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劳荣枝连环杀人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1996年7月29日晚,南昌市公安局接到一起报案,熊家一家三口被残忍杀害,现场惨不忍睹。这起灭门惨案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跨越二十年的犯罪阴影。劳荣枝,一个曾经的小学教师,与男友法子英共同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案件,涉及四城七命。从1996年到1999年,这对犯罪搭档以令人发指的手段实施抢劫、绑架和杀人,随后劳荣枝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逃亡生涯。2023年12月18日,随着一声枪响,这个身负七条人命的女魔头终于伏法,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正义等待。

一、血色开端:南昌灭门案

1.1 温柔陷阱:教师变身"坐台女"

1974年,劳荣枝出生在江西省九江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国营石油公司的工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她是最小的那一个。从小,劳荣枝乖巧听话,成绩优秀。1989年,为了早日减轻家庭负担,她考入九江师范学校幼师专业。1992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当地一家石油分公司子弟学校担任小学语文老师。

然而,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婚礼。在任教期间,劳荣枝参加了副校长儿子的婚礼,结识了比她大十岁的法子英。法子英身上的江湖气息对涉世未深的劳荣枝产生了致命吸引力。尽管得知法子英曾坐过牢,劳荣枝不仅没有远离,反而心生"崇拜之情"。1992年,她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办理停薪留职,跟着法子英外出"闯荡江湖"。

1996年5月,为躲避仇家,劳荣枝和法子英来到南昌。6月,两人在南京市西上渝亭租下一间房子,开始谋划犯罪勾当。劳荣枝化名"陈佳",到南昌市某夜总会做起了陪侍小姐。她的任务是诱惑有钱男人,将他们带到宾馆房间或出租屋,然后法子英以"丈夫"身份闯入,以捉奸名义索要钱财。

1.2 熊家惨案:一家三口的悲惨结局

1996年7月28日,劳荣枝盯上了被害人熊某。她将熊某诱骗至租住处,事先躲藏在室内的法子英持刀出现,威胁熊某,两人共同将熊某手脚捆绑,抢走其身上的金项链、手表及家房门钥匙等财物,并威逼他说出家庭住址。在这过程中,法子英残忍地将熊某杀害。

当晚,法子英带着劳荣枝前往熊某家。他们用抢来的钥匙打开家门,法子英持刀控制住熊某的妻子和女儿,劳荣枝则在房间里四处搜找首饰、债券等钱财。为逼迫熊某的妻子交出更多财物,法子英甚至将装在袋子中的熊某尸块倒在她面前。

即便如此,残忍的法子英为了灭口,还是分别勒死了熊某的妻子和年仅2岁的女儿,熊家惨遭灭门。劳荣枝后来多次供述,她担心在熊家留下指纹,因此向法子英提议放火烧掉现场。

7月29日晚上,熊家一家三口的尸体被人发现。南昌公安迅速展开调查,从夜总会获得了"陈佳"的身份证复印件。然而,警方调查发现,"陈佳"一直在深圳生活,从未离开过,只是曾经丢失过身份证。紧接着,警方根据开房记录确定了法子英的身份,并于1996年8月18日发布了附有照片的通缉令,通缉劳荣枝和法子英。

此时,法子英和劳荣枝已经带着抢劫来的钱逃回九江。两人与家人匆匆见过一面后,便害怕被抓,乘船逃往上海。劳荣枝后来交代,她在上海接到家人电话,才知道自己被通缉了。但此时的他们,并没有停止犯罪的脚步,而是继续隐藏身份,四处逃窜。

二、流窜作案:多地频发的血腥案件

2.1 温州双尸案:两个"坐台女"的悲剧

1997年10月初,法子英和劳荣枝逃窜到温州。为不暴露身份,两人分住在两个招待所,继续作恶。劳荣枝在KTV做陪侍小姐,物色作案对象,并确定了同为"坐台女"的梁某为目标。

10月10日,法子英带着新买的尖刀,和劳荣枝一起来到梁某的住处。进入房间后,法子英持刀威胁梁某,劳荣枝用电线、布条等物将梁某手脚捆绑,抢得手表一块及手机等财物。

之后,他们又用同样的手段,逼迫梁某打电话将KTV领班刘某清骗至现场。刘某清来到后,也被法子英控制,他们从她身上搜出几千元现金,并逼迫她交出2.5万的存折。得到消息后,法子英将梁某和刘某清活活勒死,并抢走了两人身上的两块手表、一部手机、一部传呼机。

警方勘查现场时发现,刘梁二人上衣胸部位置都被撕开,裤子脱至臀部以下,死状不堪。经法医鉴定,二人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

2.2 常州绑架案:唯一的幸存者

1998年夏天,两人又来到江苏省常州市。某晚,劳荣枝诱骗被害人刘某至其租住地,事先躲藏在室内的法子英持刀威胁刘某,并刺破刘某胸口。劳荣枝用事先准备好的铁丝将刘某捆绑在扶手椅上,二人对刘某进行人身控制并以剥夺生命相威胁向其勒索财物。

其间,法子英离开现场欲将刘某停在楼下的汽车挪走,劳荣枝在单独看管刘某期间,再次对其威胁。在取得刘某放在汽车内的5000元之后,二人逼迫刘某打电话给其妻子索要财物。

次日上午,刘某打电话给妻子要求其将家中所有现金带到指定地点。二人商议由劳荣枝到指定地点将刘某妻子带回出租房,如劳荣枝未按时归来,法子英则将刘某杀害。随后,劳荣枝将刘某妻子带回,并索得7万元。

