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简单塑形,初试身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陈浩盯着那坨塌成小土堆的泥,没动也没说话。过了五秒,他伸手把旁边刻着“试Ⅱ”的残次品往左推了半寸,又把最新的失败作摆在中间,像是给它们排座次。

“第一个歪得像被车碾过,”他指着三个泥团,“第二个好一点,至少有个碗底样儿;这个嘛……算是致敬抽象艺术。”

娜娜站在炉边,光学镜头扫过台面:“当前成功率仍低于基础工艺模型预估值。”

“我知道我拉胯。”他搓了搓手心干裂的泥皮,“但你不能指望一个平时连泡面都要搅两下才肯吃的家伙,突然变成陶艺大师吧?”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块新泥,这次没急着上手,而是先用指腹在边缘压了一圈,试试软硬。昨天还觉得这玩意儿难搞,今天摸起来倒不像那么陌生。水分控制、揉练时长、掌心温度——这些词在他脑子里转,不像知识,更像临阵磨枪的碎念。

“我换个姿势。”他说着,把凳子往前拖了点,弯腰靠近工作台,左手托住泥团底部,右手拇指贴着侧壁慢慢往上推。动作很慢,每推半圈就停一下,看泥有没有裂。

前两次他总想快点成型,结果越急越塌。现在他学乖了,不求形状多标准,只盯一点:别开缝。

“这感觉……有点像挤痘痘。”他忽然说,“太用力会爆,轻了又不动,得找到那个刚好能推上去的劲儿。”

娜娜没有回应,只是将监测数据同步更新:塑形阶段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局部张力峰值下降37%。

第二块泥坯做了十二分钟,最后收口时还是歪了,但总算立住了。不像碗,倒像个被坐扁的纸杯。陈浩没扔,放在“试Ⅲ”旁边,标了个“活下来的”。

“进步了。”他说,“起码它现在敢自称是个容器。”

第三回他换了手法。想起投影图里那个简笔人影是逆时针转泥的,他也跟着试。没想到左手反而更顺,推起来稳当不少。他又找来两块铁片卡在石垫两侧,把泥团夹住,防止打滑。虽然不能真旋转,但至少不会一推就偏。

做到一半,他停下来,用指甲在泥壁上轻轻划了一道痕。

“记个起点。”他解释,“不然转着转着,不知道哪圈开始变形的。”

这一趟顺利了些。泥壁一点点抬高,虽然厚薄还不匀,但整体没裂。等到快收口时,他放慢速度,右手改用指尖轻压边缘,一圈,再一圈。

最后一下收拢后,他松开手,往后一靠,长出一口气。

“哎哟,还真像个碗。”

那东西当然谈不上美观——歪歪扭扭,口沿高低不平,底部还有点翘,但好歹是个闭合的凹槽,能盛水不至于漏光。

他拿起来对着光晃了晃,满意地点点头:“虽然长得对不起观众,但气质还在。”

娜娜扫描后提示:“结构完整性达标,干燥后进入烧制阶段可保留基本形态。”

“听你这意思,只要我不作死,它还真能活到进炉子?”

“前提是后续流程符合安全规范。”

“哈,你又来这套。”他把泥坯轻轻放回台面,用布盖了一角防风,“我现在都不指望你能多帮忙,只要你别在我点火的时候突然报警就行。”

他擦了擦手,又翻出之前留的样本泥,准备再来一轮。这次他试着加了点昨晚存的冷凝水,拌得比上次湿一些。揉的过程中发现,太干固然难塑,太湿也容易塌,关键是在两者之间找个平衡点。

“原来玩泥巴也有KPI。”他嘟囔,“含水率、塑性指数、抗剪强度……我要是考试考这个,说不定还能及格。”

第四次尝试时,他已经能一边做一边总结规律。比如右手发力容易导致右侧变薄,左手反而更协调;逆时针推比顺时针稳;每次推升不超过五毫米,否则上层支撑不住。

第五次,他甚至开始尝试做个深口罐的模样,虽然最后因为壁太薄崩了,但过程比以前流畅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