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意大利旅行(5)(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hp之努力百年终于回到原世界》最新章节。

格温尼维尔从露台跳下来,她的魔杖变成剑接住了她,缓缓降落在地面。

她的身影瞬间被下方混乱魔力激荡起的狂风吹拂,银黑色的长发在风中飞舞,月白色的长袍猎猎作响。

紧接着,她举起了手中一根通体漆黑、杖身缠绕着银色蛇形浮雕、顶端镶嵌着一颗巨大猫眼石的古老权杖,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魔力波动。

她开始吟唱古老、繁复的咒语,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祷文,每一个音节吐出,都引动着周围魔力的共鸣,她的权杖在空中划出无比复杂的轨迹,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散发着璀璨银光、结构精妙绝伦的古代魔法阵。

随着她的吟唱,威尼斯纵横交错的运河之水仿佛听到了召唤,开始剧烈沸腾!无数道湛蓝色的、纯粹的水元素魔力从河水中升腾而起,如同无数条水龙,汇聚成巨大的洪流,冲向那道不祥的光柱,试图将其包裹、冷却、中和!

光柱与水流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嘶鸣!能量激烈对抗,迸发出刺眼的光芒!格温尼维尔的身影在能量风暴中显得异常渺小,但她站得笔直,魔杖稳如磐石,只是额头微微见汗,显示出“巨大”的消耗。

她再次变换咒语,魔杖指向天空!此时已是黄昏过后,夜幕开始降临。随着她的咒语,天幕上几颗较早出现的星辰骤然亮起,投下清冷而纯净的星辉!这些星辉穿透了混乱的能量场,精准地洒落在威尼斯那些被暗影能量污染的区域,所过之处,墨黑色的腐蚀性能量如同冰雪消融般被净化!

第三个大型复合咒语施展出来!一道巨大的、半透明的、闪烁着七彩琉璃光泽的魔法屏障,以格温尼维尔所在的位置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张,将能量爆发的核心区域与威尼斯大部分城区隔离开来!屏障有效地阻挡了最致命的能量冲击和魔法污染扩散,保护了普通巫师和麻瓜伪装区域的安全。

每一个咒语都宏大、古老、效果显着,但同时也显得极其“消耗心力”。格温尼维尔施展完这三个大型咒语后,脸色变得“苍白”,呼吸也明显“急促”起来,身形甚至微微晃动了一下,仿佛随时可能魔力透支而倒下。她“勉强”支撑着,继续施展一些“相对简单”的修复咒和驱逐咒,清理着零散的魔法灾害。

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完美地诠释了一位年轻、强大但经验尚浅的巫师,为了拯救一座城市而“拼尽全力”、“不惜代价”的形象。

格温尼维尔“虚弱”地晃了晃,似乎下一秒就要晕厥,被热心的巫师连忙扶住。

同时她的“壮举”早已被无数惊魂未定的巫师目睹,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飞向四面八方。

与此同时,英国伦敦,魔法部,威森加摩首席法师团紧急会议厅。

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墙壁上的魔法壁炉中,不时传来来自意大利魔法部的紧急通讯和现场传回的魔法影像。影像中,那道贯穿天地的能量光柱和格温尼维尔力挽狂澜的身影,交替出现。

“梅林的胡子!”一位白发苍苍、穿着绣满星星月亮的深紫色长袍的威森加摩元老,用颤抖的手指指着魔法水幕上定格的画面——那道撕裂威尼斯天际的惨白与墨黑交织的能量光柱,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莱斯特兰奇家的那个小姑娘…她到底做了什么?这…这真的是一个二年级学生能引发的动静吗?!”

