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印记之谜,三代人的阴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鬼眼道士我的阴债有点多》最新章节。

破布鞋的脚趾头还卡在井口裂缝里,一动不动,像被谁从地底攥住了脚踝。陈三槐没回头,只把算盘收进香囊,布片塞得严实,指节蹭过北斗补丁的残边,留下一道灰痕。

他走了三里路,没换鞋。

脚底踩进泥水坑,湿冷贴着脚心,像是有人往骨头缝里灌凉水。祖宅门环锈得发黑,他没用手,从香囊里弹出一颗算盘珠,指甲盖一磕,珠子飞出去,撞上门环“当”地一声,震落一层铁屑。

门开了。

不是风吹的,是里头的符纸自己卷边、脱落,像被看不见的舌头舔过一遍。门槛上贴着的镇宅符,只剩半张,另一半烧成了灰,边缘焦卷,像是被火燎过又用水泼灭。

他低头,把那只破布鞋脱下来,鞋底朝上,踩过门槛。

屋里没人,但地窖口的封印在渗血。

血从符纸底下慢慢爬出来,顺着石阶往下淌,不快,一滴一滴,砸在台阶上发出“嘀、嘀”声,像老式挂钟走字。他蹲下,指尖蘸了点血,抹在左眼。

通阴眼一热。

地窖里有影子在动。三个,叠在一起,动作同步,却又错开时间。一个在刻符,一个在签字,一个跪着接东西。画面抖得厉害,像是信号不稳的电视,中间还夹着杂音,嗡嗡响。

他右眼开始流泪。

不是情绪,是惯例。祖宗们骂人时,右眼就得遭罪。可这次,右眼泪得凶,流下来在下巴汇成一股,滴进衣领,冰得他打了个哆嗦。更怪的是——祖宗们没骂。

一个字都没有。

他从香囊里摸出半枚铜钱。铜绿斑驳,正面一个“槐”字缺了半边,是王寡妇前些日子塞给他的,说是师父临终前让她保管的。他没问为什么,也没问她怎么知道是他师父给的。王寡妇那眼神,像是看了他一辈子,又像是从没看过他。

他把铜钱按在地窖门上。

血迹忽然停了。

门缝里传出一声“滴”。

像POS机刷卡。

他推门进去。

石像坐在角落,泥胎开裂,指节发黑,手里攥着半枚铜钱。他蹲下,把两半拼上。“槐”字完整,铜钱突然发烫,烫得他差点松手。墙上影子猛地清晰起来。

太爷爷在刻符,用的是智能机顶盒当砚台,毛笔蘸着朱砂,在一张电子屏上写写画画。祖父站在桌边,穿的是八十年代的中山装,手里签字的文件标题是《阳寿质押与功德置换协议》,落款处一个“陈”字,末笔勾得特别长,像尾巴拖在地上。

第三个影子是杨石头。

他跪着,接的不是神位印信,而是一个黑色终端,屏幕亮着,显示“信用土地·账户激活中”。他签字,笔迹和祖父那份协议上的“陈”字勾画,一模一样。

陈三槐盯着那笔迹,手指慢慢蜷起来。

杨石头代签过祖父的文件。不止一次。那勾画角度、力度,连墨迹晕染的方向都一致。这不是模仿,是同一个人写的。

他咬破手指,在铜钱背面画了个符。不是镇魂,不是驱邪,是“断线”。上一回用这招,是在功德井底喷血破数据流。这一回,他画得慢,血顺着铜钱边缘往下滴,滴在地面,血迹自动聚成“YH-032”,一闪,被泥土吸了进去。

墙上的影子断了。

可左眼还看得见。

通阴视野里,浮出一道轮廓——人形印记,和第93章孔门生拿出的协议上一模一样。只是这次,印记边缘多了三道锁链,分别连向太爷爷、祖父、杨石头。

他还没来得及细看,左眼突然剧痛。

视野切换。

不是地窖,是城隍庙。

杨石头站在供桌前,手里拿着POS机,正扫描一盘供果。他嘴角挂着笑,标准,对称,像是用尺子量过。电子混响的声音从他嘴里出来:“苹果三斤,阴德抵扣0.5两,优惠券已使用。”

陈三槐猛地闭眼,再睁。

地窖。

铜钱在他掌心发冷,冷得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他低头看,发现铜钱表面凝了一层霜,霜纹组成了两个字:“租约”。

他没动。

他知道这两个字是谁写的。

太爷爷从不直接说事,总爱留半句谜。上回改功德簿,写的是“阳寿非债”,这次是“租约”,后面肯定还有。他把铜钱翻过来,霜纹裂开,露出底下一行小字:“到期:七月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