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一代舞星傅春英被害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这个发现让侦查员们眼前一亮。经过了解,这个壁柜是在去年4月份装修时,由民工帮助设计制作的。这个小壁柜经过伪装设计,较为秘密,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那么劫匪怎么会知道这个暗柜呢?

与此同时,侦查员们了解到,傅春英和刘燕家在去年4月份请同一帮民工给安装遮阳伞。侦查员们费尽周折,终于在海淀区一处出租房找到这些民工。通过细致调查,7月6日这天他们都没有作案时间。

那么,会是谁呢?从两家装修的材料、样式着眼,侦查员经过缜密推理,将天津几名装修工人纳入视线。王江向侦查员们讲述了一个重要情况:去年7月份,他们想装饰房子,请来天津的一个叫王林的远房亲戚带着5个人帮助装修。楼上傅春英后来看着他们装修的效果不错,又是王江家的亲戚,也请他们装修自家的房子,几天的接触,也都熟悉了。

装修房屋的天津民工具有重大嫌疑!7月7日下午,久旱未雨的北京乌云密布,狂风骤起,暴雨倾盆。为不贻误战机,30名侦查员驱车冒雨奔赴天津。天津市公安局刑侦处和刑侦大案队的同行们也派出得力的侦查员协助调查访问。

侦查员们通过当地派出所获取了5个装修民工的户籍资料,由片警带领一一访查了其中4个,经过调查核实,案发时4个人均未离开天津。只有一个叫王玉明的没有找到。邻居说,王玉明有几天没着家了,他老婆带着孩子也一直住在塘沽娘家。

王玉明是王林的弟弟,他在天津一家玻璃厂当工人。王林平时在生活上挺关照他这个最小的弟弟,去北京装修也是他给拉去的。王玉明1983年因流氓斗殴被判刑4年,出狱后王林为让弟弟生活上过得好些,少去惹是生非,总是给他找些活干,挣些外快。

侦查员们从刑侦资料室调出王玉明的指纹档案,同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比对,顿时喜出望外——王玉明正是作案凶手之一!

3.3 凶手落网

确定了王玉明的嫌疑后,侦查员们立即展开了抓捕行动。7月8日,侦查员们直奔塘沽王玉明丈母娘家,结果扑空了。家里人说他昨天刚走,说是到外地找活干去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他只字未提。

侦查员们重返天津,冒着高温酷暑,跑遍了市区郊区。凡是王玉明有可能落脚的20多处亲朋好友家都去过了,结果没有发现他的踪影。在此期间,侦查员们向王玉明的亲属做了大量工作,希望他们能协助公安机关找到王玉明,投案自首。

与此同时,专案组侦查员查阅了和王玉明一起服刑释放人员的几十份刑事档案,一一筛选甄别,查找他的同案犯。王玉明的两位亲戚向侦查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今年3月间,一个刑满释放叫刘滨的人,跟王玉明一起去某医院看过病,后来刘滨还多次去找过王玉明,两人吃喝玩乐,交往甚密。

侦查员们立即查阅了刘滨的刑档,发现他是于1983年跟王玉明同案一块被捕入狱的,后来又查明他有抢劫轮奸妇女罪行被判了15年大刑,被押送新疆服刑,后越狱潜逃在外。刘滨进入了侦查员的视线。

7月16日上午,天津和平区某居民宿舍楼下出现了几名身着便装的侦查员。一阵敲门声过后,门开了,刘滨的父亲用诧异的目光瞧着这些表情严峻的年轻人。"刘滨在家吗?"侦查员问。"他昨晚才回来,在屋里睡觉。"侦查员听后一拥而入,在里屋的被窝里,将刘滨抓获。

作案后一直在外东躲西藏的刘滨没睡过一宿踏实觉,昨天夜里才从武清县一个朋友那儿回到家中,一觉睡到上午11点。等他睁眼的时候,久违了的那副手铐又套在了他的腕上。刘滨一上警车,挺痛快地交代了自己和王玉明杀害傅春英、刘燕母子的经过。

在抓紧审讯刘滨的同时,侦查员们在天津王玉明有可能落脚的地方布下了天罗地网。7月20日上午11点钟,正在家里做饭的王林腰间的BP机突然响起。他赶紧找了个公用电话拨那个号码,话筒里传来他熟悉的声音:"哥,我是玉明,刚从云南回来。"

王林一听是潜逃在外的弟弟,心中一惊,他叫弟弟在一家饭馆等他,他马上就去。放下电话,他立即给天津市局刑警队打了电话。他请求侦查员允许他在这个饭馆里请弟弟吃最后一顿饭,然后他一定亲自送弟弟去投案自首。侦查员同意了他的要求,他们迅速赶到这家饭馆,远远地监视着哥俩的行动。

王林掏钱点了弟弟最爱吃的几个菜,给他讲了一些认罪伏法的道理,然后拦了辆出租汽车把弟弟送到刑警队的驻地。王玉明作案后按照刘滨给的一个地址到云南去避风,到了边境地区,他没找到刘滨的朋友,倒碰上一帮黑社会的打手,没说几句话,挨了一顿臭揍,幸亏遇到几名武警战士救了他的命。从云南回来他没敢着家,自感无处逃匿,才给哥哥打了电话。

至此,这起震惊一时的"7·6"特大杀人抢劫案终于告破。历经半个月的艰苦工作,侦查员们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夜以继日的辛苦劳累,抓获了杀害一代舞星的两个凶手,告慰了死者的亡灵。

