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山西绛县三女童遇害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失踪的欢声笑语
2010年4月18日,山西省绛县的春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这原本应是一个普通的周末,然而对于古绛镇的三个小女孩和她们的家庭来说,这一天却成为了永远的噩梦。
11岁的赵某、10岁的杨某和9岁的吉某是好朋友,她们经常一起玩耍。这天中午,三个女孩相约去附近的小溪边捉蝌蚪。她们拿着饮料瓶,蹦蹦跳跳地出了门,欢快的笑声在春日的空气中回荡。三个女孩的家长以为这只是一次寻常的外出游玩,叮嘱几句后便让她们离开了。
然而,随着夜幕降临,三个女孩却迟迟没有回家。杨某的母亲做好晚饭后发现女儿还没回来,心中开始不安。她急忙去赵某和吉某家询问,才发现三个孩子都没有回家。三个家庭立刻紧张起来,他们拿着煤油灯和手电筒,四处寻找孩子的下落。整个晚上,焦虑和恐惧笼罩着这三个家庭,他们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却始终没有找到三个女孩的踪迹。
第二天早上,焦急的家长们向警方报了案。接到报案后,绛县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搜寻。同时,越来越多的村民也自发加入了搜寻队伍,大家都希望能尽快找到这三个可爱的小女孩。
4月19日11时45分,一个村民在西沟一处废弃的窑洞附近发现了异常。他注意到窑洞门口堆积着一堆枣刺,这在当地是一种常见的堵门方式,通常是为了防止牲畜跑出来。然而,这个废弃已久的窑洞本不该有人出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痕迹呢?带着疑惑,村民小心翼翼地移开了枣刺,朝洞内张望。
这一看,让他惊恐万分。窑洞内,三个女孩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村民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
二、令人心碎的现场
接到报警后,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迅速行动,组成了专案组。运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支队长卫满升带领法医宋秀丽、刘彦军火速赶往现场。
警方到达现场后,立即封锁了区域,展开细致的勘查工作。他们发现,窑洞位于西沟一处废弃多年的地方,这里曾经因为有泉水而有人居住,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都搬到了县城,这里逐渐被废弃,很少有人再来。
在窑洞内,警方找到了三个女孩的尸体。她们的死状令人痛心:三个女孩均被捆绑,身上有明显的外伤,而且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猥亵。法医检验结果显示,三个女孩都是因扼颈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在4月18日下午4点到5点之间。
现场勘查发现了一些关键物证:用于捆绑女孩的塑料绳和废电线、几个矿泉水瓶,以及两个抽完的烟头。警方还在女孩的衣物和身体上提取到了生物检材,这成为了后续破案的重要线索。
更令人心碎的是,在距离案发现场约300米的道路上有一个监控探头,它记录下了三个女孩最后的影像。4月18日12时44分,三个女孩手里拿着饮料瓶,开心地朝下沟方向走去,完全不知道即将面临的危险。
警方分析,三个女孩应该是在溪边玩耍时遇到了凶手,然后被胁迫或诱骗到了山上的窑洞里。但凶手是如何让三个女孩乖乖跟他走的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办案人员。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确定这是一起由性侵引发的杀人案件,性质极其恶劣。面对如此残忍的犯罪行为,公安民警郑重承诺:"案件不破决不收兵。"
三、六年追凶路
案件发生后,绛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他们首先对三个女孩的家庭背景进行了调查,发现三个家庭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平时与人为善,没有与人结下深仇大恨,排除了报复杀人的可能性。
接下来,警方开始围绕现场提取的物证展开调查。他们走访了附近500多家店铺,试图找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同时,对案发当天可能出现在附近的人员进行了逐一排查。
监控视频成为了重要的突破口。警方发现,在三个女孩进入西沟约10分钟后,有一个男子的身影出现在监控画面中。这个男子的行为举止有些可疑,警方推测他可能与案件有关。
为了确定这个男子的身份,警方将监控截图打印出来,组织民警到县城各个小区和乡镇进行辨认。然而,由于监控画面模糊,无法看清男子的长相,辨认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扩大线索来源,警方决定将监控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希望网友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很快,有网友匿名留言称,视频中的男子很像他认识的一个人,这个人曾在绛县一家丝织厂工作过。警方迅速行动,找到了这位网友,并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前往丝织厂调查。然而,这家丝织厂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破产,调查工作遇到了困难。
