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丽江华坪郭延寿杀人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偏僻角落的死亡现场
1.1 诡异的案发现场
2008年1月15日上午8时30分,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一家小旅馆的老板像往常一样准备打扫房间。当他推开南楼206号房间的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一名男子倒在房间内,头部血肉模糊,地上有一把带血的钉锤和木柄起子,现场惨不忍睹。老板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查。死者系男性,年龄约30岁左右,经法医现场检验,该男子系钝器击打头部至颅脑损伤死亡,属于他杀,死亡时间在30小时左右。现场除了作案工具外,还发现了一块带血的纱布、一双白色旅游鞋,以及一张皱巴巴的香烟锡箔纸,上面用钢笔写着"335×285"的算术式,而且写了两遍。
这家旅馆位于华坪县荣将镇的偏僻角落,紧邻公路三岔路口,人员流动频繁且没有大门,出入随意。案发的206房间位于二楼阴面,终年不见阳光,潮湿阴冷,这也给警方确定死亡时间带来了极大困难。现场没有任何能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一切线索似乎都陷入了僵局。
1.2 神秘的数字密码
最让警方感到困惑的是那张写有算术式的香烟锡箔纸。"335×285",这道看似简单的算术题为何会出现在血腥的凶案现场?它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警方努力地从数字的写法、计算的方式猜测书写者的身份。
从书写者特殊的进位打点方式,到反复计算且首次算错的细节,再到数字排列整齐,却又略显颤抖的笔记,警方逐步勾勒出书写者的形象。他可能是接受过五六十年代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且长时间不写字,但又常常与数字打交道,很可能从事过会计之类的工作。
"是以前五六十年代接受五六十年代教育的人,他的二进制特征就是这个打两个点。而后面接受教育比较晚的人,二进制就不是这么打的。反正进二进制打两个点的人接受的教育是比较早期的,就判断这个人的文化应该不会太高,并且有一点岁数,岁数有一点偏大,因为长时间不写字,那些写的数字都是感觉是好像是发抖的时候,有点手有点抖一样的,这样写出来的。"警方分析道。
二、毒品交易的蛛丝马迹
2.1 海洛因的秘密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在死者的鞋底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个黄色塑料胶纸。让有着缉毒经验的民警瞬间警觉,这是包装毒品海洛因的材料。
"有点稀,是毒品的味道。"民警回忆道。经检验,黄色胶纸上残留的物质被确定为毒品海洛因。这一发现让警方恍然大悟,那张香烟包装纸上的算术式终于有了解释:"335×285"很可能是在计算毒品的总价,即335克毒品乘以285元的单价。
案情逐渐明朗,一场与毒品相关的罪恶交易浮出水面。根据警方介绍,一袋毒品的重量基本在350克上下,而毒品的每一克单价正好是285元。那么算数题的唯一答案,就是在计算一袋海洛因的总价。
2.2 两名神秘住客
旅店老板向警方提供了重要信息:案发前一天,有两名男子入住了206号房间。其中一名男子年龄在50岁左右,操着外地口音,但登记信息全是虚假的,案发后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发的前一晚该房间入住了两名男子,其中一个年龄大概在50岁左右,但登记名单上二人的身份全是虚假信息。消失的男人会是这起案件的凶手吗?"警方推测。
更令人疑惑的是,旅店老板表示,案发当晚整个旅馆只有受害者和一名50岁左右的男人入住,整栋楼就只有这间有人住,其他人都没人住。这一情况进一步加深了警方对那名神秘男子的怀疑。
2.3 可疑的交易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叫胡宗俊的人进入警方视线。他有贩毒前科,如今仍在从事与毒品相关的勾当。然而,当警方全力追查时,他却意外在乐山因贩毒被抓。"我们这十五号犯的案,十六号这个胡某就在乐山市警方被乐山的禁毒支队给抓获了,因为贩毒。"民警介绍道。
胡宗俊1月15号离开华坪,1月16号在乐山落网,这个不是个偶然的问题,他不是什么巧合。通过胡宗俊的供述,警方得知他曾在华坪县与一名中间人进行过毒品交易,而这名中间人正是警方正在寻找的50岁左右的男子。
三、会计变身的冷血杀手
3.1 郭延寿的真实身份
根据胡宗俊提供的线索,警方预感中间人郭某很可能和这起命案有必要的联系。经过精心的排查布控,侦察员很顺利的将其抓捕归案。郭某50多岁,是丽江华平县本地人。
更重要的是,警方还对他当时穿的鞋子和遗留在现场的脚印做对比,没想到居然完全吻合。"抓到他的时候,他穿这双鞋子的就是现场上留下血足迹的一双鞋子,鞋底花纹一模一样,而且他早些年确实曾经做过会计。"民警介绍道。
郭延寿(原名郭廷寿),50多岁,是丽江华平县本地人,曾经做过会计。他的身份与警方通过算术式刻画的嫌疑人高度吻合:年龄相符,曾经从事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书写特征一致。
3.2 毒品交易的背后
在铁证面前,无法抵赖的郭延寿也承认了罪行。原来在他们这行有个行规,就是买家和卖家是不会见面交易的。"有个潜规则,老板和老板不见面都是通过马仔来交易,因此死者就找到他来做中间人。"民警解释道。
据郭延寿交代,死者董文坤,男,31岁,系祥云县禾甸乡大棚村人,携带毒品找到了郭延寿,希望他介绍买家,事成后答应给郭延寿辛苦费。郭延寿找到买家胡宗俊,胡收了货,但付了一半的毒品款4.9万,答应卖掉毒品后付清余款。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胡宗俊在得到毒品的第三天,就被乐山禁毒支队抓获。董文坤因为拿不到剩下的钱,和中间人郭延寿发生了争执。郭延寿一怒之下,决定杀人灭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