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王九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最新章节。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天鹅绒幕布,缓缓笼罩了这座城市。窗外的霓虹次第亮起,透过未拉严的窗帘缝隙,在木地板上投下斑斓而微弱的光影。室内只开了一盏暖黄色的落地灯,光线温柔地晕染开,将相拥的两人轮廓勾勒得有些模糊,仿佛融为了一体。
张雨岚能清晰地听到王九龙的心跳,透过薄薄的衣衫,一声声,沉稳而有力,却又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紊乱。他的手臂环得很紧,像是怕一松手,怀里的温暖就会消散在空气里。这样的拥抱,带着一种近乎依赖的占有欲,近来已经成了常态。张雨岚起初只觉得是恋人间的亲昵,直到此刻,她才真正触摸到那亲密之下汹涌的暗流。
“会不会后悔跟我在一起?”
他的声音闷闷的,从她的颈窝处传来,带着热水沐浴后湿润的气息,还有一丝……不太自信的迟疑。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张雨岚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她愣住,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后悔?这个词怎么会从他嘴里问出来,对象还是她?
回过神来,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带着点急切地否定:“当然不会。” 她的手抬起来,轻轻抚上他埋在她颈间的后脑勺,指尖穿过他有些扎手的短发茬,试图用动作传递更多的肯定。
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细微僵硬,然后,更深的埋入。他的声音更低,更沉,像在忏悔什么了不得的罪过:“我怕你会觉得既然在一起了就干脆将就着。”
将就?张雨岚在心里咀嚼着这两个字,一种混杂着心疼、无奈和些许茫然的情愫弥漫开来。他们在一起,明明是他付出了更多,迁就了她更多,怎么到头来,患得患失、害怕被将就的人,反而成了他?
王九龙似乎并不需要她的回答,或者说,他害怕听到回答,只是自顾自地继续剖白,那声音里的卑微,让张雨岚的心脏微微抽紧。“我太自私了,你说要分开,也是我不同意,我会一直对你好的,不要讨厌我。”
“分开”?张雨岚在记忆里快速搜寻,终于捕捉到一丝模糊的痕迹。那似乎是几个月前一次激烈的争吵,起因早已记不清,只记得两人都说了些气话,她在情绪上头时,确实脱口而出过“要不我们先分开冷静一下”。可那只是气话啊!而且,当时是他沉默地守了她一夜,第二天清晨带着热乎乎的早餐和她最爱的那家豆浆出现在门口,眼睛通红,却什么也没再说。事情就那么过去了。她以为早已翻篇,却没想到,那句话像一根刺,一直扎在他心里,化脓,发酵,成了他今日不安的源头。
他把她曾经在气头上的一句话,当成了她内心真实的渴望,并且将她的留下,归因于他的“不同意”和“自私”。这认知让张雨岚心头一涩,被他这番自我贬低弄得又是好气又是心疼。“不是的,”她用力抱紧他,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拔高,“我很喜欢你的。”
她感觉到他似乎是几不可闻地吁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肌肉松弛了些许。他抬起头,暖黄的光线照亮了他的侧脸,那双平日里或熠熠生辉、或深邃专注的眼睛,此刻却像蒙了一层薄雾,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刚刚被安抚过的脆弱。他看着她,嘴角努力向上弯了弯,形成一个不算太自然的弧度。
“好。”
一个简单的音节,被他用低沉的嗓音说出来,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却又似乎……夹杂着一丝未尽的怅惘。
张雨岚不知道,就在这个“好”字落下的瞬间,王九龙在心里默默地想:原来只是喜欢,还不能算是爱。算了,这种事要慢慢来,喜欢也好。
他再次将她拥紧,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以此来确认她的存在,驱散那萦绕不去的恐慌。而张雨岚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知到,这个在外人看来高大、沉稳、甚至有些疏离的男人,内里藏着怎样一个缺乏安全感、容易受伤的灵魂。她开始像回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追溯那些曾被自己忽略的细节。
王九龙对她的好,是细致入微、近乎铺张的。
记得刚确定关系不久,她随口提了一句办公室的椅子坐久了腰不舒服。没过几天,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昂贵座椅就送到了她的公司,引得同事们纷纷侧目。她嗔怪他乱花钱,他只是挠挠头,笑得有些腼腆:“你舒服最重要。”
她喜欢某个小众品牌的香薰,他就能把她提到的所有味道都买回来,堆满她的床头柜。她偶尔在社交媒体上点赞了某款新出的包包,下一次节日或纪念日,那个包一定会出现在她的礼物清单里。他甚至记得她所有细微的偏好,咖啡要加几分糖,面条喜欢煮得软硬程度,看书时习惯在哪个位置放一盏灯。
起初,张雨岚沉浸在这种被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中,只觉得他体贴、周到。现在想来,这种“好”背后,似乎带着一种急切的、想要证明什么的意味。他像是在用这些物质和关怀,不断地堆砌一座堡垒,试图稳固他们之间的关系,填补某种他潜意识里认为存在的鸿沟。
还有他近乎本能的“退让”。每次发生分歧,无论是决定假期去哪里旅行,还是晚上吃什么,最终妥协的总是他。他甚至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有一次,他明明重感冒,头晕得厉害,却因为她前一天说过想去看一场新上映的电影,就强撑着要陪她去。还是她发现他脸色不对,摸了摸他滚烫的额头,才硬逼着他回家休息。他躺下时,还带着歉意说:“对不起,让你扫兴了。”
当时她只觉得他傻得可爱,现在却品出了别样的滋味——他是不是觉得,只有不断地付出和迁就,才能留住她?他是不是不相信,她喜欢的是他本身,而不是他的“好”?