坐在他对面,一位面容严肃、眼神锐利的女巫沉声回应,她面前摊开着一份刚刚由猫头鹰送抵的、还带着威尼斯水汽的紧急报告:“根据意大利魔法部的最新通报,并非莱斯特兰奇小姐引发了灾难。恰恰相反,是多方面情报显示,是她阻止了一场可能将威尼斯从地图上抹去的浩劫。”

她顿了顿,环视一周,目光尤其在脸色阴晴不定的魔法部部长脸上停留片刻,继续说道:“初步调查表明,是威尼斯地下封印的一个极其危险的古代黑魔法工坊——‘暗影工坊’,发生了灾难性的失控爆炸。根据我们侧面了解到的信息,莱斯特兰奇小姐似乎是通过某种…极其精密的灵魂链接或魔法契约,感知到了她留在霍格沃茨的几位斯莱特林学生——包括马尔福、扎比尼、帕金森家的继承人,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正是这种预警,促使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女巫顺势将另一叠文件推到桌子中央,那是圣马可魔法伤病医院出具的、关于德拉科·马尔福等人的详细体检报告副本。“看看这个吧。魔力撕裂性拉伤、精神海受损、肋骨骨裂、严重魔力透支…这些孩子们几乎是捡回了一条命。而根据他们零散的回忆和莱斯特兰奇小姐的推断,他们在工坊内遭遇的,绝非意外,而是有针对性的、带有食死徒标记特征的黑暗生物袭击和魔法陷阱。”

她的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敲响了。部长的助理有些紧张地走进来,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福吉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他挥了挥手,示意助理离开,然后深吸一口气,看向在场的众人,语气复杂地说:“…就在刚才,卢修斯·马尔福、帕金森先生、扎比尼夫人等几位…联袂来访,现在正在我的会客室等候。他们…手里也拿着这些体检报告。”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和窃窃私语。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英国最有权势的几个纯血家族,因为他们的继承人在意大利“遇袭重伤”而联合起来,向魔法部施压了!这压力,不仅仅是出于父辈的愤怒,更代表着这些家族对事件定性的一致态度——这是一次针对英国纯血继承人的、由伏地魔残余势力策划的阴谋袭击!

“他们的要求很明确,”部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要求我们以最严厉的外交姿态,敦促意大利魔法部彻查此事,必须揪出并严惩幕后黑手,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并…保障我国公民,尤其是这些年轻学生在欧陆的安全。”他的语气带着无奈,显然被那几位族长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这不仅仅是一次魔法灾害,”一位立场偏向纯血家族的成员立刻接口道,“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挑衅!是对我们整个魔法社会的威胁!莱斯特兰奇小姐不仅拯救了威尼斯,也保护了我们未来的希望!我们必须支持她,支持这些家族的要求!”

邓布利多一直安静地坐在那里,半月形眼镜后的蓝色眼睛深邃如海,指尖轻轻搭在一起。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毫无疑问,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莱斯特兰奇小姐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值得赞赏。马尔福先生和其他几位同学的遭遇,也令人深感同情和关切。”

他话锋微转,目光扫过众人:“然而,在我们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全面、更客观的信息。意大利魔法部正在进行的调查是关键。我们应当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而不是急于施加压力。同时,”他看向部长,“安抚好马尔福先生等家长的情绪至关重要,但也要避免让局势过度紧张,升级为国际纠纷。”

与此同时,数千英里之外,英国伦敦,蜘蛛尾巷。

西弗勒斯·斯内普正独自坐在他那间昏暗、堆满了书籍和魔药材料的客厅里唯一的、看起来还算舒适的旧沙发上。壁炉里只有冰冷的灰烬,房间里弥漫着草药和旧纸张混合的、独属于他的气息。与威尼斯那边的喧嚣、紧张和“荣光”截然不同,这里只有一片死寂。

他穿着一身黑色的常服,身形显得比平时更加瘦削和孤寂。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沙发粗糙的扶手,眉头紧锁,黑眸深处是一片化不开的沉郁。

距离爱琴海边那个带着海风咸湿气息的告别,已经过去整整三天了。

“霍格沃茨见。”

她当时是这么说的,声音带着那种惯有的、慵懒而笃定的笑意,翡翠绿的眸子在夕阳下闪着光。他当时只是几不可察地颔首,并未多言,但心底某处,或许曾掠过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于即将到来的短暂分别的…不习惯。

然而,三天过去了。

没有只言片语。

没有通过双面镜传来的、带着戏谑的问候。

没有猫头鹰送来的、写着无关紧要琐事却总能让他嘴角微不可察上扬的羊皮纸。

甚至连一丝通过某种隐秘魔法契约传递的、证明她安然无恙的波动都没有。

仿佛她从那个黄昏的海边直接蒸发了一般。

这种彻底的、反常的静默,让斯内普感到一种莫名的…烦躁,甚至…一丝连他自己都感到荒谬和恼怒的…

委屈。

是的,委屈。一种冰冷的、细密的、如同蜘蛛网般缠绕在心头的不适感。他立刻试图用理智扼杀这种软弱的情绪——他西弗勒斯·斯内普,霍格沃茨的魔药课教授,前食死徒,有什么资格感到委屈?他又在期待什么?

