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长白山离奇托梦寻尸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血衣惊现:离奇失踪的开端
2008年6月19日,长白山正值一年中气候最为宜人的时节,然而在这片宁静的山区里,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即将揭开序幕。这一天下午,吉林省长白山市公安局接到了一起报案,有人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一件带血的男士上衣。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报案人是当地一位名叫刘晓林的女村民。她告诉民警,当天在自家柴垛取柴时,发现柴垛旁边的地面上有零星血迹,出于好奇,她顺着血迹寻找,最终在柴垛底下发现了一件迷彩上衣。当刘晓林将衣服扯出来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感到一阵恐惧——这是一件男式迷彩上衣,上面布满了血迹。
这件血衣让刘晓林联想到了自己的邻居兼生意伙伴——张永成。她告诉警方,张永成是她的邻居,两人合伙做山货生意,生意一直不错。2008年6月11日晚10点左右,张永成在她家打理完山货后离开,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张永成,距离她发现血衣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
刘晓林表示,张永成离开时曾对她说要回辽宁老家,但自从6月11日晚上离开后,张永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没有跟她有过任何联系。民警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联系了张永成远在辽宁老家的亲姐姐张燕。
张燕得知弟弟失踪的消息后非常担心,很快就赶到了长白山。在警方的见证下,她用弟弟家的钥匙打开了张永成的家门。民警对张永成的住处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屋内一切正常,门锁、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暴力破坏的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入室抢劫、行凶的痕迹。
警方对迷彩上衣前襟上提取的血液进行了鉴定,结果证实就是张永成本人的。如果张永成是自己离家出走,他的血衣为什么会出现在邻居家的柴垛下面?这显然不合常理。结合初步调查情况,警方认为,张永成可能遭遇了意外,甚至可能已经遇害。
为了寻找更多线索,警方扩大了搜索范围。在刘晓林家与张永成家之间的一处沙堆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刘晓林称这堆沙子已经存放了好多天,一直没有动过,但民警发现沙堆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而且沙堆上有一群苍蝇围着打转。
苍蝇对普通沙子没有兴趣,但它们嗜腐嗜血,这一发现让民警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感。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开沙堆,果然在沙堆下面发现了大片暗红色的疑似凝固血迹。经检测,这些血迹同样属于张永成。
血液已经渗透到沙堆内部,难以判断失血量的多少,但很明显这些血迹是有人刻意掩饰的,对方一定在掩饰一个巨大的秘密。综合种种迹象,警方初步判断:这是一桩凶杀案,张永成很有可能已经遇害了。
二、神秘梦境:托梦寻尸的惊人线索
案件调查陷入了僵局。警方虽然确认张永成很可能已经遇害,但却找不到他的尸体。按照刑事侦查的实践经验,但凡凶杀案的凶手,在处理被害人尸体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如果是抛尸,一般抛尸地点距离案发现场较远;如果是埋尸,一般埋尸地点距离案发现场较近。这个规律概括成4个字就是:"远抛近埋"。
根据这个规律,警方派出大量人手,在以张永成、刘晓林为中心,几公里的半径范围内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搜索,试图找出凶手的埋尸或抛尸地点。然而,尽管警方出动了警犬,搜索工作持续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
长白山山高林密,如果凶手有意抛尸或埋尸,跑到大山深处随便找一个地方抛弃或埋掉尸体,就如同大海捞针,极难寻找。就在警方苦寻不着时,张永成的姐姐张燕突然找到警察,提供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说出来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张燕告诉警方,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弟弟张永成来找她,对她说自己被人杀了,尸体被埋在长白山的某一个地方。张燕醒来以后,仍然清晰记得弟弟告诉她的那个地方,她希望警方能和她一起,去寻找那个梦中的埋尸地点。
