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重庆姐弟坠亡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坠落的阴影(2020年11月2日)
重庆的11月总是带着湿冷的寒意。2020年11月2日这天,南岸区锦江华府小区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雨雾中,气温徘徊在13-16℃之间,南风轻拂,却让人感到刺骨的冷。下午3点30分,这个时间点本该是小区里最安静的时候,大多数居民都在午休或工作。然而,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打破了宁静,接着是撕心裂肺的尖叫。
住在楼下的居民王阿姨正在厨房准备晚餐,听到声音后本能地跑到窗边查看。当她看到两个小小的身体躺在草坪上,周围渐渐蔓延开的血迹时,整个人都僵住了。"天啊,是15楼张波家的孩子!"她颤抖着拿起手机拨打了120。
与此同时,1502室的张波穿着黑色睡衣和灰色拖鞋,从家中冲出来,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他跌跌撞撞地奔向楼下,瘫坐在两个孩子身边,双手颤抖着想要抱起他们,却又不敢触碰那些已经变形的身体。
很快,小区里聚集了不少居民。有人试图安慰张波,有人在拨打急救电话,还有人在报警。退休护士李女士跪在地上检查孩子的生命体征,她发现小女孩已经没有了呼吸,而小男孩还有微弱的心跳,但情况非常危急。"快!快叫救护车!"她大声喊道,同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张波跪在一旁,双手抱头,哭声撕心裂肺:"都怪爸爸没看好你们啊!"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责和痛苦,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我去厨房倒水,回来就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我到处找,结果看到窗户开着......"他断断续续地向周围的人解释着。
然而,细心的物业管理人员注意到了几个不寻常的细节:首先,15楼的窗户很高,对于一个1岁和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几乎不可能自己爬上去;其次,窗户上没有孩子的指纹,反而有成年人的手印;最后,两个孩子同时坠楼的概率极低,尤其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救护车很快赶到,医护人员迅速将两个孩子抬上担架,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张波坚持要陪同前往,一路上他不停地抽泣,重复着:"是我不好,是我没照顾好他们。"
当孩子的母亲陈美霖接到消息赶到医院时,抢救室的红灯还亮着。她扑到门口,用力拍打着玻璃:"让我进去!让我看看我的孩子!"她脖子上的肿块隐隐作痛,这个已经拖了好几个月没去检查的问题,在这一刻显得微不足道。
两个小时后,医生摘下口罩,缓缓摇头。陈美霖瘫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在走廊里回荡。她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二、疑点重重的现场(2020年11月2日-11月10日)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展开调查。一位经验丰富的刑侦人员蹲在草坪上,仔细测量血迹的分布范围和飞溅角度。他抬头看向十五楼的窗台,眉头紧皱。
"张先生,能详细说说事发经过吗?"警察询问张波。
"孩子们在房间里玩耍,我去厨房倒水,回来就..."张波的声音有些发抖,"可能...可能是他们搬了小板凳吧..."
一位住在1501的老住户站出来:"不可能。那个飘窗至少有80公分高,一岁的孩子根本够不着,就算垫着板凳也不行。"
张波的额头沁出冷汗,急忙辩解:"可能...可能是雪雪帮弟弟垫了脚,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爬上去的。我的孩子啊......"说着又扑到担架旁嚎啕大哭。
警察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张波的背影,他注意到张波在讲述过程中眼神闪烁,手指不停地绞在一起,这些都是典型的紧张表现。更重要的是,他的解释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两个幼童如何能够同时爬上飘窗并坠楼?
现场勘查人员在十五楼的窗台和窗户上发现了四枚清晰的指纹,这些指纹全部来自张波的右手,且位置异常——指纹呈现用力下压的痕迹。此外,法医在两个孩子的衣物上发现了成年人拖拽的痕迹。
"张波,你说自己在厨房倒水,为什么飘窗上会有你用力按压的指纹?"审讯室里,警察将照片推到张波面前。
张波低着头,声音颤抖:"我...我是听到孩子的声音,跑过去想拉住他们......"