可是,那种感觉挥之不去。

按照她以往的作风…绝不会这样。无论是在霍格沃茨地窖里突如其来的“拜访”,还是假期里各种“恰好”需要他专业意见的“学术交流”,她总是有各种理由出现在他周围,用那种带着点狡黠又理直气壮的态度,打破他刻意维持的孤寂。他甚至已经…习惯了那种带着侵扰性的存在感。

而现在,这种存在感消失了。消失得如此彻底,如此突兀。

他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膝盖上摊开的一本极其晦涩的古代魔药典籍上,但那些复杂的如尼文和配方此刻却如同天书,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他的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向远方。

…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联系他的麻烦?或者…是不是他之前某个不经意的、刻薄的言辞,终于让她觉得…厌烦了?她…玩的不亦乐乎了,甚至忘记她的教授了?

这些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骤然噬咬了他的心脏一下,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他强迫自己站起身,走向魔药实验室。或许,只有沉浸在坩埚升腾的蒸汽和复杂难辨的药性反应中,才能暂时麻痹这种陌生而令人厌恶的情绪。

然而,当他拿起银质小刀,准备处理一堆瞌睡豆时,动作却比平时僵硬了几分。整个蜘蛛尾巷,都弥漫着一种主人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名为“等待”的、冰冷而焦灼的气息。

“感谢诸位的关心,”格温尼维尔对最先赶到的一些意大利魔法部官员和当地显要巫师说道,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沙哑”,“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工坊核心仍有极强的黑魔法污染残留,若不彻底根除,恐有二次爆发的风险。”她适时地轻咳两声,显得忧心忡忡。

而后,她语气沉重地描述了工坊内残留的“可怕景象”和“惊人的发现”。

“……那绝非简单的古代魔法事故,”她“虚弱”但坚定地说,“我在净化过程中,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熟悉的、令人作呕的黑暗气息。与十几年前困扰我们英国的黑暗气息同源。”她适时地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那些残留的物品,指向了一个可怕的结论:有伏地魔的残余势力,一直在暗中活动,他们试图重启这个危险的工坊,进行某种…可怕的实验。这次的爆炸,很可能就是他们实验失控,或者…是为了消灭证据而故意引发的!”

她提供的“证据”看似确凿,逻辑也看似合理。再加上她“拯救者”的身份和莱斯特兰奇家族的威望,她的说辞迅速被采信。

第二天,《预言家日报》意大利版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标题耸人听闻:《威尼斯惊魂!神秘人余孽阴谋曝光,莱斯特兰奇英勇破局!》。文章详细描述了“食死徒残余势力”如何利用古代工坊进行危险实验最终酿成灾难,以及格温尼维尔·莱斯特兰奇如何不顾个人安危力挽狂澜。文章还配发了那些“发现”的黑魔法物品照片。

舆论瞬间被引爆!整个欧洲魔法界都将目光投向了意大利,对伏地魔残余势力的担忧和警惕再次被提起。意大利魔法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对格温尼维尔提供的“关键情报”感激涕零。

在成功将矛头指向伏地魔残余势力后,格温尼维尔开始了真正的重头戏——扩张莱斯特兰奇家族在意大利的势力。

她以“协助威尼斯重建”和“共同防范黑暗势力”为由,向意大利魔法部提出了多项“合作建议”:

莱斯特兰奇家族将派遣“专家常驻意大利,协助建立更高效的魔法灾害预警和应对机制。作为回报,莱斯特兰奇家族获得在威尼斯及几个关键港口城市的魔法材料优先采购权和特定魔法物品的独家经营权。