民警们听了面面相觑,他们能理解张燕焦急的心情,此类"托梦"现象在凶杀案、失踪案等案件中也时有出现,但从科学角度分析,"托梦"是做梦者自己的心理暗示,甚至是迷信,根本不可信,而且大多数"托梦"现象,都被后来的侦查工作证明是无效的。
警方没有答应张燕的请求,耐心解释劝慰了一番,让她相信警方一定能破案。但张燕还是很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自己一直在内心告诉自己弟弟还活着,根本没想过弟弟已经被害,怎么会有弟弟被害的心理暗示呢?而且,自己从来没有去过弟弟说过的那个地方,那地方的情景在梦中却那么清晰,感觉就是现实存在的环境。
考虑到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权且试一试看,警方最终答应了张燕的请求,派出几名民警和张燕一起出发了。令人惊讶的是,一路之上,张燕轻车熟路,面对茂盛的灌木丛、大大小小的分岔路口,她选择起来没有丝毫迟疑,好像同样的路线,她已经走了很多遍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蹊跷的是,当警方问起张燕时,张燕说自己从来没有来过长白山,她之所以如此熟路,是因为她在梦中见到弟弟,弟弟告诉她怎么走。民警们摇头不语,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走了小半天,一行人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空地上。这里距离铁道约20米,位置偏僻,是个"无人区"。张燕站定之后,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确定地说:"我弟弟埋在这里。"
警方打量了一圈现场,流露出质疑的眼光:这里真的是埋尸现场?虽然他们并不相信所谓的"托梦"之说,但既然来了,那就找找看吧。民警开始对现场进行勘察,很快,一件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名眼尖的民警发现,这块空地是白色沙土,但有一块地方土色却略有些泛黑,好像是被人翻动过,翻出来的新土还没有变成白色,翻土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难道张永成的尸体真的被埋在这里?民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他们还是决定挖一下试试看。
土层很松软,说明这里确实被人挖开过。随着土层越挖越深,民警们开始相信,这里一定是埋藏着什么,一股不祥的预感浮现到民警们的心头。坑挖了2米多深以后,铁锹碰到一处软软的东西,民警们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清理,几分钟后,一具男尸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
经初步检验,男尸上身赤裸,没有穿衣服,下身穿着一条迷彩裤,因为是夏天的缘故,尸体已经开始腐败,但相貌还可以辨认。经过张燕辨认,确认死者就是失踪的张永成。在场的民警一瞬间惊呆了:托梦寻尸?竟然是真的?还是偶然?
三、迷雾重重:案情分析与嫌疑人锁定
不论如何,警方苦苦寻找的尸体是找到了,接下来就是从尸体出发,寻找跟凶手有关的蛛丝马迹,迅速侦破案件,将凶手捉拿归案。法医在现场对张永成的尸体进行了初步尸检,发现他的身上有多达13处刀伤,除了一刀刺中心脏直接致死外,张永成的头部、颈部、上身等部位还有12处刀伤,可谓触目惊心。
警方初步判断,这是一起凶杀案,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仇杀,对张永成有着极深的怨念,泄愤的倾向非常明显。埋尸现场确定了,但犯罪现场在哪里呢?这里是不是犯罪现场?民警再次对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勘查,发现埋尸地点附近没有打斗的痕迹,也没有人员活动的踪迹,比如杂乱的脚印、轮胎的痕迹,等等。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民警判断这里仅仅是埋尸地点,而不是案发第一现场,真正的犯罪现场另在他处。专案组对案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个亟待解决的疑点:
1. 关于埋尸地点。埋尸的坑很深,足足有2米多,即便有工具在手,挖掘这样一个深坑,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件极其耗费体力的事,而且挖得越深,土也就越难向外抛出,除非有工具或他人帮助,否则凶手一个人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另外,挖这么深一个坑需要很长时间,此地虽然偏僻,凶手也不敢大白天动手,很可能是在晚上挖坑。如果是这样,凶手为什么费这么大力气,挖这么深的坑?他是如何完成的?
