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沈阳"3·8"大案:孙德林团伙的十二年杀戮与覆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1999年12月29日,沈阳的冬日格外寒冷。五名男子被押上刑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孙德林、汪家礼、汪家仁、孙德松和王文绪。当枪声响起,这五名在沈阳作恶十二年、杀害21人、抢劫财物价值300余万元的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消息传出,沈阳市民无不拍手称快,这个曾让整座城市笼罩在恐惧中的犯罪团伙,终于彻底覆灭。
这起震惊全国的"3·8"大案,是沈阳历史上最为血腥的系列抢劫杀人案之一。孙德林团伙从1987年开始作案,直至1999年被一网打尽,整整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们的罪行令人发指,手段极其残忍。这是一个关于贪婪、暴力与正义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性沉沦与最终救赎的真实记录。
一、恶魔初现:血腥的开端
1.1 童年阴影:孙德林的成长轨迹
孙德林于1953年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父母对他管教不严,导致他从小就养成了顽劣的性格。中学时期,孙德林已经开始表现出对权威的反抗和对社会规范的漠视,经常与同学打架斗殴,甚至对老师也毫不尊重。
18岁时,孙德林因打架斗殴被送进了劳教所,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然而,这次经历并没有让他改过自新,反而让他对社会产生了更深的抵触情绪。在街坊邻居眼中,孙德林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没有人看好他的未来。
1970年,孙德林作为最后一批下乡知青离开了城市,前往农村插队。在农村的九年时间里,他的表现一直不佳,成为了最后一批返城的知青。这段经历让他感到自己被社会边缘化,内心充满了不满和怨恨。
返城后,孙德林进入了父亲所在的沈阳铁路局大修段工作。起初,他表现得十分积极,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晋升为班长、工长,甚至有希望成为队长。然而,他的档案中记录的劣迹成为了他晋升的障碍,尤其是他的劳教经历,让他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1.2 堕落之路:犯罪团伙的形成
1986年,孙德林因为档案问题被停职,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一气之下,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离开了铁路局,开始在沈阳站货场从事个体贩运工作。在火车站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孙德林逐渐接触到了赌博,并很快沉迷其中。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混乱,与妻子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终导致了离婚。
正是在这个时期,孙德林结识了改变他一生的人——汪家礼。汪家礼比孙德林小两岁,原是酒厂工人,后来也在站前蹬"倒骑驴",学会了开汽车。他曾因偷厂里的酒被教养两年。两个同样对生活不满、渴望快速致富的人一拍即合,开始谋划一些"来钱快"的勾当。
1987年盛夏的一天傍晚,孙德林和汪家礼在沈阳站站前一家小酒馆密谈。"妈的!这钱太难挣了,还累人,咱们得干点来钱快的。"孙德林忿忿不平地说。汪家礼凑近他,想听清楚这位"大哥"的计划。孙德林用手隐隐做了个"抢"的动作,说:"咱们瞅准了就干他一把!"
他们最初的目标是抢劫枪支,认为有了枪就能干大事。汪家礼听说大东区有个派出所所长经常带枪出行,于是两人决定抢枪。1987年7月27日,他们带着偷来的剔骨尖刀和截短的铁棒子,前往抚顺,计划抢劫一辆出租车,然后用车撞死警察抢枪。
他们在抚顺站前广场徘徊寻觅,最后坐上了一辆黑色"上海"出租车,司机是28岁的朱纪奎。当车行驶到沈—抚公路上时,孙德林让司机停车"撒尿"。这是他们事先定好的行凶暗号。然而,当孙德林走到司机一侧的车门边时,发现汪家礼因为紧张而无法下手。无奈之下,孙德林只好与汪家礼调换了角色。
当汪家礼再次让司机停车"撒尿"后,孙德林猛地挥起铁棒子,劈头盖脸地向毫无戒备的朱纪奎头上砸去。可怜的小朱挣扎几下便不动了。孙德林惟恐他不死,又用尖刀向他胸部、腹部连连刺下,朱纪奎当场死亡。
然而,当他们试图开走出租车时,发现车辆无法启动。原来,司机在挣扎中碰到了他设计的机关,导致车辆无法发动。两个匪徒不得不弃车逃走,他们的抢枪计划宣告失败。
这起发生在1987年的抚顺出租车司机被害案件,揭开了"3·8"系列杀人抢劫案血腥的序幕。从这一刻起,孙德林和汪家礼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二年的犯罪生涯。
二、罪恶升级:从冷兵器到热武器
2.1 团伙扩张:兄弟联手,罪恶倍增
