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江映荷&李鹤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最新章节。

江映荷第一次遇见李鹤彪,是在一个下着细雨的春日下午。

市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阅览区,她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来查阅资料。雨滴轻敲着玻璃窗,室内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她抱着一摞书转身时,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人,手中的资料散落一地。

“对不起,我没注意到身后有人。”一个温润的男声响起,随即蹲下身帮她拾捡。

江映荷抬头,看见一双深邃的眼睛,睫毛很长,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分明。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一块不太起眼却质感颇佳的手表。

“没关系,是我转身太急了。”她感觉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热,匆忙低头收拾散落的纸张。

他们的手指在捡拾最后一页资料时不经意相触,江映荷像被微弱的电流击中般迅速缩回手。那人微微一笑,将资料整理好递给她。

“李鹤彪。”他简单自我介绍。

“江映荷。”她接过资料,注意到他手上有几处不太明显的茧子,与他整体温文尔雅的气质不太相符。

那是他们初遇的场景,平凡得如同万千相遇中的任何一个,江映荷却在那晚的日记中写下:“今日遇一人,眼若深潭,心泛涟漪。”

后来她才知道,李鹤彪是附近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比她大两岁,主修机械工程。江映荷是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原本两人的生活轨迹如同平行线,若非那次碰撞,永无交集。

江映荷开始了她的追求。室友笑她一反常态的主动,她只是红着脸说:“遇到对的人,性别界限就不重要了。”

她会在周三下午特意绕路去理工大学的食堂,因为知道那天李鹤彪会在那里吃晚饭;她会借阅他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只为有理由发消息与他讨论;她记得他随口提过的每一件小事,喜欢甜食但不常吃,讨厌洋葱,咖啡要加两份奶,下雨天左膝会隐隐作痛。

或许她是李鹤彪众多追求者中最用心、最坚持的一个。三个月后,李鹤彪终于答应了与她在一起。

那天他捧着她的脸,认真地说:“我不轻易开始一段感情,一旦开始,就会全力以赴。”

江映荷觉得这是她二十二年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恋爱中的李鹤彪温柔体贴,对她极尽耐心。他会在她熬夜写论文时送来热粥;会在她生理期痛经时用手掌温热她的腹部;会记住她随口提到的喜欢的东西,然后悄悄买来送给她。

他们像所有普通校园情侣一样,在自习室并肩学习,在食堂互相喂食,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手牵手漫步校园。

江映荷最喜欢的是他们周末的小约会。李鹤彪虽然经济条件似乎一般,却总是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他们会去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带着自制午餐去公园野餐,或者只是单纯地骑着共享单车在城市中探索未知的小巷。

一个夏夜,李鹤彪带她去了游乐园夜场。夜幕降临时,园区灯火璀璨,他们坐上了摩天轮。当车厢缓缓升至最高点,整座城市的夜景在脚下铺展开来,霓虹闪烁如星河倒坠。

李鹤彪轻轻托起她的脸:“听说在摩天轮最高点接吻的情侣,永远不会分开。”

他们的吻轻柔而绵长,江映荷闭上眼睛,感受到他温热的气息和加速的心跳。分开时,他抵着她的额头低语:“要一直在一起哦。”

“一定会的。”她回应,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那一刻,她确信自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交往半年后,江映荷开始注意到李鹤彪身上的一些异常。

他从不提及家人,每当她问起,总是轻描淡写地转移话题。他的手机总是设置静音,偶尔接到电话会走到远处接听。有时他会消失几小时甚至大半天,回来后只是简单解释“有点事情处理”,不多透露半分。

最让她困惑的是,李鹤彪明明看起来经济条件普通,却总在某些细节上流露出与她认知不符的品味。他认得高档餐厅的礼仪,对红酒有超出常人的了解,即使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质地和剪裁也都显露出不菲的价值。

有一次,他们在商场闲逛,江映荷被橱窗里一件漂亮的蓝色连衣裙吸引。李鹤彪瞥了一眼标签,轻声说:“这个牌子的副线,做工一般,不值这个价。”

她惊讶地转头:“你怎么知道?”

