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湄公河血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惨案浮出
2011年10月7日中午,泰国清盛码头附近的湄公河畔,一位农妇正在河边洗衣服。突然,她惊恐地发现河面上漂来一个不明物体。当她战战兢兢地将其翻过来时,眼前的景象让她魂飞魄散——一具布满弹孔的尸体正随着水流缓缓漂动。农妇的尖叫声划破了湄公河的平静,一场震惊世界的惨案就此浮出水面。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随着打捞工作的进行,一具又一具尸体被陆续发现。到当天傍晚,已有12具尸体被打捞上岸。经过身份确认,这些死者正是两天前在湄公河上失踪的中国商船"华平号"和"玉兴8号"上的13名船员中的一部分。
这起惨案的背景要追溯到10月5日。当天,泰国军方向外公布了一条消息,称他们在湄公河上拦截了两艘来自中国的运毒船。军方声称,这两艘船试图强行冲过湄公河往金三角地区运毒,在警告无效后,军方与船上毒贩发生了交火。毒贩乘快艇逃跑,军方随后拖回了两艘船,并在船上查获了90万粒毒品。
然而,随着13名中国船员尸体的陆续发现,泰国军方的说法开始受到质疑。这些船员的死状极为凄惨:他们的双手被反绑,眼睛和嘴巴被毛巾蒙住,头部有明显的近距离枪伤,完全符合被处决的特征。更令人疑惑的是,中国船员怎么会在被指控为毒贩后又全部遇害?
中国方面迅速组成调查组前往泰国,对案件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根本不是一起简单的贩毒案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二、罪恶之源
2.1 毒枭崛起:从坤沙的跟班到"金三角新教父"
这起惨案的幕后黑手,是当时金三角地区臭名昭着的大毒枭——糯康。糯康,原名宰糯康,1969年出生于缅甸腊戍,是掸族人。他曾是缅甸军队的一员,后来成为大毒枭坤沙的手下。1996年,坤沙向缅甸政府投降,其毒品帝国随之解散。然而,糯康并未放弃,他收拢了一些坤沙的旧部,重新组织起一支武装力量,逐渐掌控了金三角地区的毒品贸易,成为继坤沙后的"新教父"。
糯康的外表与其凶残的本性形成鲜明对比。他身材矮小,外表文静,甚至有些腼腆,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然而,在这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极其狠辣的心。他对手下极为慷慨,赚到钱后都会按比例分配,因此得到了不少人的忠诚。但对待敌人,他却毫不留情,曾因竞争而将一位中国赌场老板的手下活埋,甚至逼迫中国老板连夜逃亡。
2.2 犯罪网络
到2011年,糯康的犯罪集团已成为金三角地区最强大的武装贩毒组织之一。该集团拥有约100名固定成员,配备了包括AK47步枪、火箭筒在内的大量武器。糯康将他的犯罪帝国建立在湄公河沿岸,通过收取"保护费"、抢劫过往船只、绑架勒索和贩卖毒品等方式聚敛财富。
糯康集团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区,即老挝、缅甸和泰国三国交界处。这一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复杂的政治治理格局,各国政府对其控制力薄弱,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天堂。糯康利用这一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甚至不惜重金收买当地政府和军队中的败类,为其犯罪活动提供保护。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以来,糯康集团针对中国籍船只和公民实施的抢劫、枪击等犯罪活动就达28起,造成16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2011年4月,糯康集团曾劫持了三艘中国货船,绑架了29名船员,索要高达2500万泰铢的赎金。同年3月,他们还绑架了缅甸佤邦领导的亲戚,索要200万美元赎金。
三、精心策划
3.1 报复动机:中国"断了他的财路"
糯康为何要对中国船员痛下杀手?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根据后来的调查,糯康对中国的敌意主要源于他认为中国"断了他的财路"。
中国一直注重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并积极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中国帮助老挝建立了金三角经济特区,中国企业金木棉集团与老挝政府合作,共同开发了金木棉产业群,集旅游娱乐和农贸交易于一体。这一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许多人因此不再参与毒品这种非法贸易。这无疑对糯康集团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冲击。
此外,中国船只在湄公河上航行时,通常不会向糯康集团缴纳"保护费",这也让糯康感到不满。更令他愤怒的是,2011年9月,缅甸军方曾征用一艘中国商船突袭了糯康的指挥部,导致其多名手下伤亡。这一系列事件让糯康对中国怀恨在心,决心实施报复。
3.2 罪恶计划
为了实施报复,糯康精心策划了一个极其歹毒的计划。他不仅要杀害中国船员,还要将他们诬陷为毒贩,以此来抹黑中国的形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11年9月底至10月初,糯康召集了集团中的骨干成员,包括2号人物桑康·乍萨、3号人物依莱以及4号人物翁蔑,共同策划了"10·5"湄公河惨案。他们的计划是:劫持中国船只,杀害船员,然后在船上放置毒品,制造中国船员贩毒的假象,最后与泰国不法军人勾结,上演一出"查获毒品、击毙毒贩"的好戏。
