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墓"特大盗墓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冻土上的裂痕
2017年11月的一个深夜,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的戈壁滩被零下三十度的寒风刮得噼啪作响。牧民才让骑着摩托车巡查草场时,车胎在一片不起眼的凹地上猛地颠了一下。他骂了句脏话,跳下车查看——冻土表层裂开一道不规则的口子,边缘还沾着新鲜的黄土,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才让凑近了些,一股混杂着腐烂气味的寒气从裂缝里钻出来。他划亮打火机,火苗在风里抖得厉害,隐约能看见下方黑黢黢的空间。作为土生土长的都兰人,他比谁都清楚这片戈壁的底细——这里是热水墓群的核心区域,随便一锄头下去都可能刨出文物。
"盗墓的。"才让心里咯噔一下。他掏出手机想报警,却发现这鬼地方根本没信号。摩托车油箱里的油还够跑三十公里,能到最近的香日德镇。他跨上车时,后轮碾过冻土的裂痕,发出细碎的碎裂声,像是什么东西在地下发出的警告。
三天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蔡林海站在了这片凹地前。他裹着军大衣,呵出的白气在围巾上凝成霜花。脚下的裂缝已经被临时填埋,但探铲插下去三十厘米就碰到了坚硬的夯土层——这是典型的吐蕃时期墓葬结构,夯土中还夹杂着砂砾和红柳枝,是为了抵御戈壁的风沙侵蚀。
"探方布在这里。"蔡林海用脚尖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从土层剖面看,盗洞直径八十厘米,斜向切入墓室,精准得像用仪器测过。"
他蹲下身,戴着手套的手指捻起一点黄土。土粒在指间簌簌散开,混着几粒细小的木炭渣。"盗洞边缘有烧灼痕迹,他们用了烟熏法。"蔡林海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围被车轮碾压过的地面,"至少来过两辆车,载重不小。"
考古队的探铲在下午三点传来消息:挖到了盗洞的延伸部分,距离主墓室仅一米。蔡林海趴在临时搭建的观察台上,用强光手电往里照——墓室顶部的柏木枋已经被锯断三根,断口处还留着电锯的齿痕,新鲜得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
"通知公安吧。"蔡林海关掉手电,黑暗瞬间涌回盗洞,"这不是普通的盗墓,是专业团队干的。"
二、"九层妖楼"的秘密
都兰县公安局的档案室里,副局长范增智把一摞卷宗推到蔡林海面前。最上面的照片是2014年在格尔木市截获的文物:五件鎏金铜器,造型都是展翅的大鹏鸟,翅膀上的花纹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勾勒,是吐蕃时期特有的"迦楼罗"图腾。
"当时抓了三个甘肃人,供出是从都兰盗的,但死活不肯说具体位置。"范增智抽着烟,烟雾在日光灯下散开,"那批文物估价八千万,你想想,他们手里还压着多少没出手的?"
蔡林海拿起照片,手指点在大鹏鸟的尾羽处——那里有个极小的火焰纹,是血渭一号墓独有的标记。2002年他参与血渭一号墓的抢救性发掘时,在主墓室西侧发现过类似的纹样残片,当时就推测墓中应有完整的大鹏鸟器物。
"血渭一号墓是都兰最大的吐蕃墓,当地人叫它'九层妖楼'。"蔡林海把照片放回卷宗,"传说墓里有九层,每层都有不同的陪葬品。我们2002年只清理了第一层,就出土了三百多件文物,光是丝绸就有三十多种,还有波斯银币和粟特文文书。"
范增智掐灭烟头:"你的意思是,他们盯上的是'九层妖楼'?"
"不止盯上,他们已经得手了。"蔡林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我在盗洞里发现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半片指甲盖大小的金箔,边缘还带着锯齿状的裂痕。
范增智凑近了看,金箔上隐约能看到线条的痕迹。"这是什么?"
