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四川宜宾长江人彘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2016年4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的民警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称在长江岸边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编织袋。当刑侦技术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剪开那个散发着恶臭的编织袋时,眼前的景象令即使验尸无数的法医也忍不住作呕——袋子里装着一具没有上肢也没有下肢的尸体,已经高度腐败,散发出阵阵恶臭。这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在古代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人彘。
这起震惊川渝地区的恶性案件,最终牵出了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情感纠葛,也揭示了家庭暴力可能引发的极端后果。本文将详细叙述这起案件的始末,还原一个年轻生命如何在爱情与暴力的漩涡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江边惊现恐怖编织袋:"人彘"浮出水面
1.1 报案与现场勘查
2016年4月16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六下午,四川省泸州市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的民警被一个报警电话惊动,迅速赶往长江岸边。报警人是一位在江边散步的市民,他无意中发现浅滩处搁浅了一个奇怪的编织口袋,周围似乎还飘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当这位市民好奇地凑近查看时,发现口袋里的东西居然还穿着衣服,看起来像是一具尸体!
公安干警赶到现场后立即拉起警戒线,几个人合力将编织袋捞上了岸边。法医小心翼翼地剪开编织袋,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民警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袋子里确实是一具尸体,但只是一个缺少了四肢的躯干。这诡异的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酷刑"人彘",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将人的四肢砍去,使人变成无法行动的"彘"(猪)。
1.2 初步尸检结果
经过法医的初步鉴定,死者为一名女性,年龄大约在18-20岁之间,非常年轻。由于浸泡水中时间过长,死者的面部已经呈现巨人观,无法辨认生前样貌。法医发现死者的右耳垂下有一个子耳(当地话),或者说耳垂处有一块缺失,这是一个显着的特征。此外,法医还发现,通常情况下女性吊耳环只需要一个耳孔,但在这具尸体上,两边的耳骨上都钻有三个孔,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特征。
死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也就是被人掐死,其死亡时间在7-10天以内。这意味着死者大约在4月6日至9日期间遇害。法医的初步判断显示,死者很可能是在4月5日左右去世的。
对于这种杀人抛尸长江的案件,侦破难度要比一般的案件大得多。因为长江上游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根本不知道这具尸体是从哪里落水,漂流了多久才到达此处。这给寻找尸源制造了极大的困难,也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二、艰难的身份确认:阿莲失踪之谜
2.1 确定尸源的关键线索
长江内的浮尸命案一直以来破案难度都相当大,尤其是四川段水域发达支流众多,尸体从哪里落水漂流多久都是未知,这就给寻找尸源制造了很大麻烦。为了确认死者身份,专案组分成了三组:一组通过DNA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查看失踪人员信息;一组在附近区域走访调查;另一组则在抛尸现场继续勘验。
很快,现场编织袋的情况引起了民警的注意。编织袋损毁严重,很像是高空坠入水中导致的。考虑到尸体的漂浮时间,民警沿江而上,重点查找几座沿江大桥,寻找可能的抛尸地点。
就在这时,宜宾警方的一个协查电话打破了僵局。一位大妈报案称,她的侄女阿莲已经失踪一段时间了。根据大妈提供的阿莲的信息,无论是身高、年龄还是其他特征,都跟编织袋中的尸体信息非常接近。
2.2 DNA比对的曲折过程
阿莲,是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孩,父母早已离世,跟着姑姑长大。当警方看到阿莲的照片时,发现她也有三个耳洞,这与尸体的特征完全吻合。死者是阿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警方必须通过DNA比对才能最终确认身份。
然而,确认身份的过程却异常曲折。阿莲的父母都不在了,她也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直系亲属可以进行DNA比对。无奈之下,民警转换思路,来到了阿莲以前生活的地方,寻找她留下的生物检材。
由于阿莲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她曾在舅舅、姑姑、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家轮流居住,她使用过的东西非常分散且时间太久,很多都被污染了。经过多次努力,警方终于在舅舅家找到的一把梳子上找到了几根阿莲的头发。
当DNA比对结果出来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死者正是20岁的阿莲。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结束了她短暂的人生。
2.3 矛盾的时间线:阿莲"死而复生"?
然而,就在警方确认阿莲身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矛盾。根据法医的判断,阿莲的死亡时间大约在4月5日左右,而阿莲最后一次在村里露面也是4月5日,她回来拿换洗的衣物,收拾好之后就匆匆赶回了宜宾。
但阿莲的姑姑却坚称这不可能,并拿出了证据。姑姑的手机微信上还保留着跟阿莲的聊天记录,4月5日后,阿莲还发信息说她要去云南旅游,过几天就回来。更离奇的是,4月10日,阿莲还在给姑姑发来了云南吃饭的照片,直到4月11日,阿莲的手机还有往来联系的信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法医的判断出错了,还是当时已经死去的阿莲借尸还魂了?法医的判断当然不会出错,那么真相只有一个——给姑姑发来信息的并不是阿莲本人,而是杀害阿莲的凶手,他在试图制造阿莲还活着的假象。
三、调查深入:爱情背后的暴力阴影
3.1 阿莲的社交圈与性格特点
确认死者身份后,警方开始对阿莲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阿莲从小父母双亡,由亲戚轮流抚养,性格比较倔强。成年后,她离开家乡,到宜宾县一家理发店工作,成为一名洗头妹。
据阿莲的姑姑讲,阿莲非常孝顺,几乎每周都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但有一次,差不多半个月阿莲都没有回去,于是阿莲的姑姑就给阿莲发去信息。阿莲在信息中回复,过几天就回去,并且还说到,手机马上没话费了。
然而,阿莲在人际关系上似乎并不顺利。据理发店的同事反映,阿莲虽然工作敬业,洗头很认真,但脾气太大,经常得罪顾客,同事之间相处也不融洽。她性格外向好交际,但脾气暴躁,不太听得进去顾客的意见,还时常与同事闹矛盾。
3.2 神秘的男友:贺强的出现
就在警方调查阿莲的社交圈时,阿莲的一个同学反映了一个重要情况——阿莲有个男朋友叫贺强,两人已经同居了。为了瞒住姑姑,阿莲还曾让这位同学帮忙骗姑姑说两人住在一起,而实际上阿莲早就搬出去和贺强同居了。
警方随即传唤了贺强询问情况。贺强告诉警方,他跟阿莲在4月5日已经分手,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阿莲。然而,这个回答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因为4月5日正是法医判断的阿莲死亡时间。
为了验证贺强的话,侦查员来到贺强的出租房调查。邻居反映,贺强的房子里住的是一对情侣,但两个人关系很差,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到邻居都快习以为常了。更重要的是,有邻居看到4月7日傍晚,两人在小区门口又吵了起来,吵得声音很大,还有不少人围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