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江西宜丰盗墓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古墓惊现盗洞
2024年12月10日傍晚,江西省宜丰县桥西乡潭港村的山林里,村民老张扛着锄头往家走。夕阳的余晖将山林染成暗红色,远处的山梁像一条蛰伏的巨龙,静静地横卧在暮色中。老张突然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他低头一看,发现草丛中有一块被翻起的泥土,周围散落着一些破碎的陶片。
"这是什么鬼东西?"老张嘀咕着,蹲下身仔细查看。借着微弱的光线,他发现泥土下面露出了半截青砖,砖上还刻着一些奇怪的花纹。老张心里一惊,这些年他听说过不少关于当地古墓的传说,但从未亲眼见过。他站起身,向四周张望,发现不远处还有两个类似的土坑,同样露出了青砖的边角。
老张意识到事情不简单,急忙掏出手机拨打了报警电话。"喂,是110吗?我在桥西乡潭港村的山上发现了几个奇怪的土坑,看起来像是被人挖过的古墓......"
接到报警后,宜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技术民警胥博文带着勘查设备,踩着暮色赶到了案发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三座古墓已经被挖开,墓口周围散落着新鲜的泥土和砖块,墓室里的陪葬品显然已经被洗劫一空。
"这是典型的盗墓现场。"胥博文皱起眉头,对身边的同事说,"看来这伙盗墓贼相当专业,下手又快又狠。"
经过初步勘查,警方判断这三座古墓中,有两座是宋代的夫妻合葬墓,另一座则是稍晚时期的墓葬。让胥博文感到疑惑的是,这些古墓位于半山腰,没有墓碑,普通村民很难发现,而盗墓者却能准确找到位置并实施盗掘。
"这伙盗墓贼不简单。"胥博文在现场对同事分析道,"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盗墓知识,还可能对当地地形非常熟悉。"
胥博文和同事们在现场进行了细致的搜索,试图找到任何可能的线索。然而,由于盗墓者在离开前故意破坏了现场,加上案发前一天下过一场大雨,现场的痕迹物证已经被严重破坏。
"看看这些生活垃圾。"胥博文指着不远处的一堆垃圾说,"也许这里面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警方将这些生活垃圾收集起来进行生物检测,同时围绕重点人员展开了调查。虽然现场遭到破坏,但胥博文相信,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垃圾可能会成为破案的关键突破口。
二、神秘的盗墓团伙
三天后,DNA检测结果出来了。通过对现场遗留的烟头和矿泉水瓶进行分析,警方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宜丰本地人肖某和吉安籍男子胡某。
肖某有盗窃前科,而胡某则长期居住在新余,曾因盗掘古墓被处理过,警方数据库中留有他的生物信息。这两个人的出现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围绕这两名嫌疑人展开了深入调查。
"肖某对宜丰的山脉地形非常熟悉,他和胡某负责寻找古墓的位置。"胥博文在案情分析会上介绍道,"他们先用探针对相关位置进行探测,确定下面有墓后,再用洛阳铲进行挖掘。"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犯罪行为,而是一个由八人组成的专业盗墓团伙。这个团伙以胡某和肖某某为首,成员包括多名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我们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肖某某是宜丰人,他对周围的山林地形十分熟悉,而且他对影视作品中动辄'一挖千金'的'倒斗'十分感兴趣。"胥博文说。
肖某某热衷于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并开始效仿盗掘古墓。2024年上半年,在网上寻求购买金属探测仪的肖某某无意间联系到了新余男子胡某,两人都对古墓感兴趣,一拍即合。
"胡某是一名狂热的古玩爱好者,他还有一群同样对古墓充满兴趣并精通盗墓技术的朋友。"胥博文解释道,"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之后,胡某喊上自己的朋友,形成一个由8人组成的盗墓团伙。"
这个团伙从2024年5月起开始在宜丰县境内活动。胡某与几名朋友来到宜丰后,先是开车到山林周围转悠,确定存在古墓的山林后,由肖某某带路上山,一起寻找古墓具体位置。他们携带长铁棍、探针等工具上山,发现古墓后将其挖开,盗取里面的物品。
"该团伙挖掘古墓葬时较粗犷,且所盗的古墓葬内古董较少,因此他们并没有获得很多的物品。"胥博文说,"但他们的行为对文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盗墓团伙多次驾车前往宜丰县桥西乡、天宝乡、澄塘镇等地寻找作案目标,共盗掘古墓11座。他们将部分盗掘的物品卖给共同盗墓且开古玩店的杨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盗掘、销赃链条。
"这个团伙的成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寻找目标,有人负责实施盗掘,有人负责销赃。"胥博文说,"他们还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意识,作案时会有意躲避监控,把车辆的挡板放下来遮住人脸。"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掌握了这个盗墓团伙的活动规律和成员信息。他们决定采取行动,彻底打掉这个伸向历史文化遗产的犯罪团伙。
三、警方布下天罗地网
掌握了大量证据后,宜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决定对这个盗墓团伙实施抓捕。为了确保行动成功,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
