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年番禺大劫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在邻居们眼里,莫师傅十分内敛,当他们知道这位老实巴交的莫师傅竟然是当年"1222"大劫案的主谋时都纷纷惊呆了。

四、天网恢恢:21年后的最终抓捕

4.1 大数据时代的追凶

21年来,警方通过不断地搜集线索,终于在2017年1月5日将最后一名主犯陈恂敏抓捕归案,意味着这起曾经震惊全国的"惊天大劫案"最终告破。

为了确定陈恂敏的身份,番禺警方通过多种渠道,调动一切力量尽可能地发现陈恂敏的线索和痕迹。经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在瑞丽警方的大力配合下,番禺警方获得了陈恂敏最近的一张正面视频截图。该截图后被传回广州进行比对,办案民警认为此人很有可能就是陈恂敏。

确定是陈恂敏本人后,办案民警随后又找到了陈恂敏的几处落脚点。2017年1月5日下午,番禺警方在瑞丽警方的大力帮助和配合下,在陈恂敏众多落脚点之一的瑞丽某建材市场一装饰公司内将陈恂敏一举抓获。

见到民警,陈恂敏显得异常冷静,他很平静地对民警说:"我知道你们来是怎么回事,我配合你们就是了。"民警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陈恂敏"。随后他又告诉民警:"从1日开始,我的心就一直怦怦跳得厉害,我就预感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来的。"

4.2 嫌疑人的心理与生活

陈恂敏有本科学历,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具备较高反侦查能力。据介绍,陈恂敏作案前在清远一家公司当经理,公司年利润超过百万,当时经济条件不错。"陈恂敏只是将聪明用在了歧途。"办案民警表示。

为逃避侦查,即使是有了新的"身份",陈恂敏也异常谨慎,他在瑞丽的所有银行账户、手机号码等一切有关身份的信息均使用了其女友、女友亲属的身份证明来办理。

而且,为避免暴露身份,陈恂敏故意使自己的生意不做大,赚的钱够花就好,经营着小本生意。这种低调的生活方式帮助他隐藏了21年之久,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4.3 案件的深入调查

在陈恂敏落网后,警方对案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通过梳理省高院的刑事裁定书,了解到在此案之前,陈恂敏等人还参与杀害了一名司机,并抢走对方的车辆。

1991年10月29日晚,同案犯何伟光(已被执行死刑)为抢劫,以租乘为由诱骗被害人成某驾驶北京牌吉普车到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接上陈恂敏、陈恩年(已判刑)、毛远勤(已被执行死刑)。

行车到阳山县时,四人持何伟光准备的铁锤、铁钻、锥子等物品敲打、捅刺司机成某头部、胸部,致司机当场死亡。清远市阳山县公安局出具的《法医检验尸体报告书》显示,被害人成某全身有29处损伤,颈部显示曾受扼掐,是被他人用钝器(如铁锤)打击头部致颅骨骨折,颅脑挫伤而死,身上并有尖形不锐器具如螺丝刀、小铁条等刺伤。

据同案犯毛远勤的供述,当时几个人约定,到阳山一起先抢车再去抢枪。当时何伟光说半路假装小便,车一停就打死司机。车往水口方向开了十几分钟后停车,随后几个人杀害了司机成某。因车上有很多血已不方便使用,毛远勤提出弃车逃离。

1991年10月30日中午,阳山县公安局高峰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后,在阳山县青莲镇往高峰公路沿线3公里处发现成某的尸体和该辆吉普车。

五、正义审判:罪与罚的最终裁决

5.1 前期审判与判决

1996年2月1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何伟光等4人死刑,判处其它2名被告人无期徒刑。但陈某年、陈某敏二人一直在逃,此前曾有坊间传言两人畏罪自杀。

根据《广东省志·检察志》的记载,广州市和番禺市两级检察院提前介入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分别仅用4小时和3天完成批捕、起诉。

1996年3月8日,广东省高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并核准了对何伟光、何永新、袁长荣、吴兆全、何冬海判处死刑的裁定。

何伟光、何永新等6名罪犯被法院判处死刑。这些判决彰显了法律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也给社会各界传递了坚决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强烈信号。

5.2 最后两名主犯的审判

时隔22年后,曾震惊全国的广东番禺1500万元银行解款车大劫案最后两名嫌犯陈恂敏、陈恩年于2017年11月30日在广州番禺沙湾受审。该案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两人犯抢劫罪。

法庭上,两名被告人均对检方的指控表示没有意见。庭审持续了3个多小时,将择日宣判。受审时陈恂敏对犯罪指控没有意见。他说,作案后有自首的想法,但毕竟挂念太多。作案后,他先后潜逃至福州、陕西、南宁、北海、三亚等地,最后到达云南。作案次年,他开始使用"莫毅志"的化名长达20多年。

当公诉人问陈恂敏对当年作案的认识时,陈恂敏平静地说:"20多年里,我一直都在反省、忏悔。我生活再困难,诱惑再大,我也一直走在正道上,没有做过一件违法的事。"

随后,陈恩年也对犯罪指控表示没有意见。他说,2016年4月,他感觉"撑不住了",曾有过自首打算并找过陈恂敏。对公诉人问及的其对当年行为的认识问题时,他表示"没有看法"。

5.3 最终判决结果

2018年10月15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以犯抢劫罪判处被告人陈恂敏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陈恩年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三十万元。

广东省高院认为,被告人陈恂敏结伙以暴力手段强行劫取他人汽车,致一人死亡;另结伙持枪和炸药抢劫银行解款车,抢劫数额特别巨大,致一人死亡、一人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应依法处罚。

陈恂敏参与预谋,依分工实施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陈恂敏罪行极其严重,论罪应判处死刑,鉴于其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未直接参与致死被害人郭某及在被害人成某被劫杀案中罪责稍次,故尚可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原判认定陈恂敏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为此,省高院作出刑事裁定书:核准广州中院上述的刑事判决。

2019年5月6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书,核准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至此,这起震惊全国的番禺大劫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六、案件启示:从悲剧中汲取的教训

6.1 银行安保体系的改进

番禺大劫案发生后,广东所有银行系统逐渐完善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押钞流程:押钞车到达后,由经济警察握枪站在押钞车四个角,并且护送提钞人员。

这起案件成为了银行安保体系改革的重要契机。各大银行纷纷加强了对运钞过程的安全管理,增加了押运人员数量,改进了押运车辆的防护性能,完善了应急预案,并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银行运钞的安全性,降低了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6.2 警方侦查能力的提升

番禺大劫案也推动了警方侦查能力的提升。该案中,警方首次大规模运用了弹道分析、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些技术手段的成功应用,促使警方加大了对刑事技术的投入,提高了科技破案的能力。

21年后,陈恂敏的落网则展示了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在追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警方的侦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即使是潜逃多年的罪犯,也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

6.3 社会警示与反思

番禺大劫案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和反思。这起案件的策划者陈恂敏原本有着不错的经济条件,但却因为贪婪和侥幸心理走上了犯罪道路,最终落得个妻离子散、身陷囹圄的下场。

这起案件也提醒人们,无论犯罪计划多么周密,犯罪手段多么高明,最终都难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正如一位参与案件侦查的老警察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犯罪分子能逃脱一时,但终究逃不过一世。"

此外,番禺大劫案还被改编成电视剧《惊天大劫案》,通过艺术形式向公众展示了犯罪的危害和法律的威严,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