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设备升级完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娜娜话音落下的瞬间,陈浩的手就停在了半空。

那根红色电缆的端子还捏在指尖,离接线柱只差两厘米。他没缩回手,也没往前送,而是低头看了眼脚边的湿度检测仪,屏幕上的数字正从68%往下跳。

“你这嘴开过光吧?”他嘟囔了一句,“一说别通电,我手都抬起来了。”

娜娜的光学镜头微微一闪:“我只是基于物理规律做出判断。”

“得了吧,你这哪是判断,是诅咒。”陈浩松开电缆,转身去墙角拉了下开关,除湿机嗡地启动,像一头被吵醒的懒猪开始喘气。“要我说,咱们干脆给这机器供个牌位,写上‘高压勿碰,碰了必炸’。”

设备区角落的金属管道表面渐渐泛起一层薄雾,又被缓缓吸走。陈浩蹲在控制箱旁,拿便携探头一根根扫过接地线和绝缘层,嘴里念叨着:“别漏电啊,咱可没多余的命拿来拼。”

等湿度降到52%,他才慢悠悠起身,拍了拍裤子。这次他没直接接线,而是冲娜娜扬了扬下巴:“监控准备好了没?要是炸了,至少得录下来当遗像。”

“数据通道已开启,实时记录电压、电流、温升与震动频率。”

“行,那你负责给我收尸。”他重新抓起电缆,稳稳插进主接线柱。

咔哒一声,接口咬合。

他退后半步,按下了启动键。

起初什么也没发生。三秒后,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逐个亮起,蓝绿交替,像是终于想起来自己该上班了。加热炉内部传来低沉的嗡鸣,逐渐爬升成稳定的低频振动。

“电压正常,电流平稳,温升曲线符合预期。”娜娜的声音同步响起。

陈浩盯着仪表盘,手指虚悬在急停按钮上方,像随时准备扑上去救场的消防员。足足五分钟,设备没冒烟、没打火、也没发出可疑的蜂鸣。

“它……居然真转了?”他眯起眼,“还是说它在憋大招?”

“目前运行状态良好,未检测到异常波动。”

“好家伙,一堆古董零件拼出来的破烂,现在倒装得挺像回事。”他绕着设备走了一圈,伸手摸了摸新加的散热片,温度均匀上升,没有局部过热。“看来那款会唱歌的电路板还挺靠谱。”

“它只是启动时发出蜂鸣,并未影响功能。”

“在我这儿,能用就是神明。”他咧嘴一笑,顺手在控制面板上画了个笑脸,“以后就叫你老王八,活得久,扛得住。”

设备持续升温,进入预热阶段。第一批次处理的是纺车主支架用的合金梁,共六段,整齐架在传送托盘上。按照工艺要求,需经历三段式加热、交变磁场强化与表面渗碳三个阶段,全程耗时四小时。

前两个小时风平浪静。第三阶段刚开始,娜娜的提示来了:“加热区温度响应滞后1.7秒,当前升温曲线偏离模型3.2%。”

陈浩正靠在椅子上啃能量棒,一听立马坐直:“不是吧?刚夸完你就掉链子?”

他冲到监控屏前,看到温度曲线明显拖在标准线后面,像一个跑累了的学生。

“原因锁定。”娜娜调出信号流图,“新控制模块采样周期为200毫秒,传感器反馈延迟至230毫秒,导致功率调节滞后。”

“翻译成人话就是——脑子比手慢。”

“可以这么理解。”

“那咋办?等它自己追上去?等完黄花菜都凉了。”

“有两种方案:一是优化控制算法,缩短反馈周期;二是提升传热效率,改用高导热介质填充加热腔夹层。”

陈浩咬着能量棒包装纸想了想:“你改程序,我换材料。”

两人分头行动。娜娜在终端快速编写补偿算法,加入动态预测模块;陈浩则翻出之前找到的陶瓷导热粉,拆开加热腔侧盖,一点点灌进夹层缝隙。

“这玩意儿细得跟面粉似的。”他一边填一边嘀咕,“回头打扫卫生,怕是要吸出一肺泡灰。”

“清洁计划可延后至生产周期结束后执行。”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他拍掉手上的粉末,重新密封外壳,“老王八,再来一次。”

第二次启动后,温度曲线迅速贴合标准模型,误差控制在0.5%以内。整批合金梁在精确控温下完成热处理,冷却后由娜娜进行强度检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