"那为什么你母亲出门后,直到孩子坠楼的这十分钟里,你没有打开过厨房的水龙头?"警察继续追问。
张波猛地抬头,额头渗出冷汗:"我...我记不清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开始对张波的背景进行详细调查。这个初中毕业的男人,凭着帅气的长相和花言巧语,打动了富家女陈美琳。陈家虽然反对,但最终还是为女儿妥协,不仅出钱办了婚礼,还帮他开了一家公司。
然而,陈美琳很快发现,这个男人永远不会满足。有了公司后,张波整天泡在酒局里,美其名曰"交际应酬"。去年她怀着二胎坐月子时,张波一巴掌打在她脸上,说和她在一起觉得恶心。
原来在一次酒局上,张波认识了当地某企业董事长的女儿叶诚尘。叶家的资产是陈家的十倍不止。对张波来说,这是个更好的上位机会。很快,他就和叶诚尘勾搭上了。
今年年初,张波主动提出离婚。他坚持要儿子的抚养权,表面说是为了孩子,实际是想继续从陈家要钱。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张波的通话记录里频繁出现一个叫叶诚尘的号码。对方是某企业董事长的女儿,与张波一年前在酒局相识。叶诚尘的住处就在小区对面的公寓楼。
专案组调取了张波所在小区一个月的监控。画面显示,叶诚尘经常在深夜来访,有时在张波家里待到天亮。但从孩子坠楼的那一天起,她再也没有出现过。
陈美琳坐在派出所的椅子上,翻看着手机里孩子的照片,一边用手按摩着脖子上的硬块。"三天前,张波突然打电话说想女儿了,要接雪雪去看弟弟。我当时还很高兴,觉得他终于想当个好父亲了。"她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结婚那会儿他就经常夜不归宿。去年我怀着二胎坐月子,他一巴掌打在我脸上,说跟我在一起觉得恶心。"
专案组找到了张波和陈美琳的离婚协议。上面清楚写着:女儿由陈美琳抚养,儿子由张波父母代为照顾。但张波坚持要了儿子的抚养权。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越来越怀疑张波有杀害孩子的嫌疑。然而,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一推测。就在这时,技术部门对张波的手机进行了数据恢复,发现了大量被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三、恶魔的对话(2020年6月-11月)
警方在张波和叶诚尘的手机里恢复了1.7万余条微信聊天记录,这些记录详细记录了两人如何谋划杀害张波的两个孩子。这些聊天记录成为了案件的关键证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阴谋。
2020年6月3日,叶诚尘在微信中对张波说:"娃儿没解决前我不见你妈哟","我反正坚持有娃儿是不可能接受的"。
张波回应:"你不见娃儿都(注:方言,同就)是了呀"。
叶诚尘继续施压:"有娃儿真是不可能的事","你应该想办法啷个让你2个娃儿一起那个吧"。
张波似乎有些犹豫:"2个啷个可能嘛"。
叶诚尘不依不饶:"把她接出来耍","开车带他们出去耍","车险买起","说照相呀","带她去找弟弟还不愿意吗"。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叶诚尘已经开始策划如何杀害两个孩子,而张波虽然有些犹豫,但并没有直接拒绝。
2020年6月6日,叶诚尘再次催促:"反正有娃儿我是接受不了的","你马上把娃儿解决了就行了呀","先解决娃儿","还不是怪你在一直拖","有娃儿我妈我全家都不干"。
张波回应:"我晓得都是娃儿的问题","目前是房子的问题,等几天就是娃儿的问题","再过一段时间是我二婚的问题"。
叶诚尘则表示:"二婚就拿房子车子这些来说事撒"。
张波似乎已经开始动摇:"娃儿出了事,你都没得资格说我是二婚撒子的","娃儿没得了,我们就是公平的了"。
叶诚尘立刻回应:"我就没得资格说你任何了","就不得去想你是咋子二婚了呀"。
张波似乎有些不安:"2条命都这么不值呀"。
叶诚尘却冷酷地回答:"就不该存在呀他们"。
张波继续试探:"不应该在那么也是在了,我不是为了你去做的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嘛"。
叶诚尘则将话题引向感情:"有他们在我们不会幸福","有他们在是不可能跟你在一起"。
张波似乎已经被说服:"所以都是为了你,我才去做的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叶诚尘进一步施压:"能证明你爱不爱我呀"。
张波回答:"完全是为了你","是你喊我这样的,我才去做的","好伤天害理嘛"。
叶诚尘继续逼迫:"那你不做嘛"。
张波似乎已经无路可退:"哪个愿意做嘛?"。
这段对话揭示了叶诚尘如何一步步说服张波杀害自己的孩子,将孩子视为他们在一起的障碍,并将是否杀害孩子作为证明张波是否爱她的条件。
2020年6月7日,叶诚尘在微信中强调:"娃儿解决了才见面反正",并给张波下了最后通牒:"反正这周是最后的时间"。
然而,张波似乎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叶诚尘不断催促张波动手,而张波则以各种理由拖延。
2020年9月16日,叶诚尘再次催促:"我说的你晓得个要出事呀","我说算了命的","我晓得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我知道,你在权衡利弊","我已经感觉到你不愿意了","权衡利弊就是在想值不值得","本来都不能接受有个娃儿跟到你","娃儿在内","反正一件都不能少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0年10月10日晚,叶诚尘在微信中对张波说:"说你娃儿已死","只有勒个才说的通呀"。
张波似乎有些犹豫:"啷个可能嘛","我记得你那个时候不是这样说的"。
叶诚尘继续施压:"说的一直都是,你娃儿没得了,房子买了","过了勒个久了","那个时候你不是说你已经说好了吗","不过就2周","还要加上国庆节"。
张波仍然在找借口:"主要是现在这个问题我啷个去说吗?我也说不过去的嘛"。
2020年10月18日,叶诚尘再次催促:"好久之内把事情办了"。
张波回答:"10月之内"。
叶诚尘不满意这个回答:"说的这周,还还给我拖远点嘛"。
张波辩解:"我没有拖","你真的也不要逼太急了","做不好吃不了兜着走"。
叶诚尘继续施压:"啷个不急,喊你这周,你说下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