四、正义的审判

4.1 罪恶的供述

侦查员们连夜突审犯罪嫌疑人王玉明和刘滨,两人自知事情败露,分别交代了自己在这场血腥杀戮中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供述令人发指,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

王玉明交代,7月初的一天,他和刘滨在一起喝酒时,聊起如何做笔买卖挣钱的事。王玉明想起一年前给王江两家装修时,看到他们家里都很阔绰,特别是傅春英家还做了一个暗柜,可能会藏有巨款。两人耐不住金钱的诱惑,决定铤而走险。

7月6日中午,两人坐火车来到北京,先到了4楼王江家,敲门没人。于是他们上到7楼傅春英家,傅春英见是熟人,热情地开门请他们进屋。傅春英还热情地沏茶倒水,陪他们聊天。后来他们下到4楼王江家,刘燕和孩子也热情地招待他们。在王江家坐了一会儿后,刘滨使眼色让王玉明上楼作案。王玉明谎称打火机落在楼上,独自上了7楼。

王玉明承认,他用尖刀残忍地杀害了毫无防备的傅春英,然后返回4楼,与刘滨一起杀害了刘燕母子。作案后,他们在两家翻找财物,刘滨踹开了傅春英家的暗柜,抢走了里面的金银首饰和现金。然后他们换下血衣,逃离了现场。

刘滨也对自己杀害傅春英和刘燕母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交代,在王江家,他卡住刘燕的脖子,用装饰用的牛耳尖刀扎了她几刀,又骑在她身上使劲捅她的腹部。当孩子出来查看时,他和王玉明一起杀害了这个无辜的11岁孩子。

两人的供述相互印证,还原了整个作案过程。他们的残忍和冷酷让所有参与审讯的侦查员都感到愤怒和震惊。三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葬送在两个恶魔的手中。

4.2 公正的判决

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这起"7·6"特大杀人抢劫案被移送至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经过严谨的审理,认定王玉明和刘滨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玉明、刘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抢劫并杀害被害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两人犯罪性质极其恶劣,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必须依法严惩。

1995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玉明、刘滨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数罪并罚,均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后,王玉明和刘滨均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死刑复核。经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对王玉明、刘滨的死刑判决。

1995年,王玉明和刘滨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两个犯下滔天罪行的恶魔,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他们的罪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4.3 深远的影响

"7·6"特大杀人抢劫案的破获和审判,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起案件不仅因为受害者的身份特殊——着名舞蹈家傅春英,更因为案件本身的残忍性质和深刻教训。

对于傅春英的家人来说,这场悲剧带来的伤痛是无法愈合的。周里京虽然洗清了嫌疑,但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没有保护好妻子。他几乎息影,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错过了自己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女儿周金金在年幼时就失去了母亲,这对她的成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北京电影学院来说,这起案件也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提高了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这起案件也引起了社会对家居安全的重视,特别是对熟人作案的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

这起案件还引发了人们对装修工人管理的思考。两个凶手正是利用了曾经为被害人家装修的便利条件,熟悉环境,取得信任,从而实施了犯罪。这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对熟人也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不能因为熟悉就放松戒备。

五、无尽的哀思

5.1 艺术的遗憾

傅春英的不幸遇害,是中国舞蹈界的重大损失。作为第一代"英娘"的扮演者,她将敦煌壁画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中国舞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舞蹈界的范畴。

《丝路花雨》的创作者之一刘少雄这样评价傅春英:"表演妩媚多姿,刚柔并济,善于把内在的激情和外在的美融汇在一起,造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他还说:"傅春英的动作比较柔软,她是一个既漂亮又聪明的人,进步很快。"

傅春英在《丝路花雨》中的精彩表演,不仅让观众为之倾倒,也让国际友人对中国的舞蹈艺术刮目相看。在意大利演出时,作为亚洲第一个艺术团在号称欧洲三大剧院之一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引起了极大反响。《米兰日报》报道:"台上的高潮刚结束,台下便掀起了高潮,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疯狂地鼓掌。"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1994年7月6日的那场悲剧而戛然而止。傅春英年仅38岁,正是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却不幸遇害,给中国舞蹈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5.2 生命的警示

傅春英被害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这起案件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防范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即使是对熟人,也要保持必要的警惕。

傅春英为人善良,热情好客,当她看到是曾经给自己家装修的工人时,没有任何防备就打开了门,还热情地招待他们。然而,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种信任,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起案件还告诉我们,财不外露是一个重要的生存智慧。傅春英家的暗柜原本是为了存放贵重物品,却不想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成为了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

同时,这起案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管理的一些漏洞。刘滨作为一个越狱潜逃的罪犯,竟然能够长期流窜在外,最终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这提醒我们,社会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5.3 永恒的怀念

尽管傅春英已经离开我们近30年了,但人们对她的怀念却从未停止。她在《丝路花雨》中塑造的"英娘"形象,已经成为了中国舞蹈史上的经典。她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傅春英的女儿周金金,在失去母亲后,在父亲的抚养下健康成长。虽然她的童年缺少了母爱,但她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天赋,也走上了艺术道路。她曾经说过,她会永远记住母亲的教诲,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每年的7月6日,傅春英的亲人和朋友都会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这位杰出的舞蹈家。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傅春英的艺术成就,传承她的艺术精神。

傅春英被害案虽然已经过去了近30年,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生命,提高安全意识,做一个善良而有防范意识的人。

傅春英,这位美丽的"英娘",虽然她的生命在38岁时戛然而止,但她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也用自己的悲剧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警醒,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