李鹤彪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以前打工时接触过服装行业。”

江映荷虽然疑惑,但爱意让她选择了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尊重他的隐私,相信有一天他会主动向她敞开心扉。

秋季学期开始时,李鹤彪说他需要更多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和项目,见面的次数减少了。江映荷体贴地表示理解,每天通过短信和电话与他保持联系。

他的回复时而及时,时而延迟数小时,解释说是在实验室不方便看手机。江映荷不曾怀疑,总是叮嘱他注意休息,按时吃饭。

十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他们约好一起吃晚饭。江映荷提前到了约定的餐厅,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李鹤彪却没有出现。电话直接转到了语音信箱,短信已读却不回复。担心他出了意外,江映荷几乎要报警时,才收到一条简短的消息:“临时有事,下次补偿。对不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李鹤彪第一次失约。江映荷内心隐隐不安,但当他第二天带着一束她最喜欢的白色郁金香出现,真诚道歉时,她又心软了。

“项目遇到了瓶颈,导师急着要结果,忙得晕头转向。”他解释道,眼底确有疲惫的影子。

江映荷抚摸他瘦削了些的脸颊:“别太累着自己。”

他握住她的手,轻吻她的指尖:“等项目结束了,我带你去个地方,有重要的事告诉你。”

这句话让江映荷安心了许多。她猜测也许他准备向她坦白家庭背景,甚至可能是在计划他们的未来。怀着甜蜜的期待,她不再追问那些异常之处。

*

最后那个周二,平淡无奇。

江映荷记得那天早晨阳光很好,她和李鹤彪在食堂一起吃了早餐。他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喝咖啡时几次盯着手机屏幕,似乎等待着什么消息。

“项目今天答辩?”她问,记得他提过近期有重要汇报。

李鹤彪抬起头,勉强笑了笑:“嗯,下午两点。”

“加油,你会很棒的。”她隔着桌子握住他的手,“结束后给我消息?晚上一起庆祝?”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好。不管结果如何,晚上见。”

这个承诺让江映荷一整天都心情愉悦。她上课时忍不住想象他们的晚餐,想象他所说的“重要的事”会是什么。也许是要带她见家人?或者是准备了什么惊喜?

下午两点半,她给李鹤彪发了条鼓励消息,没有回复。她猜想他正在答辩中,不便查看手机。

三点,四点,五点。手机始终安静。

六点时,江映荷开始感到不安。她拨通李鹤彪的电话,直接转到了语音信箱。发给他的消息也显示未读。

七点,她站在他们约定的餐厅门口,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鹤彪从未迟到这么久而不通知她。

八点,餐厅经理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她尴尬地摇头,走到门外继续等待。

九点,雨突然落下,淅淅沥沥,打湿了她的头发和外套。她站在雨中,一遍遍拨打那个熟悉的号码,始终无人接听。

十点,雨越下越大。江映荷终于放弃,拦了出租车回学校。车上,她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城市,突然感到一阵心悸般的恐慌。

那一夜,她几乎没睡,每隔半小时就尝试联系李鹤彪。电话、短信、微信、QQ,所有联系方式都石沉大海。

第二天清晨,她直接去了李鹤彪的宿舍。敲门无人应答,隔壁同学探出头来:“找李鹤彪?他昨天下午就搬走了。”

“搬走了?”江映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意思?”

“就突然来了几个人,帮他收拾东西,说是不念了。”同学耸耸肩,“具体不清楚,挺突然的。”

江映荷腿一软,靠在墙上才没有倒下。她颤抖着再次拨打李鹤彪的电话,这次连语音信箱的提示音都变了,变成了冰冷的系统提示:“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所有联系方式都被注销了。这个人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从她的世界里彻底消失。

接下来的三天,江映荷像一具行尸走肉。她问遍了所有认识李鹤彪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他的导师也表示惊讶,说李鹤彪的项目还没完成,没有申请退学,就这样突然消失了。

“可能是家里出了急事。”导师猜测道,“但他应该至少跟我说一声啊。”

江映荷几乎要接受这个解释,或许李鹤彪家中真有急事,来不及通知她,等处理完了就会联系她。尽管这个想法她自己都难以信服,但这是唯一能让她不至于崩溃的可能性。

第四天晚上,她蜷缩在宿舍床上,盯着手机屏幕,期待它会突然亮起,显示那个熟悉的名字。

室友小心翼翼地推门进来:“映荷,你还好吗?要不要吃点东西?”

江映荷摇头,眼睛仍然盯着手机。

室友犹豫了一下,打开电视:“看看电视分散下注意力吧,老是盯着手机也不好。”

电视上正在播放本地新闻,主播用标准的普通话报道着本市经济论坛的召开。江映荷毫无兴趣,正要闭上眼睛,画面切换到了论坛现场。

“李氏集团长子李鹤彪首次公开亮相,代表集团出席本次论坛...”主播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江映荷猛地坐起,眼睛死死盯住电视屏幕。

画面中央,一个穿着定制西装的男人正在演讲台上发言。他身姿挺拔,气质矜贵,与周围的企业家们从容交谈。镜头推近,那张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