"7·27"劫车杀人案失败后,孙德林和汪家礼并没有就此收手。相反,他们意识到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实施更大的犯罪计划。于是,汪家礼邀请了自己的哥哥汪家仁入伙,孙德林则拉来了自己的弟弟孙德松。此外,他们还吸纳了汪家仁的朋友王文绪,形成了一个五人的犯罪团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汪家仁当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曾因打砸抢被治罪,在凌源监狱服刑9年。王文绪同样有一段打砸抢的历史,曾因盗窃被判处12年徒刑,1983年又因触犯刑律被判刑5年。这五个有犯罪前科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犯罪团伙。
他们最初的作案目标主要是在五爱市场、鞋城、家具市场、九路市场、南二烟市等处经商的业主。他们认为这些人最有钱。他们通过跟踪或事先了解的情况,选好目标,然后手持尖刀、棍棒、绳子,或骗开房门,或前后脚跟着被害人闯入室内,以凶器相威胁,用绳子捆绑被害人的手、脚,大肆劫掠财物。
汪家礼在沈阳站运货时,曾给南塔鞋城一位40来岁的女业主拉过脚,知道她家的地址。于是,他们纠集同伙在一天早晨等候在门口,趁女业主开门时冲了进去,用尖刀逼住她和丈夫、孩子,将他们用绳子捆绑,抢走现金6万多元。临走时,孙德林还拽下了女业主脖子上的一条金项链。
他们还曾跟踪一个业户,在一天早晨闯入室内,抢劫现金8000多元。另一次,他们盯上了一位公司经理的家。一天夜间,由汪家礼开着"130"货车,载着同伙去抢劫。入室后,他们用绳子将女主人和保姆捆绑起来。正在搜翻劫掠时,经理的弟弟和弟媳带着孩子来串门,进屋后也被他们用刀逼住。经理的弟弟挣扎不从,孙德林把他的一只胳膊背过来,挥起刀柄向他的头部狠狠一击,将他打倒在地,鲜血直流。
这次抢劫中,他们抢走了3万多元现金、一些贵重首饰和一架摄像机。事后,经理的弟弟头部缝了8针,还被挤掉了两颗牙齿,可见其手段之凶狠。
2.2 武器升级:从猎枪到手枪
随着作案次数的增加,孙德林团伙意识到需要更强大的武器来提高作案效率和安全性。他们把刀子、棍棒称作"冷兵器",把枪支称作"热兵器",认为只有拥有"热兵器",才能干大事。
1994年,孙德林和汪家礼前往吉林市,购买了四支双筒猎枪及若干子弹。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他们的作案变得更加频繁和大胆。
1994年3月21日,孙德林团伙盯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他们让汪家仁戴着口罩,只露出两个眼睛,租走了司机吕某的"132车"。吕某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直到尸体被人发现,他的妻子才知道丈夫已经遇害。
当时出租车司机吕某家境特别困难,家里三个孩子都特别小,为了维持生计,吕某东拼西凑买了一辆"132车"跑出租,没想到才出车第4天,就遇到了孙德林团伙。
1994年6月28日,孙德林团伙抢劫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闽江街的华山信用社。他们手持猎枪,杀死了开车的信用社司机,将信用社取款车上一只装有30万现金的皮包抢走。
1995年9月10日,在沈阳市皇姑区塔湾机动车交易市场,一对姓田的兄弟被人枪杀在他们自己的桑塔纳汽车中,经家属确认,丢失现金等财物两万余元。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枚7.62毫米的手枪弹壳和弹头,以及一条绿色尼龙绳。
随着犯罪活动的升级,团伙内部也出现了分歧。1994年,王文绪因为分钱不均被踢出了队伍。而孙德林和汪家礼之间也开始出现矛盾,主要围绕着抢劫目标的大小。汪家礼并不介意抢劫的金额,几万元、几千元还是几百元,他都愿意出手。但孙德林却坚持认为应该只抢劫大额的财物。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1995年,汪家礼和汪家仁来到广西,通过特殊渠道购买了两把54式手枪和一批子弹。这些武器让他们的犯罪活动更加猖獗。
1996年1月31日下午,孙德林几人将出租车司机刘俊清开枪打死后,将其尸体塞进了后备箱。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枚7.62毫米的手枪弹壳和弹头,以及一条绿色尼龙绳。
2月2日下午2点,孙德林一伙人杀害邓绍生,并抢走其一辆微型客货车。下午5点左右,南五市场烟市地下厅,烟贩郭某和赵某在锁好库门准备离开时,孙德林一伙人开客货车突然倒车进入地下厅,开枪将两人打死。
至此,孙德林团伙已经完全从使用冷兵器升级到了使用热兵器,他们的犯罪活动也变得更加血腥和残忍。
三、惊天血案:"3·8"大案与后续暴行
3.1 "3·8"大案:饲料厂的血腥抢劫
1996年3月8日,是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沈阳市第一饲料厂发工资的日子。这一天,注定要成为沈阳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
当天上午8点30分,厂会计王璐、冯皎,保卫干部刘明忠,以及司机王峻,驾驶一辆白色伏尔加车前往工商银行北三支行提取了20.7万元的现金。当他们返回并将车停在厂办公楼门前时,孙德林几人驾驶一辆出租车突然疾驶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面包车驶进厂子大门,几人提着钱箱走下面包车的时候,出租车上下来两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人,提着手枪,向毫无防备的几人冲了过来。
装满钱的钱箱重量不轻,由刘明忠这个唯一的男性提着,王璐和冯皎两位女性则是空着手走在最前面。走在最后的刘明忠看到那两个蒙面人提着枪冲过来,这位退伍军人感觉不妙,对前面的王璐和冯皎大喊一声"快跑!"两个女人连忙跑进了大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