其次鉴于莱斯特兰奇家族在对抗黑魔法方面的“丰富经验”,格温尼维尔提议在威尼斯建立一所“黑魔法防御术高级研修中心”,由莱斯特兰奇家族提供师资和部分教材,为意大利培养相关人才。这所中心将成为莱斯特兰奇家族在意大利传播影响力、吸纳人才的重要据点。

针对此次暴露出的古代魔法遗迹管理漏洞,格温尼维尔“慷慨”地提出,莱斯特兰奇家族可以分享部分家族掌握的、关于意大利境内古代魔法遗迹的“非机密”资料,并参与对一些高风险遗迹的评估与封印工作。这相当于让莱斯特兰奇家族的手,合法地伸进了意大利魔法历史遗产的管理领域。

这些提议,表面上是为了威尼斯和意大利魔法界的利益,实际上每一条都蕴含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价值。焦头烂额的意大利魔法部,在格温尼维尔“救世主”光环和“确凿”的黑暗威胁下,几乎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大部分接受。

与此同时,格温尼维尔私下会见了威尼斯几个最有影响力的纯血家族(包括那些在此次事件中受损或态度暧昧的家族)。她恩威并施,一方面展示莱斯特兰奇家族的肌肉和此次带来的“秩序”,另一方面也抛出橄榄枝,承诺在未来的合作中给予他们利益。一些家族选择了臣服与合作,另一些则被悄然边缘化。

老船夫艾兹拉和老卡西米尔,因为“监管不力”和“方法冒进”,声望严重受损,他们掌控的一些关键水道和情报网络,也被格温尼维尔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为由,逐步接管。

而潜伏的伏地魔残余势力对此次事件感到震惊和愤怒。他们损失了一个重要的潜在据点,并被莫名其妙地扣上了一顶大帽子,他们可没想下死手的。

在格温尼维尔忙于“净化”工坊和进行高层博弈的同时,她并没有忘记那几位在事件中“英勇负伤”的年轻斯莱特林。这正是塑造舆论、博取同情的绝佳机会。

在格温尼维尔的“建议”下,圣马可魔法伤病医院对德拉科、布雷斯、潘西、达芙妮、西奥多、克拉布和高尔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而经过“艺术加工”的诊断报告,连同德拉科几人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却目光“坚毅”的照片,被第一时间提供给了《预言家日报》意大利版以及一些国际魔法媒体。

随之而来的报道将德拉科几人塑造成了“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为揭露真相而负伤”的少年英雄。《预言家日报》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标题为《黑暗中的年轻勇士:霍格沃茨学子勇破食死徒阴谋纪实》,详细描述了(根据德拉科几人“回忆”和格温尼维尔“补充”的版本)他们如何“偶然”发现线索,如何“机智”地潜入工坊,如何与“凶残的黑暗生物”和“神秘的操控者”搏斗,最终在格温尼维尔赶到前,成功坚持到了最后,并为后续调查提供了“关键证据”。

报道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这群年轻斯莱特林的同情和敬佩,也进一步佐证了格温尼维尔关于“食死徒残余势力策划阴谋”的说法——若非如此,何以会让一群二年级学生遭受如此重创?

与此同时,格温尼维尔并没有放松对真正幕后黑手的追查——或者说,对“完美替罪羊”的打造。

在她的“提醒”和“无意中”提供的线索指引下,意大利魔法部的傲罗办公室和打击手小队展开了高效率的搜捕行动。他们很快锁定了目标——那位名叫“亚历山德罗·维斯康蒂”的、出身古老纯血家族、在威尼斯颇有影响力的男巫。

当傲罗们冲进维斯康蒂的府邸时,他似乎正准备销毁一些“关键证据”。在激烈的抵抗后,维斯康蒂被制服。

随后进行的搜查中,意大利魔法部的官员们“惊喜地”发现了“确凿”的证据:

