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智能木马:河南平舆十七名青少年连环杀人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四、可怕的真相

警方在黄勇家中挖掘出四个尸坑,共找到十七具青少年的尸体。现场的惨状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黄勇的住所弥漫着尸体腐臭味,阴森昏暗的宅子里挖了4个尸坑,专门用来埋受害人尸体。

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一具具冰冷的尸骸相继被挖出,共计十七具。每具尸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被肢解,有的被焚烧,有的被残忍地捆绑着。警方还在现场发现了大量血迹和作案工具,包括菜刀、白布条和用来固定受害者的绳索。

黄勇被带回警局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详细描述了每一起谋杀的过程,甚至能清楚地回忆起每个受害者的名字和特征。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悔意,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黄勇的"智能木马"是一个长约三米的宽板凳,凳子的前面并行安装了两根棍子,受害者的头如果卡进去,自己一般是挣脱不开的,但如果不是自愿,黄勇也是无法将其卡住的。这个简单却残忍的装置成为了黄勇实施犯罪的主要工具。

据黄勇供述,他的犯罪动机源于1986年,年仅十三岁的他在录像厅看了一部名为《浪漫自由人》的电影,影片中的杀手形象深深烙印在他心里。黄勇出生于1974年,家里是普通农民,兄弟姐妹共有三人,他排行最小。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鲜少与人沟通。在学习上,黄勇一直表现平平,小学期间甚至留级三次。

2001年夏天,黄勇的家人都去了县城帮人养猪,只留下他一人孤身在家。一次,他在网吧玩完一款血腥暴力的游戏后,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曾经的"梦想"——成为一名杀手。回家的路上,他精神恍惚,脑中反复回想着电影里的杀手形象,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最终,黄勇下定决心,开始实施他的杀手计划。

他注意到家中一直闲置的旧面条机支架,突然有了灵感。他躺上去试了试,刚好能容纳一个人,于是他锯断支架的一侧,只留下两根木条。用心地刷上绿漆,打造出了一个简陋却足够使用的"杀人工具"。为了给自己制造仪式感,也为了给这个工具命名,黄勇给它取名为"智能木马"。

五、恶魔的猎物

2001年9月的一天,黄勇在平舆县二中附近物色到了第一个目标,15岁的王平。他以资助王平上学、回家拿钱为名,把这个少年骗到了自己家。

那时天已快黑了,黄勇指着"智能木马"对王平说:"这是一种游戏,能够测试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有多强。"

在黄勇的一番演示后,王平自信地上了木马,把头卡在两棍中间,面朝上,双手被捆在木马腿上。可没想到黄勇突然用白布条勒他的脖子,还没来得及反抗,王平就死了。

"人死之后,我心中比较乱,就想怎样处理尸体。开始想把尸体抛到野外,一想容易被发现。想了有两个小时左右,决定把尸体肢解。听见邻居家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正在播放时,我到西间开始把王平的衣服扒光,用俺家的菜刀把尸体肢解成七块。"

之后黄勇又在院子的厕所那里挖了一个大坑,将王平的尸块用化肥袋装好埋进去,因为厕所本身就有味道,这样不容易让人发现。第二天他又烧了王平的衣物,处理了分尸时残留的血迹。处理完这一切后,黄勇的心里有一股喜悦感,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可同时又有一股恐惧感,他害怕被人发现。

喜悦和恐惧交织的情感让黄勇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作案,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恐惧慢慢褪去后,他又觉得第一次杀人比较匆忙,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没有体验到那种美好的感觉,他决定再杀一个人。

2002年夏天,黄勇在一家游戏厅内寻到了第二个目标,青年名叫吴非,在镇中附近承包建筑小活。黄勇以给他介绍更好的工作为名将他骗到家,指着木马说,这是用人单位设计的一种智能游戏,必须过关,否则用人单位不收。吴非信以为真,按照要求上了木马。

"我将他捆好后,突然用白布条把他勒死。将尸体挪到西间,把埋王平的地方重新挖开。两个小时后,我到西间,先把吴非的衣服扒光,用菜刀将尸体肢解成五块,用两个塑料袋把尸块装起后与王平埋在一块。"第二天天将亮时,黄勇将吴非的衣物在厕所北面焚烧,留下他所带的二十来块钱。

