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邳鹤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最新章节。

高中时代的我,像一株被遗忘在角落的苔藓,生长在阳光难以直射的地方。敏感、自卑,是刻在我青春底色上最深的印记。成绩单上永远徘徊在中游的名字,和镜子里那张毫无攻击性、平淡无奇的脸,构成了我对自己的全部认知。

在那个以分数和颜值作为隐形通行证的年岁里,我习惯了缩在宽大的校服里,低着头,快步穿过喧闹的走廊,仿佛这样就能将存在感降到最低。

我的世界是灰蒙蒙的,直到邳鹤谙的出现,像一道强光,骤然照亮了我的视野,却也因为光芒太盛,让我愈发看清自身的阴影。

邳鹤谙,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企及的光环。他是年级第一的常客,是升旗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声音清朗、逻辑清晰的标杆,是老师眼中赞许的焦点,也是不少女生悄悄议论的对象。他长得好看,不是那种张扬的帅气,而是干净、清隽,像初夏清晨带着露水的白杨,挺拔又疏离。

我和他,本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唯一的交集,发生在我班的后门。

他有一个好朋友在我们班,叫宋扬,是个活泼开朗的体育生。于是,邳鹤谙总会在课间、午休,或者放学后,出现在我们班门口,斜倚着门框,等宋扬出去。起初,我并未留意。直到有一次,我正埋头攻克一道怎么也解不出的数学题, frustration 几乎要将我淹没,我沮丧地抬起头,视线无意间穿过攒动的人头,恰好撞见站在门口的邳鹤谙。他正微微侧头听着宋扬说话,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那一刻,我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从那以后,我开始不由自主地留意他的出现。比起他清晰的正脸,我更熟悉的,是他挺拔的背影。因为大多数时候,我只敢在他转身离开时,才敢抬起眼,悄悄地、贪婪地望上一眼。他穿着和我们一样的蓝白色校服,却总能穿出一种清逸出尘的感觉。肩线平直,背影清瘦而坚定。

为了这短暂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偶遇”,我甚至精心计算过时间。我摸清了他来找宋扬的大致规律:早上第一节课前,他通常会来和宋扬交换复习资料;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后,他们会一起去操场打球。于是,我的生活里多了一个隐秘的仪式感。每天早上,我会比平时更早一点出门,算准时间,在他可能经过的那条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林荫道上“恰好”出现。我会放慢脚步,或者假装系鞋带,用眼角的余光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一旦看到他,心脏便会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表面上却要维持着云淡风轻,直到他的身影越过我,走向前方。然后,我会盯着他那越来越远的背影,心里像炸开了一小朵烟花,噼里啪啦,能点亮一整个灰暗的清晨。

就为了这短短几秒的注视,我能偷偷开心一整天。那感觉,就像在阴霾的日子里,突然窥见了一缕云隙光,虽然短暂,却足够温暖和照亮我乏善可陈的生活。这本是我一个人的秘密,一场盛大而无声的独角戏。我从未奢望过能与他说上一句话,更不敢想象他投向我的一瞥。能这样远远地看着,已经是我卑微青春里,最奢侈的甜蜜。

就在我将这场无望的暗恋深埋心底,以为高中生活就会这样波澜不惊地走向终点时,一些微妙的变化悄然发生了。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一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带着周末残留的疲惫和周一惯有的沮丧,把手伸进课桌抽屉里拿课本。指尖却触碰到了一个异样的、小小的、硬硬的纸片。我疑惑地掏出来,是一张被仔细折叠成小方块的字条。

我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同学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吵吵嚷嚷,无人注意我。我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做贼心虚的紧张,小心翼翼地展开字条。

上面是用蓝色中性笔写的一行字,字迹清秀有力,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认真:

没有署名,没有称呼。短短五个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漾开层层涟漪。是谁?是恶作剧吗?我仔细回想,自己最近似乎并没有得罪谁。那是谁会给我写这样的纸条?我首先想到的是我最好的朋友,小悠。她是我灰暗高中生活里为数不多的亮色,知道我所有的自卑和敏感。

趁课间,我拉住小悠,把纸条给她看,压低声音问:“是你写的吗?想鼓励我?”

小悠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一脸茫然地摇头:“不是啊,这字迹我不认识。挺好看的呀!谁会给你写这个?是不是有谁暗恋你哦?”她促狭地用手肘碰碰我。

我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连忙否认:“别瞎说!怎么可能!”排除了小悠,我又悄悄问了前后左右几个相对熟络的同学,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大家都表示不知情,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说不定是田螺姑娘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件事就这样成了一个谜。我将那张小纸条抚平,夹进了我最珍爱的那本诗集里,心里一半是疑惑,一半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暖意。无论写纸条的人是谁,这简单的五个字,在那个令人沮丧的周一早晨,确实给了我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力量。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从那以后,隔三差五,我的课桌抽屉里就会出现这样的匿名纸条。它们出现的时机毫无规律,有时是周一,有时是周三,有时又会隔上一两周。但内容无一例外,都是简短而温暖的鼓励:

“天气很好,心情也要晴朗。”

“你的笑容其实很好看,多笑笑。”

“最近进步了,继续努力。”

“做自己,就很棒。”