取得财物后,劳荣枝和法子英将刘某妻子捆绑,二人先后离开现场。这起案件是检察机关认定的四起犯罪事实中唯一一起被害人幸存的案件。公诉人在庭审时介绍,这起犯罪事实中,被害人之所以幸存,是因为在刘某妻子苦苦哀求下,法子英放弃了加害行为,而当时的劳荣枝已经携带财物逃离作案现场。

多年后,幸存者刘某回忆,劳荣枝将其四肢牢牢捆绑在靠背椅上,时隔20多年,刘某肩部仍留有当年被铁丝捆绑留下的伤痕。他听到劳荣枝对法子英说:"我去找他老婆拿钱,如果一个小时以后我没回来,你就把他杀掉,你自己跑。"法子英回答:"好。"这段对话证实了法子英与劳荣枝的犯罪具有固定模式,即劳荣枝以假身份"坐台"物色有钱的作案对象,二人共同实施抢劫或绑架。

2.3 合肥血案:冰柜中的头颅

1999年6月,法子英和劳荣枝窜至安徽合肥。他们盯上了个体老板殷某。1999年7月22日上午,劳荣枝将殷某诱骗至租住处,法子英持刀威胁殷某,劳荣枝则用绳子将殷某手脚捆绑。为逼迫殷某尽快交付财物,法子英当场威胁殷某要杀一个人给他看。

当日中午,为存放尸体,劳荣枝购买了一台旧冰柜放于租住处客厅。随后,劳荣枝看守殷某,法子英外出将正在找活干的木匠陆某骗至租住处并残忍杀害,割下其头颅展示给殷某,后将陆某的尸体放入冰柜。

当天21时许,殷某给妻子打电话要求其准备钱与法子英见面,并按劳荣枝和法子英要求写了两张字条,劳荣枝在字条上添加了"少一分钱我就没命了他的同伙一定会让我死的比刚才那个人还快"等内容。

殷某妻子以筹钱为由让法子英在家中等待,随后外出报警。接到报警后,合肥警方迅速集合武装部队赶往现场。警方先切断了殷家的电话线,随后,全副武装的警察把守在楼内的走廊、楼下,将法子英牢牢困在房间,并向法子英喊话让他投降。

但嚣张的法子英不仅不从,还劝现场的警察靠边站,以免被自己打死。警方往法子英所在房间发射了催泪弹,不到两分钟,法子英就忍受不住往外冲,他边往外跑,边向警察开枪,枪战持续了十分钟。

由于不确定殷建华的生死,不能直接将法子英打死,这增加了抓捕难度。这时,一位警察击中了法子英的右腿,随即将枪口抵在法子英的头上,将其抓获。很快,殷某和小木匠陆某的尸体在法、劳租住的地方被警方发现,而劳荣枝早已逃之夭夭。

三、法网恢恢:20年逃亡与最终落网

3.1 法子英的"掩护"与劳荣枝的逃亡

1999年7月,法子英被捕后坚持不说出劳荣枝下落,甚至误导警方向错误方向搜寻,劳荣枝最终在其"掩护"下成功逃脱。11月18日,法子英因绑架、抢劫和故意杀害7人被安徽省合肥中院判处死刑。12月28日,法子英被执行死刑。

劳荣枝侥幸从合肥逃脱后,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逃亡生涯。为防止被抓,她先是去了河南,通过办理假身份证,依靠虚构的身份生活。

2000年时,她在央视《今日说法》上看到过法子英被抓、自己被通缉的消息,但只看了前面的几分钟,便不敢再继续看下去。

2009年,劳荣枝被查出罹患宫颈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据她自己声称,逃亡期间,她一直在厦门生活。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劳荣枝在厦门的生活轨迹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她在厦门的一些商场里从事销售工作,平时深居简出,尽量不与他人过多交往,生怕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3.2 天网难逃:厦门落网

2019年11月28日,厦门警方在湖里区东百蔡塘广场将隐姓埋名20年的劳荣枝抓获。面对警方的询问,劳荣枝拒绝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声称自己是一名孤儿,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籍贯、父母。

警方只好采集了她的血样,与劳荣枝亲属的DNA对比,鉴定结果最终攻破了她最后的防线。

劳荣枝落网时,正在厦门某商场的手表专柜工作。据她的同事描述,劳荣枝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她工作认真负责,但很少谈及自己的过去,给人一种神秘感。

四、正义审判:法律的严惩

4.1 一审庭审:受害者还是加害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0年12月21日,劳荣枝案在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在庭审中,劳荣枝却从头至尾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她表示对指控罪名"不认可",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参与作案是遭到法子英的胁迫,并将许多事情推到已经被处决的法子英头上。

劳荣枝描述自己是一个"心智停留在21岁的人",极其简单、依赖别人。她形容法子英是"扭曲残暴"的人,回忆法子英强迫她发生关系,即使在她打胎、小产当天也不顾她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别的男人对她好,多说几句话就要被打骂。

在重庆时,法子英出去打麻将时会把她锁在家里,还经常对她施暴,大喊大叫,掐她的脖子,用拳头打她的头,以至于她的头骨都凹陷一块,腿上也常年是淤青的。

然而,结合劳荣枝多份在侦查机关的供述和其当庭供述来看,她对自己受胁迫的辩解逻辑充满了矛盾。检方一一指出,她一方面称法子英对她没有人道,饱受折磨,另一方面又说法子英接她上下班,家里洗衣、做饭的活都是法子英干,自己不会做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