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四川威远亡命鸳鸯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五、法网恢恢:三十二年的不懈追捕
5.1 从案发初期到线索中断
案发当年,威远县公安局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全力以赴开展侦查破案、追逃缉捕工作,先后辗转数地,行程万余公里。尽管当时做了大量工作,但受限于当年不发达的通讯、交通和技术条件,未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一度让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32年间,尽管办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威远警方侦破此案的决心从未动摇,对真相的解析和凶手的抓捕从未止步。
警方最初怀疑李某财与嫂嫂古某芳有不正当关系,并且可能一起逃亡。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无法获取更多线索。直到2013年,古某芳曾短暂回到威远县的娘家,这成为案件的重要突破口。
5.2 科技助力:从线索到锁定
2024年5月,威远警方再次启动该案的侦查工作。民警走访后,发现一件此前未被关注过的蹊跷事,那就是李某财潜逃两个多月后,其嫂嫂古某芳离奇失踪了。对于妻子失踪,李某财的哥哥并不在意,也未向民警提及过。
走访中,民警从村民处听到传言,称古某芳和李某财一起外逃了。还有人反映古某芳和李某财以前就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民警还发现古某芳和李某财的哥哥这对夫妻之间一直有较深的矛盾。
专案组围绕古某芳展开调查,发现她曾在2013年短暂回过威远娘家。失踪前,古某芳和李某财的哥哥并未办理离婚手续,但此次回家却补办了结婚证。原来,她补办结婚证是为了离婚,但事情还未办完古某芳就匆忙离开了。她还向家人透露,自己在外地生育了一儿一女,但并未透露地点。
"(她回威远)给孩子上户口。"民警分析,古某芳的孩子未上户口,孩子的父亲身份有疑问。后经调查,警方获取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2013年,古某芳回威远时有手机,还和儿子通了话。
5.3 千里追凶:锁定目标与抓捕行动
警方追查发现,可疑手机号开通后,一路经过四川自贡和贵州、广西,最终到了广东江门市,很快被注销了。为此,民警赶赴江门全面调查,终于在去年9月有了重大发现:一张道路卡口的照片中,一辆三轮车上的女子和古某芳极其相似。
在一户人家中找到这辆三轮车后,民警侦查发现,这家的女子疑似古某芳,言语中有四川口音。当地村干部介绍,女子自称李小英,丈夫叫刘华兵,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夫妻俩自称是成都人,到当地约30年了。
综合各方线索,警方认为,李小英就是古某芳,刘华兵很可能是李某财。民警乔装成客户,找到刘华兵打工的地方和他攀谈,并趁其不注意,提取到了刘华兵抽过的烟头。后经DNA比对,确定刘华兵就是李某财。随后,警方将李某财抓捕归案。
2024年9月13日中午13时许,在广东省江门市赤水镇骑着电瓶车在路上行驶的李某财被从四周冲出的几名便衣民警控制住,当民警亮明威远警方身份后,李某财沉默不语、放弃抵抗,由民警戴上了手铐。
六、案件后续:法律制裁与社会影响
6.1 案件审理与法律争议
经审讯,李某财对32年前持凶器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然而,对于案件的定性和判决,存在一些争议。
根据我国刑法,命案追诉期最长二十年,但一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嫌疑人逃避追捕的,追诉期永不失效。威远警方在1992年血案现场就立了案、发了通缉令,三十二年的接力追凶,每一步都在证明:正义的倒计时,从来不会为逃亡者暂停。
对于这起案件,法律专家分析,如果公安机关已经把犯罪嫌疑人列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侦查和追逃,那么即使超过了三十年,也不超过追究时效,仍然能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三十二年内公安机关也没有发现他是犯罪嫌疑人,没有对他立案追逃,相关的当事人和受害人家属也没有对他提起控告,那么他就有可能超过了追诉时效。
6.2 判决结果与后续处理
2025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报道了这起案件。目前,李某财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威远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抓获了李某财之后,警方顺藤摸瓜,很快,另一个嫌疑人古某芳也被捕了,李某财犯有故意杀人罪,古某芳则有包庇犯罪的行为,两个人都将被审判。
最终,法院认为尽管犯罪手段残忍、动机卑劣,但鉴于其坦白认罪、亲属谅解等情节,判处李某财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限制减刑。
6.3 社会反响与人性反思
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家庭关系和法律的深刻思考。
一方面,人们对李某财的残忍行为表示震惊和谴责,对两个无辜的受害者表示同情。另一方面,也有人对古某芳的行为表示不解和批评,认为她作为李某财的嫂嫂,不仅没有阻止犯罪,反而包庇凶手,甚至与他一起逃亡,共同生活了32年,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在这起案件中,最无辜的可能是李某财和古某芳的两个孩子,他们在逃亡过程中出生,没有合法身份,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杀人犯。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犯罪行为对下一代影响的思考。
七、案件启示:血案背后的思考
7.1 家庭暴力与情感纠纷的危害
这起案件是一起典型的因家庭矛盾和情感纠纷引发的悲剧。李某财和周某之间的矛盾,以及李某财与古某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最终导致了两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家庭暴力和情感纠纷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可能会升级为严重的刑事案件。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遇到矛盾时要冷静处理,避免情绪化和暴力行为。
7.2 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李某财在案发后选择了逃亡,以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最终还是在32年后被警方抓获。这表明,无论逃到哪里,无论逃多久,只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遇到问题时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不要采取违法犯罪的方式。同时,也要相信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7.3 警方工作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这起案件能够在32年后成功侦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刑侦民警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现场勘查,到后来的线索追踪,再到最终的DNA比对和抓捕行动,每一步都体现了警方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这也提醒我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犯罪手段虽然可能越来越隐蔽,但侦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