一个与工坊内发现的金属片完全匹配的、破损的古老通讯装置,上面残留的黑暗魔力波动与工坊内的气息一致。

几件带有模糊但可辨认的黑魔标记变体图案的长袍和信物。

大量关于古代黑魔法实验、灵魂魔法以及…针对威尼斯魔法节点脆弱性分析的笔记和图纸,笔迹经鉴定与维斯康蒂相符。

最重要的,是一本加密的日记,其中隐晦地记录了他如何“遵从主人的意志”,暗中监控并试图重启“暗影工坊”,以及如何“在必要时清除隐患”、“引导能量爆发以湮灭痕迹”的计划。日记中还提到了对“霍格沃茨的泥巴种和血统叛徒”的憎恶,以及对“黑魔王必将归来”的坚信。

这些“铁证”被公之于众,瞬间引爆了舆论!亚历山德罗·维斯康蒂被确认为潜伏在意大利的、忠诚于伏地魔的食死徒残余分子!他策划并实施了这次险些毁灭威尼斯的恐怖行动!

意大利魔法部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义愤填膺地宣布了这一“重大胜利”,并再次高度赞扬了格温尼维尔和德拉科等霍格沃茨学生在揭露和挫败这一阴谋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斯康蒂被投入了意大利的魔法监狱,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审判。

当格温尼维尔带着伤势“痊愈”、但经历此番磨砺后眼神更加锐利的德拉科小队,乘坐着华丽的私人马车离开威尼斯时,整座水城几乎万人空巷,人们自发地聚集在运河两岸,向她致以最高的敬意和感激。

马车内,格温尼维尔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威尼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华丽的魔法马车穿越空间,平稳地降落在黑蔷薇庄园那铺着黑色鹅卵石的前庭。车门无声滑开,格温尼维尔走了下来,威尼斯的水汽似乎还萦绕在她月白色的长袍边缘。

她径直走向私人书房。推开沉重的雕花木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微微挑眉——那张宽大的黑檀木书桌上,此刻几乎被堆积如山的信件淹没了。各种颜色、质地、印着不同家族纹章的火漆信封堆叠在一起,几乎要滑落到铺着深紫色地毯的地面上。猫头鹰羽毛散落其间,空气中弥漫着羊皮纸和魔法墨水的气息。

不用看她也知道,这些信件大多来自她在威尼斯的“壮举”之后,各方势力的反应——有关切,有祝贺,有试探,也有…恐惧。

她缓步走到书桌后,用指尖轻轻划过那堆信件,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快速扫过那些火漆印记。

马尔福家族的蛇与鹰…帕金森家族的孔雀…扎比尼家族的…格林格拉斯的…还有来自霍格沃茨邓布利多的凤凰…魔法部福吉的狮子…甚至还有一些来自欧洲其他古老家族的印记…几乎囊括了整个魔法界上层的关注。

她的嘴角始终带着那抹淡淡的弧度,对这些信件的内容,她早已预料到七八分。威望与恐惧,是她此刻收获的果实。

然而,当她的指尖触碰到一封看起来极其普通、没有任何华丽纹章、只用最简洁的黑色火漆封口的信封时,她的动作微微一顿。火漆上没有任何图案,只有一道干脆利落的划痕。一种极其熟悉、内敛却强大的魔力波动从信封上传来。

是西弗勒斯的信。

格温尼维尔脸上的从容出现了一丝几不可察的裂纹。她轻轻拿起那封信,分量很轻,但握在手中却感觉有些…沉甸甸的。

一丝心虚,如同细小的藤蔓,悄然爬上了她的心头。

这几天…她确实忙得…脚不沾地。算计意大利魔法部,引导舆论,整合资源,安抚德拉科那几个小家伙…她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炼金仪器,全速运转,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以至于…她完全忘记了,或者说,是刻意推迟了某件“小事”。

按照她以往的作风…或者说,按照她和西弗勒斯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带着微妙张力的默契,在分别后,尤其是在经历了如此“惊心动魄”的事件后,她理应…至少会写一封信报个平安,或者,更符合她性格的,用某种方式戏谑地告诉他“一切尽在掌握”。

然而,她没有。

三天。杳无音信。

格温尼维尔翡翠绿的眸子闪烁了一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光滑的信封表面。她能想象出那个男人坐在蜘蛛尾巷阴暗的客厅里,抿着薄唇,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嘲讽和…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的表情,写下这封信时的样子。

“他…应该不会真的生气吧?”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带着点她自己都觉得好笑的侥幸。毕竟,他是斯内普,那个以冷漠和刻薄着称的魔药大师,怎么会因为区区几天没有通信而…在意?

