兆。“时序浮岛的稳定期即将结束,我们需在下次‘熵增潮汐’爆发前出发。”

陈默点了点头,看向身旁另一道身影。风炽羽静静而立,原本华丽的赤红星舰“凤翎号”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严重,此刻她背后舒展着一对由纯粹圣光能量构成的羽翼,流光溢彩,散发出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这是她融合了羽民国圣阳核心与部分伏羲基因后产生的新形态——**圣阳光翼**,其速度已然超越了常规物理极限的桎梏。

“风炽羽,你的光翼状态如何?”陈默问道,他能感觉到那对光翼中蕴含的磅礴能量,仿佛随时能撕裂空间。

风炽羽赤金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芒,她轻轻扇动光翼,周围的空间便泛起细微的涟漪:“已初步稳定,短距离内,可达零点七倍光速。但长时间维持对心神消耗极大。”她的声音空灵中带着一丝金属般的质感,这是力量本质提升带来的变化。

“足够了。”陈默沉声道,“烛龙前辈以时序之力为我们指明了夸父遗迹可能存在的区域,但那片区域位于反物质海深处,环境极端,且有未知风险。我们需要你的速度进行侦查和机动。”

就在这时,浮岛中心,那庞大无比的烛龙本体发出了低沉的、仿佛穿越万古时空的龙吟。一道银色的时光之力如同桥梁般延伸而出,指向反物质海某个特定的方向。

“通道已开,时限三日。”烛龙苍老的声音直接在众人脑海响起,“夸父…逐日而逝,其骸骨所化‘星槎’,当存其道…慎之…”

没有更多言语,时光桥梁稳定了下来。

“出发!”陈默不再犹豫,率先踏上了那道由时间之力构筑的桥梁。姬轩辕与风炽羽紧随其后。

踏入桥梁的瞬间,周围景象剧变。不再是缓慢流淌的时序浮岛,而是如同进入了某种超高速通道,两侧是飞速后退、扭曲模糊的光影,那是被极致压缩的空间景象。即便是陈默如今归墟后期的修为,也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风炽羽背后的圣阳光翼微微亮起,一股柔和而稳定的力场扩散开来,将陈默和姬轩辕笼罩其中,抵消了大部分空间跳跃带来的不适。

“多谢。”陈默看了她一眼,心中对这股力量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约莫过了小半日(外界时间可能只是一瞬),时光桥梁到了尽头。三人只觉得身体一轻,已然出现在了一片完全陌生的星域。

这里依旧是反物质海的范畴,但与其他地方的死寂不同,眼前漂浮着大量巨大无比的、仿佛由某种暗金色金属构成的**残骸**。这些残骸形状各异,有的如同断裂的山脉,有的像是扭曲的巨树根系,更多的则是一些完全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复杂几何结构,它们静静地悬浮在黑暗的负能量背景中,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散发着古老而苍凉的气息。

“这就是…夸父文明的遗迹?”姬轩辕眼中闪烁着惊叹与凝重,他体内的械灵核心正在疯狂运转,试图分析这些残骸的结构和材质。“这些金属…我从未见过,其原子排列方式违背了已知的物理规律,强度极高,而且…似乎能一定程度上免疫反物质的湮灭效应?”

陈默没有说话,他闭上双眼,全力催动神识,同时左眼的时序银芒与右眼的伏羲翠绿光华交替闪烁,以量子层面的感知扫描着这片巨大的废墟。

他的神识如同水银泻地,渗透进那些冰冷的残骸深处。无数杂乱的信息碎片涌入他的脑海——狂暴的能量流、扭曲的空间曲率、绝望的嘶吼、以及一种…永不停歇、追逐某种极致目标的执着信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在追逐什么?”陈默心中泛起疑惑。

就在这时,风炽羽指向废墟深处:“那里有异常能量反应,很微弱,但…很奇特。”

三人小心地避开那些巨大的残骸,向着风炽羽指示的方向飞去。越是深入,周围的残骸越是密集,仿佛经历了一场惨烈无比的星际车祸现场。

终于,他们在一处相对空旷的区域,看到了一艘相对保存较为“完整”的飞船残骸。之所以说相对完整,是因为它至少还能看出大致的船体结构,呈一种流线型的梭状,长度超过数十公里,但舰体从中部断裂,断口处参差不齐,露出内部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管线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