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库塔海滩恐怖袭击事件(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萨穆德拉的尸体被运往家乡安葬时,"伊斯兰团"的精神领袖巴希尔为其祈祷,并有3000多名支持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送葬。阿姆罗兹和穆赫拉斯兄弟俩的尸体被送往家乡安葬时,有500多名支持者为其送葬。当时还有宗教极端分子发誓,要为其复仇。

值得一提的是,穆赫拉斯在等待死刑执行时,竟开始在狱中写书,书稿取名《巴厘岛的圣战者:辩护书》,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人弹"是如何接受本·拉登的洗礼,并最终走向袭击地点拉响炸弹的,毫无人性可言。

2010年时间,印尼国内反恐工作取得很多成绩。然而,当记者采访穆赫拉斯的妻儿时,他的妻子帕丽达表示丈夫是个有幽默感的好人,所从事的也不是恐怖活动,还决定把丈夫的所作所为告诉子女,防止他们被外界的宣传所蛊惑。穆赫拉斯22岁的大女儿阿斯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学习幼儿教育专业,她告诉记者,她从不认为父亲是恐怖分子,而是英雄,巴厘岛爆炸案是正义之举。

五、幸存者的故事:生命的坚韧与重生

5.1 身体与心灵的创伤

巴厘岛爆炸案造成202人死亡(包括88名澳大利亚人、38名印度尼西亚人、23名英国人以及来自20多个其他国家的人士),另有209人受伤。印度尼西亚警察总长当时表示,这起爆炸案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

爆炸直接造成100余人死亡,医院停尸间无法收容,只好在院子里用木板围临时停尸点,警察荷枪实弹看守;不计其数的残肢被装进塑料袋堆在医院角落;轻伤员在居民帮助下前往小诊所、药店治疗,附近群众自发献血,医院公示栏贴满死伤者特征纸条供家属辨识。

许多幸存者遭受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来自澳大利亚的卡伦·史密斯回忆道:"有一股灼热的热浪穿过覆盖在我身上的一切,烧穿了我的衣服。我挣扎着逃生,最终被一名骑着轻便摩托车的澳大利亚男子发现,他迅速将我送到医疗中心——我的头骨已经被压碎。"两天后,她回到澳大利亚接受脑部手术,才发现她的两个朋友乔迪和查梅因已经遇难,而她自己竟然身处一场恐怖袭击的中心——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

14岁的梅根·巴西奥利和家人在巴厘岛度假时遭遇了爆炸,她成为了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中最年轻的幸存者。她说:"我的手臂、腿、背部和脸上有36%的烧伤,还有很多弹片伤,尤其是我的右手腕——我有一个很大的撕裂伤,手指的一些肌腱被切断了。"

5.2 幸存者的坚韧与宽恕

面对如此巨大的创伤,一些幸存者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和宽恕精神。澳大利亚一名巴厘岛爆炸案幸存者讲述了恐怖分子在她桌边引爆炸弹的时刻,当时她的三个朋友在事件中丧生,15年后该女子表示已经原谅凶手。

来自纽卡斯尔的阿特拉·莱德沃什和家人在2005年10月1日遭遇了爆炸恐袭,当时21岁的她第一次出国到巴厘岛度假。那起事件中,巴厘岛三个地点同时发生爆炸,造成100多人受伤,22人死亡,包括3名自杀式袭击者。

阿特拉描述道:"第一次爆炸发生时,我们跑出去是有道理的,我们左边没有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决定,幸运的是,我的妈妈跟着我。"现在阿特拉已经是一名36岁的艺术家,当时逃跑时一枚飞弹碎片嵌入她腿后部,膝盖到脚踝至今还有一道疤痕。

阿特拉和母亲被送到医院过程中,父亲迪特玛在爆炸中失散。但几个小时后,迪特玛安然无恙赶到医院,并透露他们的三个朋友都遇害了。阿特拉说:"这是一个奇迹,他没有受伤,他离爆炸者很近,周围也没有掩体。"之后阿特拉被空运回澳大利亚达尔文,在那里接受腿部手术。

回顾这场悲剧,阿特拉称她原谅那些差点夺走他生命的恐怖分子,她表示能够幸免于难已经非常幸运。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说:"我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我确实原谅他们,因为我相信富有同情心的回应是减少更多恐怖袭击的最有效途径。"

5.3 一位中国幸存者的经历

在众多幸存者中,有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的维和民警史灏。2001年,他被派往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2002年10月完成使命。当天晚上,准备从巴厘岛转机回国的史灏和同事在萨里俱乐部附近购物,11点08分,爆炸发生了……