可是,另一种更了解他的直觉又在低声提醒她:斯内普,恰恰是一个对细节和承诺(哪怕是心照不宣的)异常敏感且固执的人。他的沉默,往往比咆哮更具威胁。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先将其他的信件推到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拆信刀划开了那封黑色火漆的信封。里面只有一张质地普通的羊皮纸,上面是用他特有的、略显尖锐而紧凑的字体写下的、简短到极致的内容:

“莱斯特兰奇小姐,

据悉威尼斯发生大规模魔法扰动,与霍格沃茨在校生有关。若需魔药援助,可告知所需种类与剂量。

西弗勒斯·斯内普”

信件公事公办,语气冷淡,甚至带着点疏离。没有问候,没有询问,更没有流露出任何个人情绪。仿佛只是一封基于教授职责的例行询问。

但格温尼维尔却盯着那短短几行字,看了足足有十几秒。她的指尖轻轻点着“据悉”这个词,嘴角那抹意味不明的弧度渐渐加深,最终化作一个带着点无奈、又有点…愉悦的轻笑。

“哦,西弗勒斯…”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柔和狡黠,“你这可不是‘据悉’那么简单吧?”

她几乎能肯定,这个男人绝对通过他自己的渠道,了解了威尼斯事件的更多细节,甚至可能已经猜到了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封信,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一种…带着点别扭的确认平安的方式,以及一种隐晦的…“我还在等着你的解释”的提醒。

看来,她的教授…并不是完全无动于衷。

格温尼维尔将斯内普的信轻轻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然后拿起羽毛笔,蘸了蘸深紫色的墨水。看来,在处理完那些冗长的官方信件之前,她得先好好想想,该怎么给这位有点“小情绪”的魔药大师,写一封足够“诚恳”又能让他…嗯…“满意”的回信了。

她首先挑出了来自马尔福、帕金森、扎比尼、格林格拉斯等核心纯血家族的信件。这些信件措辞恭敬,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她在威尼斯“英勇壮举”的赞叹和对德拉科等人安然无恙的感激。字里行间,更是透露出一种更加紧密的依附和效忠之意。卢修斯在信中隐晦地提及了“某些国际金融渠道已按计划调整”,暗示了对意大利施压的初步成果。

格温尼维尔快速浏览,用一枚镶嵌着黑宝石的印章在每封信的末尾盖上一个复杂的、带有莱斯特兰奇纹章变体的魔法印记。这个印记不仅表示“已阅”,更蕴含着一丝微弱的灵魂共鸣,能让发送者感受到她的关注和认可,这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和绑定。

如此,她便免去了在每一封信上重复书写“已知悉”、“嗯”或其它客套话的繁琐。效率与威仪,在这无声的盖章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处理这些信件,她只用了不到半小时,高效而精准。

邓布利多的信则简短而意味深长,只是表达了对学生安全的关切和对她个人“辛劳”的问候,但附上了一份威森加摩内部关于此次事件讨论的纪要摘要——这既是示好,也是一种提醒:他洞悉一切。

她沉吟片刻,用最精致的羊皮纸和墨水,写了一封措辞得体、不卑不亢的回信,感谢他的关心,强调自己只是“恰逢其会,尽了应尽之力”,并保证霍格沃茨的学生会安全返校。她只字未提威尼斯的权力更迭,将一切定性为“意外”和“责任”。这封信,既是回应,也是划定界限。

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古老家族和魔法机构也发来了信件,有的表达了对“黑暗势力复苏”的担忧,有的则隐晦地提出了合作意向。

格温尼维尔仔细甄别着这些信息,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潜在盟友和需要警惕的对象。她将这部分信件交给身旁的影鳞,吩咐道:“分类整理,建立档案。重点标注出诺特家族提到的那个瑞士炼金协会和那个法国的月光林地姐妹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