"迦楼罗的翅膀。"蔡林海把塑料袋捏紧,"和2014年截获的那批文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当天晚上,蔡林海和范增智带着一队警察再次来到盗洞现场。月光下,盗洞像一只黑洞洞的眼睛,无声地注视着他们。蔡林海蹲在洞口,用地质锤轻轻敲了敲洞壁——土层里传来空洞的回响。
"这里是空的。"他抬头看向范增智,"整个墓室可能都被掏空了。"
范增智皱起眉头,正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所有人立刻熄灭了手电,趴在地上。两束刺眼的车灯从山坡后窜出来,在离他们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是他们!"蔡林海压低声音,"那个穿皮夹克的是'三儿',2014年就被通缉了。"
车灯熄灭了,七八个黑影从车上下来,扛着编织袋朝他们这边走来。范增智悄悄摸出手枪,示意队员们准备行动。就在这时,蔡林海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等等!"他的声音里带着焦急,"他们带着炸药。"
果然,走在最后的两个人肩上扛着的不是编织袋,而是用帆布裹着的长条状物体。月光照在其中一人的脸上,蔡林海认出了他——韩万里,曾在2014年参与过考古勘探,后来因为倒卖文物被开除。
"他们要炸墓!"蔡林海的指甲几乎掐进范增智的肉里,"不能让他们得逞!"
三、跨省追踪
接下来的三天,蔡林海和范增智带着专案组展开了地毯式搜索。他们走访了都兰县所有的废品收购站、古董店和二手市场,但一无所获。专案组调取了都兰县所有路口的监控录像,却发现案发当晚的监控全部"故障"了。
"这不可能是巧合。"蔡林海站在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闪烁的雪花,"他们肯定有内应。"
范增智点点头,他已经让人去调查负责维护监控系统的公司了。"专案组准备了六个行动方案,但现在都卡在同一个地方——没有证据。"他叹了口气,"那些文物就像蒸发了一样,连点渣都没留下。"
蔡林海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上。血渭一号墓的位置被红色图钉标记着,周围几十公里都是戈壁和荒山。突然,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上。
"香日德镇。"他轻声说,"案发当晚,牧民才让就是去那里报的警。"
"香日德镇离这里三十公里,怎么了?"范增智凑过来。
"我在盗洞里发现了这个。"蔡林海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是半瓶浑浊的液体,"这是盗洞底部的积水,我检测出了柴油的成分。"
"柴油?"范增智皱起眉头,"这附近没有加油站,他们的车是怎么加油的?"
"香日德镇有个加油站,我昨天去查过,三天前有一辆卡车加了五十升柴油。"蔡林海的眼睛亮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加油站的监控拍到了卡车的车牌。"
"车牌是多少?"范增智立刻掏出笔记本。
"青H·。"蔡林海说,"但我查过,这个车牌是假的。"
范增智的笔停在了半空。"假车牌?那我们怎么找?"
"不用找了。"蔡林海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我已经找到了。"
四、交易现场
三天后的深夜,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进了香日德镇的一个废弃工厂。车刚停稳,三个戴着口罩的人就从暗处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个光头,他敲了敲车窗。
"货带来了吗?"光头问道。
车窗摇下,露出"三儿"阴沉的脸。"带来了,但我要先见买家。"
光头点点头,朝身后做了个手势。一辆面包车从阴影里开出来,车灯照在"三儿"脸上。"上车。"光头说,"买家在等你。"
"三儿"犹豫了一下,还是下了车。就在他打开面包车门的瞬间,几束强光突然从四面八方照过来,刺得他睁不开眼。
"警察!别动!"范增智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来。
"三儿"愣了一下,转身就跑。但还没跑出两步,就被蔡林海从后面扑倒在地。他膝盖顶着"三儿"的后背,手铐咔嚓一声扣上了。
"你被捕了。"蔡林海冷冷地说。
"三儿"挣扎了几下,终于放弃了。"算你们狠。"他恶狠狠地说,"但你们永远找不到那些文物。"
"不,我们已经找到了。"蔡林海站起身,朝工厂的方向指了指。
在工厂的地下室里,专案组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铁箱。当铁箱被打开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里面堆满了金银器、玉器和丝绸,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这是......"范增智的声音有些颤抖。
"血渭一号墓的陪葬品。"蔡林海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鎏金铜盘,"至少有一半是从墓里盗出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警察抱着一叠文件跑过来。"报告!我们在卡车里发现了这个!"
范增智接过文件,快速翻看着。"运输单、买家名单、交易记录......"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些都是重要证据!"
"不止这些。"蔡林海指着铁箱底部的一个暗格,"那里还有一个U盘,里面可能有更多信息。"
就在专案组准备将文物装车时,蔡林海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墙,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发冷——铁箱里的文物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变脆,有些甚至开始碎裂。
"不!"蔡林海冲过去,想要阻止这一切,但已经太晚了。
"这是怎么回事?"范增智也冲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