尽管如此,警方还是根据网友的描述和监控画面,绘制了嫌疑人的模拟画像。然而,由于线索有限,案件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警方意识到,现场提取的DNA可能是找到凶手的关键。于是,他们决定以案发地为中心,5公里范围内向外螺旋式扩展,对绛县周边13.4万男性的血型进行比对,并从中选取了3万多份进行DNA比对。
这项工作规模庞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确保血型检测的准确性,民警们甚至会先给自己抽血检测,以验证血清是否变质。
然而,尽管警方付出了巨大努力,案件依然没有进展。专案组一度怀疑他们的排查范围是否有误,于是将范围从绛县扩大到运城,乃至整个山西甚至全国。他们在全国的DNA数据库中查找凶手,但依然没有结果。
四、破碎的家庭
案件迟迟未破,对三个女孩的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三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这场悲剧而分崩离析。
杨某的母亲因为孩子出事时正在逛街,遭到了家人的指责。她无法原谅自己,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家庭中的争吵越来越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在2011年,杨某的父母选择了离婚。离婚后,杨某的母亲跑到孩子的坟前大哭了一场,她说:"孩子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孩子没了,家就散了。"
2014年,杨某的母亲试图走出阴影,选择了再婚,并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她,2015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她再次成为了单亲妈妈。
赵某的母亲同样沉浸在丧女之痛中无法自拔。她整日以泪洗面,无数个夜晚在睡梦中惊醒,想念着自己的女儿。赵某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她的离去让母亲痛不欲生。2011年,赵某的父母也选择了离婚,而赵某的母亲甚至放弃了小儿子的抚养权,独自承受着痛苦。
吉某的情况更加复杂。她并不是吉某夫妇的亲生女儿,而是吉某母亲的妹妹所生。由于妹妹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抚养女儿,吉某的母亲便将孩子接过来抚养,并让她随丈夫姓吉。吉某聪明伶俐,深得家人喜爱。然而,孩子的横死让这个家庭也走向了破裂。吉某的父母最终也选择了离婚,而吉某的母亲不知道该如何向妹妹交代这一切。
三个家庭的破碎,让警方感到了更大的压力。他们知道,案件不破,不仅无法告慰三个女孩的在天之灵,也无法给这三个破碎的家庭一个交代。
五、技术突破带来希望
2016年3月,公安部发起了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这起案件被列为首批攻坚目标之一。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刘忠义看到了三个女孩的照片后,坚定地说:"这样的案件不破,没法向群众交代。"
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各地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研究这起案件。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新的希望。
4月6日,公安部工作组在刘忠义的带领下来到绛县,指导案件侦破工作。他们重新审视了案件的所有证据,并提出了"有什么、用什么、怎么用"的工作思路。
4月21日,公安部工作组率领DNA检测与应用方面的专家来到绛县。4月22日和23日,专家们两次到西沟实地勘查现场,对案发窑洞及周边地形进行了仔细研究。他们甚至不顾窑洞里的恶劣环境,在布满爬虫的小窑内分析凶手的作案过程。
专家们利用新技术重新提取了犯罪嫌疑人的DNA数据,并结合之前的调查结果,确定这是一起由性侵引发的杀人案件。他们还制定了详尽的侦查方案,确定了"立足本地,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分三步向外辐射开展排查"的工作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Y染色体父系追踪法。这项技术可以根据男性Y染色体进行父系追踪,将属于同一Y染色体的所有同族男性全部找到,然后逐一检验DNA,最终找到犯罪嫌疑人。这大大提高了排查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绛县警方重新开始了大规模的血样采集工作。他们将绛县的男性划分为多个区块,然后逐一进行排查。
六、古碑中的线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