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杨希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四、法律裁决与救赎之路
4.1 自首与审判:黑暗中的一线曙光
当天亮之后,杨希找来邻居帮忙报警,那一年,她才26岁,饱受生活磨难的她早就没了当初光鲜亮丽的模样,面容憔悴的好像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
杨希投案自首后,警察了解了案件原委,虽然人人都对杨希不公的命运保持同情,但法律的威严不容忽视,法院判处杨希有期徒刑12年。在法庭上杨希镇定自若有问必答,从容到根本看不出来她曾经举起斧头砍死丈夫。
村民们联名上书求情,称赵永德死有余辜,但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希12年有期徒刑。当时的法律规定与2025年修订的《刑法》不同,2025年修订的《刑法》第二十条明确:"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2025年新规要求警方接到家暴报警必须出警并做笔录。
杨希的代理律师周霞说,曹洪平去自首,警察都以为他在说笑,直到他扔出了那双眼睛。事发多年后,曹的嫂子回忆起她曾经去监狱探视曹洪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杨希不跟我了,还不退我彩礼钱,气急才下了手。
时隔7年,律师周霞再一次见到了杨希。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原告,这一次是被告。在向律师叙述杀人过程的时候,杨希一滴眼泪都没有掉,全程平静得令人害怕。眼前所见让她难以置信。7年前,就算是刚被挖眼不久,杨希仍然是一个白净漂亮的少女,但7年之后,落在她眼里的是一个看上去足有三四十岁的憔悴的农村妇女。
4.2 监狱岁月:黑暗中的自我救赎
杨希被判了12年,她在牢房学会按摩,甚至敢和欺负她的狱友对骂:"被欺负够了,不怕了。" 在监狱里,她度过了这辈子最平稳的10年。管教队长和大部分女犯都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由于眼盲,她不能下车间劳动,就在监狱的按摩室里学按摩。
监狱是个小江湖,她也被欺负过。她不怕,眼睛看不见也敢对着干,因为"被欺负够了"。她似乎回到了年轻时什么都不害怕的状态。在监狱里,她极少回忆往事,从未梦到过曹洪平,倒是梦到赵自强一次,但不管是自己受折磨还是最终杀人的情景,好像都被她自动屏蔽掉了。
杨希说,她一直不知道出狱后该靠什么生活。有狱友给她出主意,让她不要争取减刑,毕竟在里面有吃有穿。但杨希不干,毕竟监狱之外,有她的父母和3个孩子。在监狱里,杨希梦到过儿子很多次,每个梦里她都看不清两个儿子的脸。她想看看他们。
由于她眼盲,无法下到车间劳动,所以监狱安排她到去按摩室负责按摩,在这里,杨希学到了盲人按摩的技术。杨希在狱中很想念自己的3个孩子,她很想再摸摸自己孩子们的小脸。
4.3 重获自由:新生活的开始
2014年春节前,杨希提前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时,她用盲杖试探着地面,突然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是当年收养她女儿的好心人。"妈!"女儿扑进她怀里的瞬间,杨希泪如雨下。
由于眼盲,杨希无法自己去探望交给别人抚养的两个孩子。直到今年春天从温州回家,在每日人物的陪同下,她才见到了两个儿子。松松比她想象得还要内向,杨希问一句他答一句,最后,杨希主动提起当年杀死他爸爸的事情。她对松松说,当年妈妈真的是被逼无奈,请他理解。松松哭了。复杂的情感让这个孩子不知所措,最终他还是开口叫了一声妈妈。
另外一个儿子平平已经被送给一户距离她家五六公里的人家抚养。杨希听到平平进门,就一把把他拉到怀里。"你认识我吗?我是你姨。"杨希紧紧攥着孩子的手,对他说。平平不吭声,不看她,嘴唇抿得紧紧的。她摸着平平玩水弄湿的衣服,试探孩子的内衣有没有湿透,那份焦急完全是一个母亲的样子。
但杨希知道,这两个孩子已经彻底和她无关了。杨希很坦诚,"我没有能力给他们什么"。杨希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女儿秀秀身上。生活在儿童村的秀秀虽然知道自己还有两个兄弟,但十年来,从未与他们联系过。
杨希也搞不清秀秀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她给秀秀办好户口,去做DNA鉴定的时候,两个人手牵着手,看起来很贴心。但当杨希兴致勃勃地规划母女两人日后的生活时,秀秀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她私下对每日人物说,她觉得跟母亲有代沟,不想在生活和工作上有更多交集。杨希也知道,10年的分别,"她对我感情不深"。
儿童村的老师告诉每日人物,就连那一次让杨希念念不忘的给钱,也是儿童村的老师教给秀秀的。其实每次到了探监的时候,秀秀并不乐意去看母亲。逢年过节,秀秀也不愿意回外婆家,都是老师把她"赶"回去。对她而言,待了10年的儿童村才是她真正的家。
五、黑暗中的光明:重生的杨希
5.1 温州按摩店:新生活的起点
