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叶面肥发家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年跑了208个龙套后她》最新章节。
绿瓣,青菜炒花生小组,精华帖区。
【[精华]扒一扒|叶面肥吸血史】
【相信组内很多哥哥,都被某无孔不入的叶家蛆围攻过。但也有很多哥哥匪夷所思,搞不清楚某肥婆是怎么发家的,怎么突然就热度遮天蔽日(没有给叶面肥吹嘘的意思)了。比起同期花生的涨粉速度,液粪好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一样恐怖。
要搞清楚这件事的状态及成因,就必须搞清楚内娱粉圈运行的基本逻辑。包括吸粉、虐粉、固粉等流程。叶面肥的团队,毫无疑问地深谙这一运作法则。本人统计了一下叶面肥的发(吸)家(血)史,惊悚地发现,叶面肥的团队,以近乎恐怖的手腕,将这一套玩弄得炉火纯青。。也成功地造就了内娱最快、最速成、最恶心人的脑残粉天团。。。
叶面肥的团队绝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不要看液粪每天围着青凭娱乐围追堵截,打得工作室和公司都快成饼子了;其实全是打情骂俏,叶面肥的团队在这一过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足以载入内娱史册。说叶面肥的团队是内娱手腕最毒辣、最高杆的团队也不为过。[黄豆流汗]
前摇有点长,接下来,我将从最初的时间线开始剖析,叶面肥是如何一步步吸着所有人的血发家的……
Let's 开扒!
叶面肥第一个有点声量的角色,是《天机楼》中的花魁眠眠一角。实际上从这时起,叶面肥的大营销就已经初现原形。这时叶某还没有与清贫娱乐签约,营销手段比较稚嫩,但已经初具雏形。通过Pi站的视频二创剪辑,疯狂营销“绝世美人”、“韵致无双”、“惊艳”、“质感”,给观众先入为主地种下了印象。。。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电影截图]
[视频链接-这就是从江南水乡中走出的女子吧!]
[视频链接-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视频链接-天机楼·眠眠|北方有佳人]
这么点戏份,却被Pi站翻来覆去剪出了花,恨不能把每个镜头都玩包浆。[黄豆流汗]一个糊咖新人,零营销就能调动这么多优质剪刀手?大家混瓣这么久了,这种说辞的含金量有多少,不用我说了吧?
实际上,仔细看看叶面肥这个时期的脸就能发现,这时的叶千刀还处于1.0时期,这张脸放在内娱完全是普女一枚吖。全靠华视的妆造撑着,再加上同电影的羊唤宜老态龙钟,其他女角色也是半老徐娘,靠着年龄优势和角色加成,勉强完成了这一次艳压。
[叶初与其他女演员对比图.jpg]
不要小看这次营销,虽然营销主阵地是Pi站这个又穷又事多的平台,但Pi站作为年轻用户聚集地,其受众是互联网上嗓门最大那一批人。叶面肥抓住了这批喇叭,实现了从普女到美女的首次舆论转型。。。
由于《天机楼》这部电影实在太糊,加上叶千刀本人这时候也是糊逼中的糊逼,怎么吹都无人在意。因此并没有人站出来群嘲反驳“叶千刀是美女”这一说法。
一个说法,如果你不在它刚诞生时就反驳它,后面等它泛滥成灾再跳出来,就难免有马后炮之嫌。
[呆滞.jpg]
这是叶千刀第一次成功的营销,效果相当拔群。至今绿瓣微博Pi站等平台评选内娱普女丑女,叶千刀都能侥幸逃脱,追根究底,都发源于这次成功的洗脑。
眠眠的营销只是打底。接下来才是重头戏,也是许多人认识叶面肥的起点:平昭公主。
《云倾记》的意义不用我多说。宫斗剧宅斗剧是最容易捧出女演员的剧种,长尾效应远远要比偶像剧可怕得多。
文似看山不喜平,娱乐作品不怕政治不正确,就怕无聊。大家和和美美一团和气,没人犯错,没有竞争,没有冲突,个个完美无瑕亲亲热热,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挨骂,但也不会有多少趣味。就像勾兑合宜打成糊糊的软烂饭食,不咸不淡不硌牙,人人都能下咽,对健康也无害,但不会有人喜欢一直吃这东西。