2. 关于案发现场。前文讲过"远抛近埋"的规律,凶手挖了2米多深的坑埋下张永成的尸体,从规律推断,案发第一现场应该距离埋尸地点不会太远,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确切位置。当然,这个"不会太远"到底有多远,因案而异,几百米,一千米,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都有可能。
3. 关于交通方式。张永成身高1米83,体重100公斤,又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体格十分健壮。如果他在其他地方被杀,凶手将尸体运过来埋尸,那么他是如何把尸体带过来的?民警推断,凶手很可能是借助交通工具,把张永成的尸体运送至此的。
4. 关于现场痕迹。根据前面的分析,凶手在此有大量活动,而且很有可能使用了交通工具,那必然会在现场留下大量痕迹,但埋尸地点周围却没有任何脚印或车轮的痕迹,干净地出奇,而在没有大雨冲刷的情况下,沙地上的痕迹至少能保留十天半个月还很清晰。张永成失踪不过8天,现场的痕迹是自己消失的,这说明凶手一定专门清理过现场。
综合上述分析,警方对案件有了一个初步的总体判断:张永成是他人故意杀害,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仇杀,案发第一现场距离埋尸地点可能不会太远,凶手的形象刻画大致是:年轻男性,比较健壮,心思缜密,可能有前科劣迹。
接下来的侦查方向很明晰了:排查张永成的仇家。张永成不是本地人,在长白山市活动范围有限,大多时间就在刘晓林的村里,如果有什么仇家,很可能就在这个村子里。
谁都想不到,第一个被怀疑的人,居然是张永成的姐姐张燕。张燕以前从未来过长白山市,怎么会如此清楚弟弟张永成埋尸的地方?甚至连前往埋尸地的路线都如此清晰?警方当然不会轻信张燕的"托梦"之说,因此张燕不可避免地成为警方第一个重点怀疑对象。
张燕亲自动手杀害弟弟并进行了埋尸?这一点不太可能。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一个女人是不可能完成杀人并埋尸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张燕和凶手共同犯罪,参与了犯罪过程,为了掩饰犯罪行为,假装"托梦"指引警方发现埋尸地,从而转移警方视线,让警方打消对自己的怀疑;二是凶手杀害了张永成并将埋尸地点告诉了张燕,而张燕因为某种原因,选择了袒护凶手,后来因为良心不安,不敢直接检举揭发凶手,便假装"托梦"来向警方提供破案线索。
基于以上合理怀疑,民警对张燕的行踪进行了调查。查了一圈,警方发现张燕在案发前后一直在辽宁老家呆着,从来没有出门,而且姐弟俩感情一直不错,没听说什么矛盾纠纷,张燕没有犯罪动机,而且张永成所在村子也没人和张燕认识,警方初步排除了张燕的嫌疑。
就在警方摸排张永成的社会关系时,一条重要的线索出现了。村里很多人传言,张永成与自己的山货合伙人刘晓林关系十分暧昧。刘晓林是有夫之妇,丈夫顾大海是铁道维护工,因为工作需要,常年不在家,张永成和刘晓林既是合作伙伴,又是邻居,一来二去,两人就勾搭上了,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成了公开的秘密。
民警很振奋,刘晓林和张永成有私情,两人奸情几乎人尽皆知,张永成的血衣出现在刘晓林家的柴垛下面,刘晓林家不远处的沙堆发现大量张永成的血迹……种种迹象都将矛头指向了刘晓林的丈夫顾大海,他有足够的杀人动机。
更令人生疑的是,顾大海是铁道维护工,而张永成的埋尸地点就在距离一段铁道不远处,这是有必然的联系,还只是纯粹的巧合?这个疑问一下子让所有人把怀疑的目光锁定在了顾大海身上,而刘晓林很可能是帮凶——至少也是知情者。
经过深入调查,刘晓林在张永成被害当晚没有作案时间,但顾大海却不在家,他说自己在单位值班,警方确实找到了顾大海当晚的值班记录,但当晚只有顾大海一个人值班,没有任何人佐证,他完全可以离开单位行凶,再返回继续上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