杀了吴非后,黄勇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杀手,可是还是没有人家利索,他觉得还是要继续找人练练。

六、"断手案"与警方的失误

黄勇的犯罪行为并非没有引起警方的注意。2003年2月的一天,黄勇在一家游戏厅遇到了李明和宋理两个男青年,这两个小子是六中的学生,身上没钱可又想打游戏。黄勇的心里满是兴奋,他知道猎杀又要开始了。于是他走上前去,跟两人搭讪,说自己有钱,可以借给他们,不过需要他们跟自己一起回家取钱。

看着瘦小的,人畜无害的黄勇,两个小伙丝毫没有设防,经过难走的泥巴土路,他们跟着黄勇来到了他位于玉皇庙乡大黄庄村的家。

黄勇拿出了家里喝剩下的一斤永乐仙白酒和几瓶啤酒,又在桌子上摆出了花生豆和其他的一些零食当作下酒菜,他要灌醉这两个少年,这样才好实施他接下来的计划。为了方便下手,黄勇自己并不喝酒,只是不停地让两个少年喝酒吃菜,此时的两少年欢快地吃着喝着,很快就醉倒在桌边。

在他们醉倒的这一刻,黄勇就知道自己的尸坑里又要新增两个数字了。他将他们分别抱到床上,一人一头,用被子裹紧。在确定他们睡熟后,黄勇拿出白布条,先把宋理勒死,窒息感让这个少年很不舒服,他想要抽出手来反抗,可是被子裹的太紧,他的手还没伸出来就已经断了气。另一个少年李明因喝得太多,没有任何反应地死在了黄勇手里。

处理尸体的过程异常冷血,他将两少年的衣服扒光,用菜刀将其中一个少年的双手砍下,再将他从腰部斩成两段,之后把两人埋在西屋的尸坑里。看着留下的这双手,黄勇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要好好计划一下,将这双手送给那个他一直憎恨并想要报复的人—赵华伟。(据黄勇后来交代,他跟赵华伟的姑父在驻马店干建筑活时,赵华伟总是给他穿小鞋)

为了不留下指纹和真实的笔迹,黄勇戴着手套,用米尺比划着写了一封给赵华伟的恐吓信,让他送500元钱到月旦桥南河沿。

为了完成他想象中的恐吓计划,黄勇揣着装有那双断手和恐吓信的信封,从平舆大黄庄出发,到县城的时候已将近5点,他走进了一家网吧,玩了一个通宵,在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他将信封投到了赵华伟开的电话超市的门前。

500元钱的勒索,竟然用了一双断手来做筹码,这一举动果真吓到了赵华伟,他立刻报了警。接到报案的平舆警方立马调动警力对此展开了调查和埋伏,可却并没有见到可疑之人,一连几天,月旦桥那里都安安静静,用来装断手和恐吓信的信封上也没有任何指纹和痕迹。

诡异恐怖的"断手案"在小小的县城里被传得沸沸扬扬,赵华伟的电话超市也为此关门歇业了一个多月。眼看着警方一直无法侦破断手案,黄勇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从心里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因为在警方对断手拍照的时候,他就混在人群里看着,没有人知道是他做的。

"断手案"后,黄勇的感觉越来越好,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真正的杀手,他心想,反正警方也发现不了,不如接着干,更好的去体验杀人的感觉。

七、最后的幸存者

黄勇的杀人计划一直持续到2003年11月,他将14岁的张小明定为下一个目标。或许是被张小明的话语触动,或许是命运的捉弄,黄勇最终决定放了张小明。

据张小明回忆,当他被黄勇骗回家后,黄勇先是热心招待他吃了饭,然后用手指着"智能木马"道:"这个东西很好玩,你要不要试试?"张小明以为是什么好玩的玩具,便躺了上去。结果刚躺下,脖子就被锁住。一会儿后,他的手脚也被捆绑住。

接下来,黄勇便开始他的"杀人计划"。由于张小明不断求饶说好话,所以黄勇杀了4天,也没有杀掉张小明。最后因张小明的一句:"你放了我吧!等你以后老了,我来养你",黄勇放弃了杀他,并放张小明离开。

为了防止黄勇跟踪自己,张小明被释放后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躲到了同学家,等到第二天才打电话将此事告知了奶奶。后来张小明奶奶通知了他的父亲,并报了警。