无论宫斗剧宅斗剧如何被批判,也不能不承认,看着角色们刺激的竞争、激烈的冲突,你来我往的算计,成王败寇,兵行险招,借力打力,为了一点点利益或立场斗得你死我活——这样的情节,能极大刺激观众的感观和心情,调动观众的兴趣。宫斗宅斗剧是如此,谍战剧,权谋剧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卫王朝》《三国》《天半》和《云倾记》,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人斗人,派斗派,胜者通吃,败者食尘。生为凡人,犬儒牛马,平淡一生;在虚拟的作品中体味斗争的快感,是观众永不更改的精神需求。
[表格截图]
[注:如图,十大长尾剧集中,两部宫斗宅斗剧,四部权谋斗争剧]
平昭公主这一角色争议很大,到现在还在吵。她到底是废物还是英主?到底是屠龙者还是恶龙?弑父杀亲是否过于残忍?是不是比她的父亲还漠视人命?许许多多问题争论不休,这也就意味着她仍在给叶千刀贡献源源不绝的话题度。
叶千刀的发家始于平昭公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粉丝不虐,只留三月。这是一条铁律。从沉没成本效应的角度来解释,沉没成本越大,越难割舍。时间、情感和精力的沉没也是成本,而且比看得见的金钱成本还要可怕,还要庞大,还要吓人。若我喜欢的是好的,则我是高尚的,正确的,高贵的;若贬低我喜欢的东西,便是贬低我。为了反击这种贬低,便要竭尽全力证明我喜欢的是好的,因此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对抗——这就是虐粉的原理。
叶千刀深谙这条原理。平昭公主从出场起,全网骂声一片,看似让叶面肥受尽了委屈,其实让她吃尽了红利。
[这等大事,容后再议.jpg]
喜欢平昭公主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和优越,便不得不竭力褒扬平昭公主,顺带也就褒扬了叶面肥。叶某人刚刚形成的粉圈,一出生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史诗级大拉练,有利于新粉、散粉、剧粉的直接转化。在粉丝新生时期就直接对抗全网责骂的圈子,娱乐圈屈指可数。
再加上《云倾记》拍摄较为细腻隐晦,叶粉为了与人辩经争论,不得不自发学习剪辑、口播、解说、对比切片、写小作文分析文等手艺,直接锻炼,或者说拔高了粉丝的整体素质(我指的是追星方面的素质不是为人方面的素质,众所周知液粪没有素质可言)。圈内许多208w粉丝眼红叶圈有许多擅长剪辑和写文章的大手(厉害人物),其实都是这时期打下的底子。
[截图:叶初粉丝剪辑产出数目与其他艺人对比]
到最后,平昭公主形象逆转,全网翻盘,极大地满足了这批粉丝的爽感和成就感。逆风局打赢的爽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这时叶千刀又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表达对平昭公主的感谢、喜爱和支持,类似于一种奖励机制,让叶粉感到“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见”。遂一下子水到渠成,巩固了新生粉圈。
[叶初微博截图.jpg]
平昭公主为叶千刀的粉丝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这时起,液粪后来的疯魔,已经可见一斑。
接下来便是《萧凤阙》系列。由于杨唤宜自己作死,叶千刀捡了漏,成为这一系列的主角。《萧凤阙》系列主要起到一个固粉作用。作为传统武侠这一门类的主角,萧凤阙人设堪称顶级,确实为叶面肥吸了一部分梦女粉。但此角色对叶某最大的加成在于,打通了她在广大下沉市场的道路——也就是爷奶爸妈那辈的遥控器,也打通了她在华视的门路。至今,叶面肥的作品仍在华视一路绿灯,《哑婆》《幸福街,里边儿请!》都在华视六套播出过,《萧凤阙》系列也多次重播。这使得只要家里有电视、观看过电影频道的观众,几乎不可能不认识她。
《哑婆》这部片子比较糊,在粉圈意义上对叶面肥加成不大。但清贫娱乐蹭着《烈土》的热度,硬生生让这部乡土片蹭到了一个亿票房,大赚特赚,为后来的许多投资奠定了基础。更为叶面肥博得了一个以小博大、扛票房的名声。这个例子已经讨论过很多回了,这里就不细说了。后来的映世奖最佳新人奖,也算是叶面肥的一份实绩。其实我觉得这个奖项的最大作用,是在圈里圈外人批判叶面肥的演技时,让液粪能拿这玩意儿堵嘴。
接下来,就是万众瞩目的《天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