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夺命媒人:四川新津袁中如一家灭门惨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当两人走到一处小水沟边时,刘成红故伎重演,用扁担将蒋玉华杀害,并将她的尸体也扔进了水中。就这样,袁中如夫妇双双遇害,而他们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被刘成红残忍地杀害了。

六、真相大白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袁中如的弟媳王玉芳。她当晚去了袁家三次,就是想看看未来的侄儿媳妇。第一次去的时候,袁中如刚出门;第二次去的时候,家里只有蒋玉华在做饭;第三次去的时候,正好遇到蒋玉华跟着刘成红出门。

王玉芳跟着他们走了一段路,但因为天色太暗,她回家拿了个手电筒。等她回来时,却发现蒋玉华已经不见了踪影。王玉芳以为蒋玉华已经回家了,便也回去睡觉了。

然而,第二天一早,当王玉芳再次来到袁家时,发现家里仍然空无一人。她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袁中如一家三口的踪迹。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立刻跑到派出所报了警。

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他们首先将刘成红带回派出所询问。就在询问期间,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在金马河里和三河村的水沟里发现了两具尸体。经确认,这两具尸体正是袁中如和蒋玉华。

面对警方的审问,刘成红起初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但在警方的步步紧逼下,12月3日凌晨3点,刘成红终于承认了自己杀害袁家一家三口的犯罪事实。他还带领警方找到了袁革文的尸体,地点正是十几天前他杀害袁革文的那个粪坑。

七、村民愤怒

当村民们得知袁中如一家被刘成红残忍杀害的真相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无法相信,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刘成红竟然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愤怒的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到刘成红家门前,他们拿起锄头、竹竿等工具,开始砸毁刘成红的房子。尽管民警在一旁极力劝阻,但村民们的怒火难以平息。有人高喊着:"打死这个畜生!"还有人哭喊道:"还袁家三口一个公道!"

一位当地素有威望的雅士甚至在刘成红家的墙上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只为给这可怜的一家人鸣不平。诗中写道:"老实农民勤俭家,为儿娶妻把钱花。谁知遭遇无情汉,一家三命赴黄沙。"

这场愤怒的"打砸"持续了很久,直到刘成红的房子几乎被夷为平地,村民们的情绪才稍微平复一些。而此时的刘成红,已经被警方关押,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八、案件背后的思考

袁中如一家灭门惨案震惊了整个新津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仅是因为其残忍的作案手法,更是因为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首先,这起案件反映了当时农村地区法律意识的淡薄。刘成红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而袁中如一家在发现被骗后,也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而是选择相信刘成红的谎言,这也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其次,这起案件也反映了当时农村地区的婚恋问题。袁革文之所以会轻易相信刘成红的谎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急于摆脱单身的身份。在当时的农村,大龄未婚男子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这也使得他们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此外,这起案件还反映了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问题。袁中如一家之所以会如此轻易地相信刘成红的谎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渴望。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他们不惜拿出自己的血汗钱,甚至在发现可疑之处后,仍然选择相信刘成红的谎言。

九、法律制裁

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审理,法院最终认定刘成红犯有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为,刘成红为了区区300元钱,残忍地杀害了袁家一家三口,其行为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必须依法严惩。

在判决书中,法院指出:"刘成红无视国家法律,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三人死亡,严重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

刘成红的死刑判决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人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判决是公正的,是对袁中如一家的告慰。

十、结语

袁中如一家灭门惨案已经过去多年,但这起案件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这是一起因300元钱而引发的悲剧,是一起因欺骗和贪婪而导致的人间惨剧。

袁中如一家的遭遇令人痛心,他们的善良和老实反而成为了他们丧命的原因。正如村民们所说:"难道老实人就该死吗?"这句话不仅是对这起案件的质疑,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

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陌生人的"好意"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希望袁中如一家在天堂能够安息,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正如那位雅士在墙上所写的那样:"愿天下无骗,人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