张雨岚想起有一次,他们和朋友一起聚餐,席间大家谈起各自的恋情开端。有朋友打趣王九龙:“九龙,可以啊,不声不响就把我们雨岚这么优秀的姑娘追到手了,用了什么秘诀?” 王九龙当时只是笑了笑,举起酒杯抿了一口,含糊地说:“是我运气好。” 那笑容背后,似乎有一闪而过的局促。现在她明白了,那或许不是谦虚,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认为得到她,是侥幸,是运气,而非他本身值得。
这些碎片化的记忆,此刻都被“没有安全感”这几个字串联起来,构成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张雨岚恍然大悟,原来他那些超乎常人的好,那些小心翼翼的退让,甚至偶尔流露出的、与她无关的沉郁,都源于此。
那么,他的不安全感,究竟从何而来?
张雨岚开始有意无意地探寻。她并没有直接追问,那会像撕开还未结痂的伤口。她只是更耐心地倾听,在他偶尔提及过去时,更加留心地捕捉那些一闪而过的情绪。
渐渐地,她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些模糊的图景。
王九龙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童年记忆里,父母总是为生计奔波、争吵。他们并非不爱他,但生活的重压常常让他们无暇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注。他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考了第一名,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只是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说:“知道了,乖,自己去玩吧,妈忙着呢。” 那份渴望被看见、被赞美的喜悦,就那么轻飘飘地落空了。他学会了安静,学会了不提出过分的要求,学会了看大人的脸色。
后来,家境渐渐好转,但那种早期形成的、对于“爱”需要条件、需要自己足够“好”才能换取的认知,却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心里。他潜意识里觉得,感情是脆弱的,是需要不断努力去维系和证明的。
他的第一段正式恋情,发生在大学时期。那个女孩阳光、活泼,像一束光照亮了他有些阴郁的青春。他几乎是倾其所有地对那个女孩好,省吃俭用给她买礼物,随叫随到地陪伴。然而,毕业前夕,女孩还是提出了分手,理由很现实:“你很好,但对未来,我看不到足够的确切和保障。我们可能……不太合适。”
“你很好,但是……” 这成了王九龙情感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诅咒。“好”是不够的,它无法抵消那些所谓的“不合适”、无法提供的“确切保障”。那段感情的失败,像一记重锤,加固了他内心深处的不安——看吧,无论你怎么做,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对一个人好,最终可能还是留不住。你本身,并不足以构成被爱的充分条件。
工作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了不错的成就,拥有了体面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外界的赞誉和认可,或许短暂地填补了一些空洞,但那个情感内核里的脆弱小孩,从未真正长大。直到遇到张雨岚。
张雨岚家境优渥,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自信,身边从不缺乏追求者。在王九龙眼中,她几乎是完美的,像一颗遥不可及的星星。他追求她时,几乎用尽了毕生的勇气和耐心。他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成功了。拥有得越美好,就越害怕失去。他潜意识里总觉得,张雨岚选择他,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将就”,她总有一天会清醒过来,会发现他并非良配,会离开他。
所以,他拼命地对她好,用物质、用关怀、用一切他能想到的方式,试图筑起一道堤坝,阻挡那臆想中终将到来的离别潮水。她那句气话“分开”,更是印证了他最深的恐惧,让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活在一种隐秘的焦虑之中。
理解了这一切的张雨岚,心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初那种因为被质疑而生的些许委屈,已经完全被汹涌的心疼所取代。她看着身边这个熟睡的男人,即使在梦中,他的眉头也是微微蹙着的,仿佛承载着无形的重量。
她不能再仅仅用语言去安抚他。“很喜欢你”这样的话,在他听来,或许分量还不够。她需要用行动,一点点地去消融他心底那座名为“不安”的冰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