当警察赶到黄勇家时,他一点也不意外,似乎在等着警察上门。黄勇被逮捕后,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全部罪行,包括十七起杀人案。他还告诉警方,他本来想继续杀人,但后来感到厌倦,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杀人技术,也厌倦了杀人,所以才决定放走张小明。

八、审判与处决

2003年12月9日,备受关注的河南省"11·12"系列杀人案在平舆县公开审判,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庭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黄勇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开庭当天,平舆县人民法院门口聚集了上千名平舆受害者家属和当地民众,人们伸长着脖子等待着法院开庭。法庭内座无虚席,旁听席上坐满了受害者家属和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媒体记者。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法庭调查中,公诉人列举了一件件的铁证,充分证实了犯罪分子黄勇受暴力影视片的影响,自十岁起就梦想成为一名杀手,自2001年9月以来,黄勇在准备了一系列的杀人工具之后,经过预谋,采取欺骗手段,以帮助受害人找工作、资助上学、带受害人玩耍等借口先后将十七名青少年骗至家中,捆绑于自制"智能木马"上残忍杀害,将尸体肢解后埋于自家的院内、屋内、厕所边的犯罪事实。

公诉人指出,遇害的十七名青少年中,有在校生十二人,社会青年五人;十八岁以下十一人,十八岁以上六人,年龄最小的仅有十五岁,最大二十二岁。

随着公诉人的举证,记者见到了黄勇用以杀害青少年的自制"智能木马",这是一个长约三米的宽板凳,凳子的前面并行安装了两根棍子,受害者的头如果卡进去,自己一般是挣脱不开的,但如果不是自愿,黄勇也是无法将其卡住的。

庭审期间,黄勇的到庭引起了旁听席上的骚动,一些受害者的家属忍不住高声叫骂起来。一位女家属不停的嗷嗷直骂,本来审判长是要把她赶出法庭的,但考虑到受害人家属心情的问题,就让她暂时留下来,不能再闹了。

黄勇看起来也不太在乎,他一脸平静的承认了一切指控。后来法官就问他:"你可以做最后的陈述。"结果这小子摇摇头回答说:"我没什么可说的。"可是过了一分钟以后他突然想起了点什么,他就告诉法官:"我是杀,走了我是杀了很多人,但是我放走了一个人,这是不是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法官听了一愣,旁边的群众直接炸了,震怒,如果不是有法警拦着,我估计这帮人能上去直接吃了他。

2003年12月26日,经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死刑的判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平舆县宣布,河南平舆特大杀人案案犯黄勇死刑,并立即执行。

在临刑前,黄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大家不要走我这条路,代价太大。"

黄勇被执行死刑后,他的案件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谴责他的罪行,同时也对案件的发生进行了反思。

九、阴影中的余波

黄勇被处决后,平舆县的恐慌情绪并未立刻消散。人们"谈网色变",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再三叮嘱孩子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随便去网吧玩。另外受此案影响很大的还有平舆县经营网吧的老板们,怕被牵连已纷纷关门。

然而,在黄勇被处决四个月后的2004年3月26日清明节前夕,一些受害者家属相约到黄勇家的院子里祭奠亡灵。没想到就在院子里很轻松的发现了不少遗骨,大惊之下他们就往之前认定的埋尸体的坑里开挖,很快就挖出了好几具,还有两把带血的菜刀。

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质疑黄勇案是否已经被彻底查清。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三级公安机关立即采取措施对黄勇作案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并向受害人家长赔礼道歉。驻马店市公安局以此为戒,对公安队伍的作风纪律进行教育整顿。

2004年4月24日,新华社报道了这一事件。报道称,残缺尸骨发现后,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三级公安机关立即采取措施对黄勇作案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并向受害人家长赔礼道歉。驻马店市公安局以此为戒,对公安队伍的作风纪律进行教育整顿。

同时,驻马店市公安局对有关责任人做出了严肃处理。其中对驻马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队长刘波免职、行政记大过处分;对驻马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法医李学中行政记过处分。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深刻反思。一些公益组织开始呼吁加强对儿童拐卖犯罪的打击力度,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预警和 victim 辅助机制。

黄勇案也促使河南公安系统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据报道,河南公安在命案攻坚、大接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上获多项全国第一,人民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直线上升,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