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上海杀妻藏尸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更令人震惊的是,竹小冬在杀害阳粒平后,还在她的手机上安装了监控软件,只要有人靠近冰柜,他的手机就会收到警报。他甚至将阳粒平的手机设置成自动回复,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信息。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精神病学研究室主检法医师刘超对竹小冬进行了精神鉴定。在与法医的沟通中,竹小冬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阳粒平身上,称她脾气很差,非常"作",小心眼、太计较,且报复心强。他说:"有时候她给我发微信,我没回,晚上回家就发脾气。还有,晚上我加班很晚,就必须每半个小时给她发一张办公室照片,否则也要发脾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刘超通过专业测试发现,竹小冬在说谎。人格测验由几百道题组成,题目构成经过缜密设计,如果是刻意说谎,在专业的法医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两个月后,刘超向警方提供了鉴定意见:竹小冬无精神病,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受审能力。

五、正义的审判

5.1 法庭上的交锋

2017年8月3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竹小冬提起公诉。2017年11月29日,案件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中,竹小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坚称自己不是预谋杀人,而是因为家庭琐事引发的"激情杀人"。他的辩护律师称,竹小冬有自首情节,应当从轻处罚。

然而,阳粒平的家人并不认同竹小冬的说法。阳敢连表示:"之前已经有证据,证明他去年8月底网购过六七本关于解剖和死亡现场的书。9月份,他又从网上买了冰柜。如果不是蓄谋已久,怎么说得通?"

检方认为,竹小冬有预谋地杀人,在杀害阳粒平后一直用她的手机给亲友发送微信和短信,进行欺瞒;还通过转账、透支信用卡的方式获得人民币近15万元,供其挥霍;甚至用阳粒平的身份证到酒店开房与异性约会。竹小冬的行为后果已超出家庭矛盾范畴,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2 一审判决:死刑

2018年8月2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竹小冬故意杀人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法院认为,被告人竹小冬故意杀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处罚。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5年12月31日,竹小冬与阳粒平登记结婚,共同居住于上海市虹口区。2016年10月17日上午,竹小冬在家中因故用手扼住阳粒平的颈部致其机械性窒息而死亡。嗣后,竹小冬将阳粒平的尸体藏匿于家中冰柜。2017年2月1日,竹小冬将其杀害阳粒平一事告知父母,并在父母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了杀害阳的犯罪事实。

法院认为,本案虽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且竹小冬自首,但竹小冬犯罪性质恶劣,作案后长时间藏匿被害人尸体。期间,竹小冬还用被害人的钱款、身份证,多处旅游、与异性开房约会等,肆意挥霍享乐,无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对竹小冬不予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处竹小冬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5.3 终审裁决:维持死刑

竹小冬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19年7月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竹小冬故意杀人上诉一案,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审对竹小冬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上海高院经审理查明,竹小冬有预谋地杀人,在杀害被害人阳粒平后一直用被害人的手机给被害人亲友发送微信和短信,进行欺瞒;还通过转账、透支被害人信用卡的方式获得人民币近15万元,供其挥霍;甚至用被害人的身份证到酒店开房与异性约会。竹小冬虽投案自首,但始终否认自己系预谋杀人,并未真诚认罪、悔罪,其虽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

2020年6月4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上海二中院依法对故意杀人犯竹小冬执行死刑。至此,这起震惊全国的"杀妻藏尸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六、反思与警示

6.1 婚姻中的警示信号

上海杀妻藏尸案引发了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深刻反思。这起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爆发。回顾整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本应引起重视的警示信号。

首先,经济问题是婚姻中的重要隐患。竹小冬没有稳定工作,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而阳粒平则不得不为他偿还债务。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关系,不仅给阳粒平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埋下了婚姻破裂的种子。

其次,控制欲过强是危险信号。竹小冬不仅要求知道阳粒平的一举一动,还删除她社交网络中的异性,限制她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这种过度控制不仅侵犯了阳粒平的个人自由,也显示出竹小冬的不安全感和占有欲。

再次,出轨行为是婚姻破裂的重要因素。竹小冬在婚前婚后多次出轨,甚至在阳粒平发现后仍然不知悔改。这种不忠诚的行为严重伤害了阳粒平的感情,也破坏了婚姻的信任基础。

最后,极端性格是潜在危险。竹小冬在婚前就表现出极端倾向,他在保证书中写道:"如果有(和别的女人联系),烧炭在家里,一起死。"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暗示了他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6.2 社会现象的深层思考

这起案件也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现象。首先,外貌至上的婚恋观值得警惕。阳粒平是一个典型的颜控,她喜欢的日本男歌手石原贵雅就是瘦的帅的,看起来有点痞气的类型。竹小冬的外貌与石原贵雅有几分相似,这也是阳粒平对他一见钟情的原因之一。

其次,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竹小冬的父母在他11岁时就离婚了,他跟着母亲生活,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竹小冬母亲告诉法医,儿子从小就话少,不好亲近,如果和他聊天,他只会回答"是"或"不是"。这种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了竹小冬性格上的缺陷。

再次,社会压力下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竹小冬在与同学聚会时口气很拽,动不动就辞职,但多年过去,当身边的同龄男性纷纷进入事业上升期时,竹小冬却依然辗转于各个卖场打工。虽然收入微薄,但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却不低,这种能力和欲望的落差让竹小冬产生焦虑。

最后,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足。在案件中,竹小冬表现出明显的反社会人格特征,如惯于欺骗、易怒、攻击性强、毫无罪恶感和悔恨之心等。然而,这些问题在婚前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6.3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审视

从法律角度看,竹小冬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且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极大。法院最终判处其死刑,体现了法律对严重暴力犯罪的严厉打击。同时,这一判决也彰显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给受害者家属和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从道德角度看,竹小冬的行为违背了基本的人伦道德。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还在事后毫无悔意,继续挥霍妻子的钱财,与其他女性约会,这种冷漠和自私令人发指。即使在现代社会,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仍然是基本的道德准则。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对婚姻道德的思考。婚姻是两个人的承诺和责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经营。忠诚、信任、尊重是婚姻的基础,任何违背这些原则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婚姻的破裂,甚至引发悲剧。

6.4 对受害者家属的影响

阳粒平的离世给她的家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阳敢连夫妇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们常常在深夜里想起女儿,泪水浸湿了枕巾。阳敢连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阻止女儿嫁给竹小冬。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反对这门婚事。"

在案件审理期间,阳敢连夫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失去女儿的痛苦,还要一次次回忆起那些令人心碎的细节。然而,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他们强忍着悲痛,全程参与了庭审,坚定地要求法院判处竹小冬死刑。

当听到法院维持死刑判决的消息时,阳敢连夫妇没有欢呼,也没有哭泣,只是默默地走出了法院。他们知道,女儿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但他们心中的伤痛,却永远无法愈合。

6.5 对社会的警示

上海杀妻藏尸案的发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在选择伴侣时,不能只看重外貌和甜言蜜语,更要关注对方的人品、性格和责任感。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婚姻中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积累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于社会来说,这起案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心理健康服务的缺失、家庭暴力干预机制的不完善等。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源头上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

总之,上海杀妻藏尸案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从这起案件中吸取经验,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