“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字迹始终是那种清秀有力的风格。我开始留意周围每一个人的笔迹,试图找出这个神秘的“田螺姑娘”。我偷偷对比过班长的字,太方正;对比过学习委员的字,太潦草;甚至鬼使神差地,我利用帮语文老师收发作业的机会,偷偷翻看过邳鹤谙的作业本——他的字迹潇洒飘逸,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信,和纸条上的清秀工整并不相同。这个发现让我松了口气,却又隐隐有些失落。我在期待什么呢?难道还幻想是那个光芒万丈的人,会注意到角落里的我,并给我写下这些温暖的句子吗?这想法本身,就足够荒唐。

但无论如何,这些匿名的纸条,像一颗颗闪烁的星辰,悄然点亮了我灰暗的青春。我开始真的尝试按照纸条上说的去做:努力加油学习,试着在遇到同学时牵起嘴角,告诉自己“做自己就好”。我把每一张纸条都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放在一个漂亮的铁盒里。它们成了我专属的“能量补给站”。每当感到挫败、自我怀疑时,我就会打开铁盒,一遍遍阅读那些话语,仿佛能从中汲取到继续前行的勇气。

奇迹般地,在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或许真的被鼓励到的学习劲头下,我的成绩开始缓慢但稳步地提升。从班级中游,到三十几名,再到二十几名……老师偶尔也会在班上表扬我的进步。虽然我依然敏感,依然算不上自信,但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发生改变。我不再总是低着头,开始敢在课堂上回答一些有把握的问题,甚至和小悠聊天时,笑声也变得更响亮了一些。

一切,似乎真的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而那个神秘的送信人,成了我心底一个温暖而美好的谜。

高考像一场席卷一切的飓风,过后是一片狼藉的平静,然后是各奔东西。

填志愿时,我望着那些陌生的大学和专业名称,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那个曾经卑微怯懦的女孩,因为那些匿名的鼓励,心底似乎生出了一点点的勇气和野心。我不想再停留在原地。最终,我选择了一所离家千里之外的南方大学,一个我颇感兴趣但竞争激烈的专业。我想,是时候彻底告别过去,去一个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

大学生活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我面前打开。这里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没有那些“成绩普通”、“长相平凡”的标签。我努力融入新的集体,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逼着自己去表达、去尝试。我发现了自己在专业上的些许天赋,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也开始学着打扮自己,摘掉了笨重的黑框眼镜,换上了隐形眼镜,研究了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和淡妆,穿衣风格也不再是千年不变的宽大校服,而是尝试更能凸显气质的衣裙。

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大一下学期,已经有男生开始约我吃饭、看电影。大二时,我拿到了奖学金。大三实习,我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留用机会。毕业时,我已经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的正式员工,举止谈吐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个缩在角落里的女孩的影子。

我有了喜欢的工作,经济独立,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欣赏自己。镜子里的我,眉眼长开了些,因为学会了打扮和拥有了由内而外的自信,确实变得好看了许多。偶尔回望高中时代,那段暗恋和那些纸条,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蒙着一层柔光滤镜,温暖,却已遥远。

我和高中同学的联系并不多,除了小悠等寥寥几人。关于邳鹤谙的消息,更是少之又少。只知道他毫无悬念地考上了国内最顶尖的那所大学,从此便像是飞入了更高的云端,与我们这些地上的凡人断了联系。那段无疾而终的暗恋,也终于被时间妥帖地收藏进了记忆的深处,不再轻易触碰。

工作后的第三年,一个寻常的周末下午,我去市中心的一家书店买书。刚走出书店门口,就听到一个略带迟疑的声音喊我的名字:“林晚?”

我回过头,看到一个有些面熟但一时叫不出名字的男生。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不确定。“真的是你啊,林晚!我是王志涛,高中坐你斜后方的,还记得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志涛?我快速在记忆库里搜索,终于想起了那个高高瘦瘦、戴着眼镜、在班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也很少和女生说话的男生。印象中,他和邳鹤谙的朋友宋扬关系似乎还不错。

“哦,王志涛!好久不见!”我笑着打招呼,礼貌而疏离。

他上下打量着我,毫不掩饰眼中的惊艳:“我的天,你变化真的好大!我刚才差点没敢认。越来越漂亮了,气质也完全不一样了!”

这样的称赞我如今已能坦然接受,我微笑道谢:“谢谢,你也没什么太大变化。”

我们站在街角寒暄了几句,聊了聊彼此的近况。他听说我在不错的公司工作,又是一阵感慨。就在我以为这场偶遇即将以互道再见结束时,王志涛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表情变得有些微妙和探究。他推了推眼镜,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对了,你和邳鹤谙……现在还有联系吗?”

“邳鹤谙”这三个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在我看似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千层浪。那段被岁月尘封的青涩暗恋,那些偷偷凝望背影的清晨,那个收集了满满一铁盒匿名纸条的下午……所有相关的记忆碎片,排山倒海般涌上心头,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的心猛地一紧,面上却努力维持着镇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轻轻摇了摇头:“邳鹤谙?没有啊,毕业后就再没联系过。本来也就不熟。”

我说的是事实。我们之间,除了我单方面的注视,的确没有任何交集。

然而,王志涛听到我的回答,点了点头,脸上却露出了一种非常意外,甚至夹杂着些许“果然如此”的复杂表情。他沉吟了片刻,仿佛在犹豫该不该说,最终,还是用一种带着点揭秘意味的语气,缓缓说道:

“这样啊……我还以为你们后来会有点联系呢。因为……高中那会儿,我看他每次来我们班找宋扬的时候,好像……还会顺手往你课桌里扔点小纸条什么的。当时我还纳闷,以为你们私下认识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