如今,杨希在温州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月收入4000元,并与一位盲人按摩师走到了一起。杨希出狱后,先是回家陪了一段时间她朝思暮想的儿女,然后在同情她经历的好心人帮助下,到了温州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
杨希虽然在狱中学了些按摩技术,不过手法上还有些欠缺,因此店里便给她安排了一名师傅,教她些推拿的手法。师傅名叫李鹏翔,也是个盲人,做矿工时双眼不幸被炸瞎了,他知道这个苦命女人曾经的经历,对杨希的教导十分上心。
两人几乎每天都待在一起,几年时间过去,李鹏翔竟对杨希产生了一丝别样的情愫。很快李鹏翔就对杨希表达了爱意,但杨希拒绝了他,前面3个男人给她带来的痛苦,让她刻骨铭心,脆弱的她再也经不起又一次的伤害。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杨希一场大病之后。李鹏翔照顾她,半夜托人出去买药,感动了杨希。说起两人的关系,杨希除了夸他疼自己,更多的是像所有的恋人一样,讲讲两个人之间发生的琐事,她脾气急,他脾气慢,两个人的小摩擦。
杨希会向李鹏翔撒娇,打电话的时候,会娇嗔着提醒他注意身体。这是在她前3段关系中从来没有的。她觉得之前从来没有人爱她,她也不爱任何人。杨希是满意的。她提出来不再要孩子,李鹏翔答应了。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顾虑。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遗憾,杨希的3个孩子能不能接受自己呢?他把这些话压在心里。
5.2 爱情与新生:黑暗中的彼此之光
杨希改了自己的名字,改了秀秀的名字。她说自己不信命,但经历了这么多,她想在本命年的时候,彻底洗掉自己的坏运气。
杨希和李鹏翔都没有眼睛,但对他们彼此而言,却都是对方的眼,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和爱意,让自己成为了伴侣唯一能倚靠的眼睛。他们之间,或许永远看不见对方的模样,甚至在携手漫步时都看不见眼前的街道,但他们却能通过相互间的爱与帮助,将未来人生的道路,看得无比清楚。
"他会牵着我的手逛公园,我生病还会守在我身边照顾我。"杨希说,"现在的生活很平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杨希已经很少想起以前的事情了。在温州的按摩店里,她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4个男人。李鹏翔是她的同乡。两个人在按摩店里一起干活。杨希叫他师傅,跟着他学推拿,店很小,也没什么生意。李鹏翔喜欢静,常常一个人坐在那听小说,一听就是一天。杨希爱动,爱说话,老是喊他起身活动,牵着他在店里转悠。
慢慢地,李鹏翔就喜欢上了杨希,向她表白。最开始,杨希没有答应。她不相信什么爱情。后来她生了一场病。李鹏翔照顾她,半夜托人出去买药,感动了杨希。
4月1日,杨希聊起了以前采茶的经历。她那时候是个灵巧的少女。她喜欢茶的清香。说了很久,杨希用已经不存在的眼睛看了看窗外。她说,你知道吗,茶树一年一年地长,又一年一年地被修剪,但它们依然活得很好。
六、结语:茶树的重生
杨希的故事,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时代的镜子。希望这样的悲剧在未来不再重演,也请大家任何时候都记住以下五点:
① 家暴不是家务事。65%的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暴力后才求助,这在一定程度长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请记住:家暴不是家务事,你的沉默只会让施暴者更嚣张。发现伴侣有控制欲强、情绪极端、摔砸物品等前兆时,务必提高警惕。
② 保留证据,让法律成为铠甲。2025年新规要求警方接到家暴报警必须出警并做笔录。受害者应第一时间拍摄伤情照片、保留医院诊断证明、录音录像施暴过程。杨希若在当年有这些证据,或许能改变判决结果。
③ 善用"人身安全保护令"。2023年全国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达1.8万份,但申请率不足实际家暴案件的5%。这张"法律护身符"能禁止施暴者接近、骚扰,必要时可要求迁出住所。
④ 经济独立是逃离暴力的底气。杨希两次陷入绝境,均因缺乏经济来源。女性应尽早建立独立的经济能力,哪怕只是一份兼职收入,都是危急时刻的救命稻草。
⑤ 社会支持系统比想象的更重要。《正当防卫》中江婷因邻居作证而获无罪,现实中可求助的渠道包括:全国妇联反家暴热线、法院法律援助中心、民间反家暴组织(如"家暴危机干预中心")等。
当电视剧的聚光灯照亮现实的阴影,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困在暴力循环中的女性,究竟需要怎样的法律救赎与社会支持?
如今,杨希仍在温州的按摩店里工作,她的故事被改编成广播剧,提醒着每个女性:面对暴力,反抗不是罪恶,沉默才是。
而那些仍困在黑暗中的姐妹,请相信:法律的进步如同一束光,正在穿透层层迷雾;社会的觉醒如同一把火,终将烧毁暴力的牢笼。
正如杨希所说:"哪怕在黑暗里,我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很庆幸,这个世界的法律和人心,终于开始为千万个"杨希"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