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内蒙古商都女教师新婚一月离奇被害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2013年11月14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的一个普通冬日。27岁的黄雅清,一位刚结婚一个月的女教师,在自己家中被残忍杀害。她的尸体被藏在卧室床箱内,颈部的致命伤和满地血迹,诉说着这场悲剧的惨烈。更令人震惊的是,凶手的作案动机竟然源于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电动车剐蹭事件。这起案件不仅撕裂了一个幸福家庭,也引发了社会对情绪管理和陌生人冲突的深刻反思。
一、血色发现:新婚教师的离奇失踪
1.1 失踪报警:丈夫的直觉
2013年11月14日下午4点左右,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警方接到一起报案,报案人胡晓明称自己的表妹黄雅清失踪了,家里有大量血迹。
胡晓明告诉警方,当天下午他接到在外地出差的妹夫张尧的电话,张尧说联系不上妻子黄雅清,让他去家里看看情况。胡晓明赶到黄雅清家,用表弟放在他家的备用钥匙打开门,一进去就看到满地的血迹,连忙报了警。
黄雅清的丈夫张尧是在外地出差时发现联系不上妻子的。这对新婚夫妇感情很好,每天都会固定通电话,有时候甚至会聊很久。张尧察觉到不对劲,立即联系了在本地的表哥胡晓明,请求他去家里查看情况。
1.2 现场勘察:血迹与藏尸
警方火速赶到案发现场,一进门就看到屋里满是血迹。现场位于一户两居室的单元楼房内,经过辨认,死者是房子的女主人黄雅清,年仅27岁,刚刚结婚1个多月。
警方在现场发现,从房间进户门口内侧开始,地面上有大量拖行的血迹,血迹一直延伸到北卧室内。黄雅清的尸体蜷缩在一张双人床的床箱内,身上还被衣物覆盖。
现场勘查结束时,尸检结果也出来了。黄雅清的死亡时间大致是在2013年11月14日中午13:00至14:00之间,也就是报案人报案的前两个多小时。
法医断定,黄雅清的伤主要是两处,关键一刀是在她的颈部,这也是致命伤。从伤口上看,负责现场勘查的技术人员推断,凶器很可能是一把屠宰用的尖刀,日常人们生活用的屠宰尖刀,长度大约在十几公分左右。
现场没有发现凶器,死者家里也没有丢失任何刀具,可见嫌疑人是自带凶器上门的。这表明凶手的首要目的就是杀人,而不是盗窃财物。
1.3 初步推断:凶手的特征
警方在现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黄雅清的家是一户南北通透的两居室,尸体是在北边卧室里被发现的。北卧室的门是开着的,门框上的锁片松动,锁片的周边有划痕,锁片下方的地上有掉落的木屑,警方分析是被人撞开的。
然而,商都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轩维学认为,黄雅清应该不是在卧室内被害的,因为有一道明显的拖蹭血痕,从一进门的地方一直延伸到了北卧室。
门口的脚垫跑到了一边,被害人的眼镜丢在了地上,一片镜片也掉了下来,被害人带回家的瓜子撒了一地。此外地上还有几缕长头发,与地面的杂乱无章相反,入户门的门锁是完好无损的,防盗门的情况是没有撬压痕,推断是和平进入。
在拖尸的血痕上面,技术人员发现了多枚拖鞋的血足迹,在房间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但是在死者家门口,技术人员发现了被害人家的一双拖鞋,鞋底沾有血迹,而且鞋底花纹和现场的这些血足迹正好吻合。鞋的头对准门,说明这是嫌疑人穿着这双鞋,在临走的时候脱下鞋换了自己的鞋。
经过仔细观察,技术人员在拖鞋周围发现了几枚不完整的平底鞋的血足迹,根据花纹推测是一种皮鞋。这个皮鞋因为它在家里边没有发现,应该是嫌疑人作案时所穿的皮鞋。
轩维学推断,作案的应该只有一个凶手,男性,穿42码的皮鞋,身高根据足迹推断应该在1.75米以上,年龄也应该在30岁左右。
二、调查迷雾:线索中断与重新梳理
2.1 财物丢失:被盗物品的追踪
死者亲属告诉警方,死者的金耳环、戒指、手机、钱包、家门钥匙,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均被偷走,连死者平常骑的电动车也不见了。
这些丢失的财物成为警方调查的重要线索。警方首先对金店和二手笔记本回收店进行了调查,询问是否有人来变卖首饰或电脑,但一无所获。
随后,警方将注意力集中在被盗的电动车上。他们推断,嫌疑人犯案后很可能是骑着死者的电动车逃离的。由于死者所在的小区没有监控,仅能通过小区正门对面一个监控探头勉强看到人员进出的情况。