"我们发现,这个团伙的成员分散在宜丰和新余两地。"胥博文介绍道,"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决定在两地同时展开收网行动。"
2025年1月15日晚,宜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在宜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等警种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兵分五路对八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统一抓捕。在宜丰和新余两地同时展开的收网行动中,警方成功抓获了胡某、肖某某等八名犯罪嫌疑人。
"我们的行动非常迅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将八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胥博文回忆道,"这得益于前期的充分侦查和精心部署。"
在抓捕现场,警方缴获了大量盗墓工具,包括洛阳铲、探杆、绳索等专业工具,以及部分疑似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如古钱币、陶瓷器皿、青铜器残件等。这些物证成为了指控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证据。
起初,落网的嫌疑人还心存侥幸,妄图百般抵赖,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然而,在铁证如山面前,他们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
"经审讯,该团伙对其从2024年5月起陆续盗掘11座古墓的行为供认不讳。"胥博文说,"他们详细交代了每次作案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过程。"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团伙的作案手法和活动规律。他们通常选择在深夜行动,利用专业工具迅速实施盗掘,每次作案后都会仔细清理现场,试图掩盖犯罪痕迹。
"他们作案的时间通常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日,因为这时候村民外出活动较少,不容易引起注意。"胥博文解释道,"而且他们会提前观察天气情况,选择在雨后或者阴天行动,这样可以减少被发现的风险。"
随着审讯的深入,警方还发现,这个团伙不仅在宜丰县境内作案,还曾在周边地区实施过盗掘行为。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跨区域作案的职业犯罪团伙。
"我们正在与周边地区的警方合作,对该团伙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调查。"胥博文说,"我们希望通过彻底查清他们的犯罪事实,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四、技术手段与盗墓技术的较量
在侦破这起盗墓案件的过程中,警方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与盗墓者的专业技术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现场勘查是我们破案的第一步。"胥博文介绍道,"虽然盗墓者故意破坏了现场,但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是通过细致的勘查,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
警方技术人员首先对被盗古墓周围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了一个遗留的矿泉水瓶和一个烟头。"这很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盗墓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胥博文判断。
通过DNA指纹检验等手段,警方初步锁定了肖姓男子,系宜丰县桥西乡本地人。这一发现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后,警方对桥西乡潭港村周边群众进行了调查走访,摸排嫌疑人。同时,他们还调阅了大量附近区域的监控录像,试图从过往车辆、行人的踪迹中寻找可疑线索。
"我们发现,有一辆新余牌照的车辆在案发前一个月频繁进出案发的村庄。"胥博文说,"通过分析这辆车的行驶轨迹,我们发现它与其他几辆车存在关联,最终锁定了八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犯罪嫌疑人的通讯记录和社交网络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些技术手段帮助警方进一步确认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活动规律。
"现代科技手段在打击文物犯罪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胥博文说,"从DNA检测到监控分析,再到大数据比对,这些技术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追踪和抓捕犯罪嫌疑人。"
与此同时,警方也对盗墓者使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这个盗墓团伙具备相当专业的盗墓知识和技能。
"他们使用的探针和洛阳铲都是专业的盗墓工具。"胥博文说,"这些工具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确定古墓的位置和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