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郑州“6.18”特大投毒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张法网在广大师生中拉开了。有的同学报告:被公安机关找过的女学生李云,这两天神态有些反常,在人面前有说有笑,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发呆、愣神。也有的同学反映:案发后,李云曾问过同学:投毒的人会不会被公安局抓去?一旦抓去了会判什么刑?会不会被枪毙?会不会被罚款?。还有的同学发现:李云在宿舍里准备了两瓶硫酸,还说,谁惹她,她就毁 谁的容。有的同学回忆:案发的当天中午,李云没有到二食堂吃饭,而是吃的方便面。种种反常情况越集越多。
6月24日,公安人员依法传讯了重大嫌疑犯李云。在公安人员面前,开始李云仍向第一二次被传讯时的那样,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公安人员的提问满不在乎。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贼心虚。后来李云望着公安干警一双双锐利的眼睛,面对他们咄咄逼人的发问,她畏惧了。她的头一个劲地往下耷拉,说话也开始语无伦次。经过长达8小时的审讯后,她终于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公安人员及时查实了此案所涉及的罪证。
四、扭曲心灵:女大学生的堕落
李云,21岁,正值花季,虽称不上漂亮,倒也面带几分斯文。约1.56的个头,稍稍有点驼背。白皙的肌肤。鼻梁上有时架一副近视眼镜。她是河南省安阳市人。1990年以较好的成绩考取河南省财税高等专业学校,是税务系二年级学生,按计划1993年9月份毕业。
入学伊始,各方面表现还不错。据说本人还有点小才气。爱好写诗,文章写得也不错。此时,与老师、同学相处的也还可以。但没维持多久,她的毛病就开始暴露了。从1991年开始,她常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有时还出入舞厅,甚至昼夜不归,致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她讲究吃穿,追求享乐,每月母亲把全部工资寄来,全家人就靠她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她才不管家里人如何艰苦呢。反正到手的钱月月光。不够了,就到外面去想办法弄点,还有人反映,她从14岁开始就与男人同居……。
学校反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也曾多次对她进行批评教育,还将她家长请到学校,来帮助做工作,但均收效甚微。1991年初,安阳开往郑州的火车上。在返校的途中,李云很快与对面坐着的那位陌生男人庄某相识了。在攀谈中得知,他俩不但是同乡,而且还是一个学校的同学,这使他们的关系一下迈进了一大步,那种亲热劲自不必说。
转眼,火车已经到站,下火车后,他俩仍情意绵绵,难舍难分,于是非常默契地来到了一家旅馆投宿。庄某30岁左右,在南阳市某单位工作,后被送到河南省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为期一年的干训班。他已结婚,并且做了爸爸。自从在火车上结识后,他俩一直保持着暧昧关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5月的一天,李云又悄悄来到了庄某的宿舍幽会,被一名突然进来的同学撞见了,李云异常紧张,生怕这个同学报告老师,把事情张扬出去。因为她清楚,这事如果让校方知道了,按学籍管理规定肯定要给处分的。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在校生谈恋爱,更不允许搞不正当两性关系。她感到事态严重,危及到了自己的前途。
怎么办?经过反复考虑,她觉得只有一招了。于是她找了一位同学,绘声绘色地告诉对方,说庄某如何如何强奸了她,并托这个同学向校领导报告。校方得知李云被强奸,非常重视,立即派人专门调查了解此事。然而调查结果证实不是强奸,而是通奸,并已达二三个月之久。对此,学校做出了让庄某退学的决定。
庄某走了,李云继续告他。学校对李云还是比较宽容的,觉得她是一个姑娘,涉世不深,且又是个人生活作风问题,不宜张扬,也不宜处理太重,应给她留条自新之路。为了做好她的思想工作,系里领导让她到家中吃住,还安排团支部书记和她坐同桌,找了一个党员发展对象同她住在一个宿舍,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温暖她、感化她、改造她。如果李云表现好,能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学校准备从轻处理,保住学籍,继续上学,想让她领个毕业证书,走向社会。