根据糯康的安排,依莱负责在湄公河沿岸布置眼线,选定停船杀人的地点,并与泰国不法军人具体策划栽赃查船等事宜。翁蔑则负责带领武装人员劫持船只,控制船员。
2011年10月3日,依莱和弄罗(另一名糯康集团成员)与泰国不法军人在一个咖啡馆会面,商讨具体行动细节。这次会面持续了约40分钟,最终达成了肮脏的协议:泰国不法军人同意协助糯康集团实施犯罪,并在事后提供"查获毒品"的伪证。
四、血腥屠杀
4.1 船只被劫:枪口下的恐惧
2011年10月5日上午,按照糯康的指示,翁蔑带领温那、碗香、岩湍、岩梭等人,携带枪支,驾乘快艇,在湄公河"梭崩"与"散布岛"之间的"弄要"附近,劫持了中国船只"玉兴8号"和"华平号"。
船上共有13名中国船员:"华平号"有6名,包括船长黄勇;"玉兴8号"有7名,包括船长杨德毅和他的儿子。这些船员在枪口的威胁下,被迫停止抵抗,被武装分子控制。
随后,翁蔑等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毒品分别放置在两艘船上。这些毒品是甲基苯丙胺(冰毒),共计91万余粒,净重.01克。
4.2 残忍处决
劫持船只后,翁蔑等人将两艘船驶向泰国清莱府清盛县央区清盛-湄赛路1组湄公河岸边的一棵鸡素果树旁停靠。到达指定地点后,翁蔑立即通知了在岸边等候的泰国不法军人。
根据后来泰国警方证人的证词,当天上午11时左右,泰国军人向中国船只开火,随后登上船只,对已经被控制的中国船员进行了近距离射击。一位出庭作证的泰国警察描述道:"我看见四艘快艇飞快向金三角方向离去,后又看见岸上泰国军人向中国船开枪射击……岸上只有两名军人,其余人全部登上中国船只,然后又听见断断续续的枪声。"
这些中国船员在被处决前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们的双手被反绑,眼睛和嘴巴被毛巾蒙住,完全无法反抗。翁蔑、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糯康集团成员在船上向船员开枪射击后,驾乘快艇逃离现场。
枪声持续了约5分钟,13名中国船员全部被杀害。他们的尸体随后被抛入湄公河,双手仍然被绑着,眼睛和嘴巴被蒙住,死状惨不忍睹。
4.3 罪恶掩盖
在糯康集团成员离开后,泰国不法军人继续在船上搜寻,确保没有留下任何可能暴露真相的证据。他们在"玉兴8号"驾驶室发现了船长杨德毅的尸体,并在船上留下了打斗和枪战的痕迹。
随后,泰国军方对外宣布,他们在湄公河上拦截了两艘中国运毒船,船上人员拒不听从命令,强行闯关。军方在警告无效后与其发生交火,毒贩乘快艇逃脱,军方随后在船上查获了大量毒品。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世界,中国船员被诬陷为毒贩,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然而,随着13具尸体的陆续发现,泰国军方的说法开始受到质疑,这起案件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五、跨国缉凶
5.1 迷雾重重:调查初期的困难
惨案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2011年10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已要求泰国方面彻查事件,依法严惩凶手,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调查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这起案件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案件发生在境外,作案人员是外国人。其次,13名受害者全部死亡,没有直接的证人能够提供案发时的详细情况。此外,案发地位于三国交界处,各国法律制度和执法标准存在差异,给调查工作带来了诸多障碍。
更重要的是,糯康集团在金三角地区经营多年,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络,甚至收买了一些当地政府和军队的人员,为其提供保护和情报。这使得中国调查人员在当地开展工作时面临着巨大的阻力。
5.2 锁定真凶
面对重重困难,中国警方没有放弃。2011年10月,中国政府向老挝、缅甸和泰国三国派出警务工作组,开展跨国调查。
调查人员通过细致的侦查工作,逐渐锁定了糯康集团作为最大嫌疑人。他们发现,在惨案发生前,糯康集团曾多次威胁中国船只和船员,要求缴纳"保护费",但遭到拒绝。此外,糯康曾公开表示要对中国进行报复,因为他认为中国船只帮助缅甸军队打击了他的组织。
2011年12月,案情基本查清:"10·5"湄公河惨案是由糯康集团与泰国不法军人相互勾结、共同预谋、组织实施的。糯康集团负责劫持船只、杀害船员并放置毒品,泰国不法军人则负责制造"查获毒品、击毙毒贩"的假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5.3 联合行动
为了将糯康及其团伙成员绳之以法,中国警方积极推动建立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机制。在中方的倡议下,四国于2011年10月底发布了《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决定在情报信息交流、联合巡逻执法、联合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联合打击跨国犯罪、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1年12月10日,四国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开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执法安全合作的新模式。这一机制的建立,为抓捕糯康集团成员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