按照案发时间判断,凶手的逃走时间大约是下午13:30到14:00之间,此时正是当地人们午休之后的上班时间,骑电动车出大门的人比较多,很难确定谁是嫌疑人。
2.2 监控追踪:电动车的踪迹
警方决定以车找人,很快就有消息反馈回来。距离现场1公里左右有家钢材经销部,案发第二天早上,经销部的工作人员在围墙外面发现了一辆被人遗弃的电动车,见无人认领,就推回了仓库。
这辆电动车的车辆识别号、电机号跟被害人提供的购车发票上的型号完全相符。侦查员立即查看了钢材经销部周围的监控视频,发现案发当天下午13:48有个骑电动车的男子行迹十分可疑。
他在经过钢材经销部的时候停了下来,用手捏了一下后轮胎,发现后胎没气了,就推着电动车在周围绕了两圈,可能是在寻找充气的地点,没有找到,他就推着电动车往东走了,消失在监控里。
该男子推车过程中,电动车的车筐里掉落了一个黑色皮包,看上去很像是装笔记本电脑的包。
侦查员马上开始沿着可疑男子来的方向进行倒查,有了重大发现:这个男人最早就是从死者所在的小区正门骑着电动车出去的,时间是13:38分,刚好是黄雅清被害之后。
但因为监控距离较远,男子的外貌特征只能看个大概:30岁左右,个子1.7米左右,身穿一件夹克,头发中等略短一点。
警方决定继续沿着监控追查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案发当天下午14:14,在钢材经销部向北将近1公里一家宾馆的摄像头里,一个仅能看到下半身的人提着一个类似电脑包的东西徒步向东走去,从步态确定是一个男人。
为了确定这个半身人是不是嫌疑人,侦查员马上做了几次实验,发现从钢材经销部步行到这家宾馆用时都是18分钟左右,这就基本确定了这个人就是骑自行车的人。
此人嫌疑重大,但是围绕这家宾馆周围的监控都查遍了都找不到他,说明他的落脚点很可能就在这家宾馆附近。
2.3 嫌疑人锁定:两度错误
警方立即对宾馆周围的几个居民区展开排查,很快就有了发现。在距离案发现场几百米外有一排平房,房前的晾衣绳上搭着很多刚洗的衣服,都是男性的外套或者裤子。因为当时是冬季,天气很冷,很少有人洗这么多衣服晾在外面。
这些衣服的主人是一个叫钱某的男子,30多岁,本地人,没有成家,没有正当职业,和他的哥哥住在一起。钱某有个特殊癖好,对于女性格外关注,很显然他具有作案的嫌疑。
警方决定同时对兄弟两人展开询问。钱某说自己案发那天吃完午饭就逛街去了,可警方调取了商场的监控,并没有发现钱某踪迹。钱某转头又说自己记错时间了,案发那天自己在家听音乐。
侦查员找到钱某的邻居求证,邻居告诉侦查员,当天下午确实听见钱某屋里有音乐声,因为声音很大,她还专门到钱某家查看,可家中并没有人,直到傍晚五点左右钱某回来,他家的音乐声才停止。
钱某不停撒谎的行为让自己的嫌疑越来越大。警方依法对其住处进行了搜查,找到一把屠宰用的尖刀,刀柄上还有血迹。
警方把这把尖刀和钱某洗过的十几件衣服一起送去做DNA检验。几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尖刀上的血不是人血,衣服上也没有检出被害人的DNA。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这时,黄雅清的丈夫给警方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黄雅清有个名叫肖华的前男友,他嗜酒如命,一次肖华醉酒后动手打了黄雅清,黄雅清才受不了提出了分手。
分手后肖华一直不断骚扰黄雅清求复合,直到黄雅清更换手机号,才不再被肖华骚扰。民警迅速赶往肖华的住所进行调查,却发现肖华竟然不见人影,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像极了作案后潜逃的情景。
可就在警方寻找肖华下落的关键时刻,肖华居然自己回来了。他被警方团团围住,还被带到警局问话,在被带上警车时,肖华的身上掉出一把带血的屠宰刀。
面对警方的审问,肖华支支吾吾,一副事不关己的嚣张模样。在警方的眼神威压之下,肖华终于承认,他之所以关机,还带着尖刀,完全是因为要外出盗猎国家保护动物。
而他的说法很快得到证实,肖华身上的尖刀上的血液检查报告显示,确实是动物血。虽然肖华跟杀人没关系,但他猎杀保护动物,照样难免牢狱之灾。
2.4 刀具线索:关键突破
案件再次中断,警方不得不从头梳理案情。一个侦查员想到,作案用的刀具一直没找到来源,这种刀具属于管制品,有的商家害怕给自己找麻烦可能会故意隐瞒。
于是,警方再次对县城里的六家卖刀具的店铺进行走访,并特别注意给店主做解压工作。结果,一个女店主反映了一个情况,案发前几天,有个男子来买了一把屠宰尖刀,而且跟她讨价还价了很长时间。
女店主说,因为发生了命案,她怕牵扯到官司,一直隐瞒着这件事,但她很怀疑那个买刀的人,隔几天就会想想那天的情景,所以那人的长相她一直没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