谁知,事情并没有按照领导设计的轨道走。尽管她编造的很圆滑,但事实就是事实。这件事很快在同学中间传开,同学们因嫌她作风不好疏远了她。时隔不到一年,她又做出了冒领同学汇款的事。
一天,她在传达室看到一张50元的汇款单,收款人名叫李会。她心中顿时一喜,马上回到宿舍在自己学生证的"云"上面加上了"人",这样,"云"变成"会",她带着涂改过的学生证到传达室,领了那张汇款单,并用左手签上了"李会"的名字。当李会的家人来信寻问汇款是否收到时,李会到传达室一查才知是被人冒领走了。随后便将情况反映到学校,学校保卫部门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才把事情弄了个水落石出。
李云不仅不痛改前非,反而又犯了新的错误。为严肃校风,整顿校纪,防止类似事情再度发生。学校决定开除李云的学籍。处分做出后,校领导怕她想不开,怕她轻生,并没有及时公布,又压了一段时间,期间又派人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5月份,校领导将这个处分决定通知了李云,并准备让其立即离校,后来又想这样做太激烈了些,便改为让其放暑假时离校,开学就不要再返校了。这样做,既执行了校纪,又特意给李云留了点面子。
可是所有这些,都未能感化她,相反,她更加仇视学校、仇视老师、仇视看不起她的同学。她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校和同学对她的态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张张严肃的面孔。同学们一句句讥讽的话语和一个个鄙视的眼神,使她那么不愉快。为什么你们对我这样冷?这样狠?她越想越生气。一种报复的心理也就由此萌发了。
五、死亡计划:精心策划的投毒
怎样才能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呢?她想了许多许多……。她买来了关于爆炸方面的书。曾想用雷管和炸药把同学们炸死,但又觉得不方便,易暴露。她准备了硫酸,准备了匕首等凶器,也想过用这些同所谓的仇人们拼命。但又觉得打击面太小,不过瘾。她也看过关于化学和药品方面的书,想过用毒药。几种方案比较来比较去,觉得还是后一种办法最好,既隐蔽,又不易发觉,也便于见机行事,打击面也可以。左思右想,她的着眼点全部集中在最后一个罪恶目标上。
投毒的药她选择了砒霜。她的黑色计划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了。她先打听了购买这种剧毒药品需要什么手续,接着又伪造公章,搞到了医院购买这种药品的处方和证明信,连续三次跑到药店购买到700多克砒霜。
河南省财税高等专科学校有两个食堂,投毒选择哪个食堂下手呢?李云考虑来考虑去,觉得第二食堂紧靠女生宿舍楼,就餐人多,且大部分是学生,就将打击目标定在这里。她事先察看了作案的地点、路线、出入口。
6月18日,一个平凡而又可怕的日子。财税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像往常一样按时就寝了。深夜,一个黑影从一女生宿舍蹑手蹑脚地窜了出来。她迅速来到女厕所,用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将厕所窗户上的钢片锯开,然后跳到了窗户后面的煤堆上。下了煤堆,她疾步走到右边第二食堂主食库房的窗户下。这里有一个窗户上的钢条不知什么时候掉了,正好为她作案提供了方便。她爬上窗户,跳进了食堂,将砒霜掺进了她估计马上食用的三袋面粉中……。
六、法网恢恢:女大学生的终结
1992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条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消息:特大中毒事件已查清,投毒犯罪分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1992年6月25日傍晚,李云被金水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1994年3月12日下午,一个普通而又不同寻常的日子。世人注目的郑州1992"6.18"投毒案犯,终于得到了严正的判决。审判台下,李云,这位因制造建国以来罕见的投毒案件而名震全国的女大学生,似乎刚从梦幻中惊醒:她始而目瞪口呆,继之,泪水便无声无息地涌了出来……她哭了,——是良心发现而为自己的行为追悔,还是忆起了回首堪叹的往昔岁月……。
最终,法院以投毒罪判处李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