史灏回忆道:"当时第一声爆炸位于我身后二、三十米的一个迪斯科舞厅,当时就觉得沉闷的像煤气罐爆炸一样,就像一个大爆竹,炸了以后,天空散发着一种象硫磺的味道,大约过了三、四秒第二声爆炸又发生了,这次爆炸位于我斜对角的一个外国人的俱乐部(萨里俱乐部)里,这次爆炸的冲击波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我和好多人都掀翻在地,短暂地失去了知觉。"

当史灏醒过来的时候,他的周围已经是一片火海,而他的手臂和大腿也都受了轻伤。几经周折,粗通印尼语的史灏终于拦住一辆当地的出租车,到当地最大的医院接受治疗。

史灏描述医院的场景:"当我到了医院以后,我发现急救室的地上到处都是血,等我刚进去,里面已经有一个爱尔兰游客,可能当时的爆炸刺激了他的神经,他就有点歇斯底里,他问我,你看到我的女朋友没有,我的女朋友长的什么样什么样,他说,爆炸的时候他就和女朋友坐在一块儿坐在俱乐部,等醒过来一看,他女朋友就不见了。"

六、恐怖组织的背后:动机与背景

6.1 "伊斯兰祈祷团"的崛起

巴厘岛爆炸案的幕后黑手是东南亚地区着名的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该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目标是建立一个由伊斯兰教法统治的"大东南亚伊斯兰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部等地区。

"伊斯兰祈祷团"与全球恐怖组织"基地"组织有着密切联系。据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巴厘岛爆炸案"主谋之一阿里·伊姆隆宣称,"伊斯兰祈祷团"并未事先得知"9·11"事件,但从中获得了大量灵感,他们甚至曾计划在事件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发动攻击,因时间不够才作罢。

根据阿里的供述,"伊斯兰祈祷团"原先计划攻击新加坡港口海军舰艇,看到"9·11"造成数千人死亡的规模后,他们才将注意力转向了以印度教徒为主要本地族群的旅游圣地巴厘岛。尽管只有少数的"伊斯兰祈祷团"成员参与了"9·11"事件,但大多数"伊斯兰祈祷团"成员都被"9·11"的"成功"所震惊。"9·11"之后数年,两个组织继续互相支持,"巴厘岛爆炸案"背后就有"基地组织"的资金支持。

6.2 精神领袖:阿布·巴卡尔·巴希尔

阿布·巴卡尔·巴希尔被认为是"伊斯兰祈祷团"的精神领袖,也是巴厘岛爆炸案的幕后主使。2002年10月19日,印尼警方正式逮捕了涉嫌多宗恐怖活动的巴希尔。

然而,检方对他的指控并未涉及巴厘岛爆炸案。印尼法院于2003年4月底开庭审理了巴希尔一案。检察人员指控巴希尔在1993年至2001年间,通过"伊斯兰祈祷团"策划了大量恐怖活动,包括2000年圣诞节前夜在印尼各地制造了一系列教堂爆炸案,企图颠覆印尼政府等。

2003年2月1日,巴希尔被印尼法庭判处四年有期徒刑,罪名是煽动颠覆政府。然而,这一判决引起了争议,因为许多人认为他应该为巴厘岛爆炸案负责。

2006年6月14日,巴希尔走出监狱,回到他一手创立的宗教学校担任神职领袖。2011年,巴希尔因和印尼国内另一恐怖组织"自由亚奇运动"的训练营发生牵连,再度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2019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证实,总 统 佐 科"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已同意提前释放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的主要嫌疑人、现年81岁的阿布·巴卡尔·巴希尔。不过,巴希尔具体将于何时获释,当时还不清楚。

印尼总 统 佐 科说:"我已经考虑了这个决定很长一段时间,有询问过国家警察局局长和不少法律专家。这个决定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决定的,也与巴希尔的身体健康情况有关。"

在爆炸事件中失去了五个朋友的澳大利亚人约翰·来卡西说,他对巴希尔的被释放感到非常震惊。2019年初,巴希尔的律师团以年龄原因要求印尼政府提前释放巴希尔,印尼总统佐科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批准后遭到巴厘岛爆炸案受害者及遇难者家属强烈抗议,佐科改变主意又遭到巴希尔支持者抗议,此事不了了之。

2021年1月8日,巴希尔因公共假期、病假和印尼政府统一减刑等原因刑满释放。

6.3 关键人物:伊马姆·萨穆德拉的极端思想

伊马姆·萨穆德拉是巴厘岛爆炸案的实地指挥者,也是主要策划者之一。萨穆德拉,当时32岁,已经被萨拉菲意识形态所激励。他想要彻底激进化印度尼西亚,并消灭伊斯兰教的敌人,即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卡菲尔。

萨穆德拉亲眼目睹了1990年经济制裁对伊拉克平民造成的伤害,以及2001年美国入侵阿富汗的行为。他想要为穆斯林的鲜血被雅胡德(犹太人)和十字军(基督徒)所流淌而复仇。

