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贵州六盘水六岁男孩被害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消失的孩子
2025年2月16日下午4点,贵州六盘水月照乡响水社区水泥厂家属区,六岁男孩马子铭正在家门口的沙堆旁玩耍。阳光洒在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身上,他正专注地搭建着自己的"城堡"。红色羽绒服在监控画面里忽明忽暗,这是马子铭生前最后的影像记录。
当天下午4点半,马子铭的家人还看到他在院子里玩耍。然而,到了5点该吃饭的时候,家人呼唤他的名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起初,家人以为孩子只是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了,并未过分担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问遍了所有邻居,都没有见到马子铭的踪影。
马子铭的父母开始感到不安,他们发动亲友在周边区域彻夜搜寻。夜幕降临后,家人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心急如焚地拨通了报警电话,并在网络上发布了寻人启事。启事上详细描述了马子铭的特征:身高120厘米,身着灰绿色外套,平头,不是断掌纹。
据马子铭的舅舅回忆,当天晚上,家人几乎找遍了方圆3公里的范围,包括所有可能的水源地。警方也迅速行动,在丢失地点方圆3公里展开拉网式排查,尤其对水域附近进行了重点搜救。无人机热成像扫描了周边3公里山林,警犬队重点排查7处废弃房屋,甚至动用了地下管道探测仪。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盲点——距案发地1.2公里的"翡翠城"高档小区17层阳台。这个看似与案件毫无关联的地方,实际上是马子铭生命的终点。
二、噩耗传来:尸体的发现
2月18日下午,正当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马子铭被找到了,但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据孩子的舅舅透露,发现马子铭的地点是在他一个远房亲戚家的阳台上。当时他的尸体被装在了一个麻袋里,然后麻袋又被装到了一个塑料桶中,面部青紫,有明显窒息身亡的迹象。更令人震惊的是,凶手竟是孩子口中的"大奶奶"(爷爷的大嫂)。
据了解,马子铭的大奶奶在孩子失踪后,还曾和家人一起参与寻找。她的脸上带着焦急的神情,嘴里呼喊着孩子的名字,但这只是伪装。她杀害孩子后,将尸体装在麻袋里放在桶内,放置在阳台上。这个细节让人毛骨悚然,难以想象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经历了怎样的恐惧和绝望。
当马子铭的家人冲进大奶奶家时,她正端着搪瓷碗装模作样盛饭,碗底还粘着没来得及洗掉的暗红污渍。警方在现场发现,阳台那个腌酸菜的塑料桶里,三层麻袋裹着马子铭冰冷的尸体,桶底垫着吸味石灰,楼道血迹也被仔细擦过。
法医尸检结果显示,马子铭是被掐死后装入麻袋,藏匿在自家阳台的。这位年仅6岁的男孩,就这样在亲人的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三、凶手的伪装
杀害马子铭的凶手名叫张桂芳,今年60岁不到,是马子铭爷爷的大嫂。在张桂芳的退休教师档案里,记录着38年模范教师的荣誉。作为一名有着近40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她曾被认为是一位和蔼可亲、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然而,张桂芳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她的云端相册藏着另一个世界:23个命名为"别人家孩子"的加密相册,马子铭的照片占据17%的存储空间。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案发前三天她频繁搜索"儿童麻醉剂量尸体防腐"等关键词。
更令人震惊的是搜救现场的监控画面:这位60岁老人穿着沾满泥渍的登山鞋,手持扩音器穿梭在搜寻队伍中,声泪俱下地呼喊"铭铭回家"。在家人焦急寻找孩子的同时,她却在冷静地扮演着一个关心孩子的长辈角色。
刑侦技术员在其手机发现已删除的备忘录,详细记录着应对警方询问的12种话术。这些证据表明,张桂芳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着充分的预谋和准备。
四、嫉妒之毒:杀人动机分析
张桂芳为何要对自己年仅6岁的侄孙下此毒手?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根据知情人透露,两家人平时走动还行,并没有明显的深仇大恨。
然而,深入调查发现,嫉妒可能是导致这起悲剧的主要原因。据了解,张桂芳和马子铭的奶奶是妯娌关系,而在过去,妯娌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农村人尤其是妇女身上,很爱记仇,可能就是当年的某段矛盾埋下了隐患。
更具体地说,有知情人透露,两家积怨早有端倪:去年宅基地划界时红过脸,今年春节孩子拿回智力竞赛奖状时,张桂芳的孙子正因留级被亲戚当众数落。这种对比让张桂芳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
犯罪心理学教授展示的脑成像对比图触目惊心:当看到马子铭的绘画作品时,张桂芳的杏仁核活跃度是正常值的3.8倍。她的日记本写满扭曲的攀比:"凭什么他背古诗比我孙子快?这种天赋本该属于我们家!"
农村社会学家深挖出更残酷的现实:在当地祖辈微信群,68%的聊天内容围绕孙辈比较展开。张桂芳的"育儿焦虑指数"测评高达92分(满分100),这种病态心理在春节家族聚会后达到临界点——聚会上5次夸奖马子铭的录音,成为压垮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精心策划:犯罪过程揭秘
张桂芳的犯罪过程经过了精心策划,每一步都显示出她的冷静和残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