然而,就在一年前,2000年的一系列针对基督教教堂的爆炸事件,引起了"伊斯兰祈祷团"许多成员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古兰经》关于"非战斗人员"的法律是不容妥协的。

负责印尼巴厘岛爆炸案调查的负责人2002年11月8日表示,报复美国人对穆斯林世界的所作所为是这起袭击事件的动机。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国家警察犯罪调查科负责人帕斯提卡透露,涉嫌巴厘爆炸案而被捕的疑犯之一供认了发动袭击的上述动机。

帕斯提卡说:"据这名嫌疑犯的陈述,为了报复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所作所为,他们试图尽可能多地 杀 死 美国人。"另据法新社报道,帕斯提卡还透露这名嫌疑犯的口供,表明他协助制造了用于发动袭击的炸弹。

七、未解之谜与后续影响

7.1 逍遥法外的恐怖分子

尽管主要嫌疑人已经被绳之以法,但仍有一些与巴厘岛爆炸案有关的恐怖分子逍遥法外。2003年10月12日,巴厘岛爆炸案一周年之际,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聚首在这个曾经令他们无比恐惧和悲愤的岛屿上,为一年前的这一天在此遇难的202名无辜平民致哀。在到场的2000人中,有约800人是爆炸案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但目前仍有5名疑犯在逃,其中包括制造炸弹的阿扎哈里及其助手杜尔马丁。

2003年11月9日0时15分,在警方的一次行动中共有7名恐怖分子丧生,其中包括被通缉的高价值目标阿扎哈里,他在交火中被突击队员直接打死。

2005年10月1日,巴厘岛再次发生爆炸事件,造成20人死亡,129人受伤。这起事件被认为是对巴厘岛爆炸案主犯被处决的报复行动。

2009年9月16日晚,印尼警方终于锁定了托普在中爪哇省梭罗市一村庄的藏身地,于当晚发起进攻,击毙包括托普在内的4名恐怖分子,并逮捕3人。

7.2 汉巴利:关塔那摩的印尼恐怖分子

恩塞普·努尔贾曼(Encep Nurjaman)是一名印尼激进分子,被指控策划了在巴厘岛造成202人丧生的爆炸案,但却无法在自己的国家受到起诉。努尔贾曼的化名是汉巴利(Hambali),也叫里杜安·伊萨穆丁(Riduan Isamuddin),还有其他一些化名。

2003年8月14日,努尔贾曼在曼谷东北部河畔城市大城府的一处公寓里被泰国和美国情报人员抓获,在此之前,他被一名充当秘密线人的外国人跟踪至一座清真寺。他的马来西亚妻子诺拉尔维扎·李-阿卜杜拉(Noralwizah Lee Abdullah)在大城府与他一同落网,但据信她在狱中短暂服刑后就返回了马来西亚,并在那里根据该国的《国内安全法》接受了审讯。

努尔贾曼本人在24岁时离开印尼前往马来西亚,只在1990年和1995年回国两次,两次都是在苏哈托总统执政的晚期,时间都很短。他至今仍然是印尼激进分子心中"殿堂级"人物,很多人把他当作"圣战"的英雄战士,是印尼激进分子的"天花板",毕竟印尼危险分子中,能够被关进关塔那摩的人,他"开创了历史"(印尼激进分子如是说)。

据报道,努尔贾曼被捕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牢中度过了三年,最初(也只是短暂地)是在泰国北部乌隆他尼的美军战时战斗机基地,该基地是泰国陆军333部队的总部,此前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老挝开展战时行动的地方。从那里,他被转移到英属印度洋基地迪戈加西亚岛,然后被转移到约旦沙漠中的一个秘密监狱,最后与其他"反恐战争"囚犯一起成为关塔那摩监狱的永久囚犯。

据悉,努尔贾曼和另外两名武装分子将于2025年接受审判,他们被控于2002年10月10日炸毁了两家巴厘岛夜总会,并于次年在雅加达JW万豪酒店制造了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另外11名无辜者死亡。

7.3 幸存者与施害者的相遇

2025年6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泗水的一家咖啡馆里,曾帮助组装2002年巴厘岛夜总会爆炸案中造成202人死亡的一吨重炸弹的58岁前武装分子乌马尔·帕泰克(Umar Patek)端着一杯咖啡。

丘斯努尔·乔蒂玛(Chusnul Chotimah)是巴厘岛袭击事件的幸存者,她满身烧伤疤痕,说自己要努力支付救命的治疗费用,她在发布会上挤到人群前面与帕泰克交谈。

这一相遇引发了人们对恐怖主义、宽恕与和解的深入思考。当曾经的施害者与受害者面对面时,会发生什么?是仇恨的延续,还是和解的开始?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考验,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