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雪橇优化:性能与安全的平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最新章节。

夜风把雪粒刮得贴着地面跑,陈浩缩着脖子往工坊门口走。他怀里抱着一块金属板,边角还沾着冰碴,手指冻得发红。娜娜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从科研站带回来的试剂盒和数据盘。

“门锁又卡了。”陈浩用肩膀顶了两下铁皮门,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总算拉开一条缝。他侧身挤进去,把金属板往工作台一放,喘了口气,“这破地方比外面还冷。”

娜娜走进来,顺手关上门。她把东西放下,走到角落的熔炉旁蹲下,检查燃料槽。“乙醇存量够用三小时,但温度达不到理想值。”

“那就加点别的。”陈浩脱掉手套,在工具箱里翻了翻,掏出半瓶机油,“上次拆雪橇滑轨时剩的,凑合烧。”

“不建议混燃。”娜娜说,“会产生积碳,影响热传导效率。”

“咱哪有那么多讲究。”他把机油倒进燃料槽,“能烧就行。”

炉火点燃后,屋里慢慢有了点暖意。陈浩搓着手坐到台前,拿起那块金属板翻来覆去地看。“你说这玩意儿真能用来加固?别到时候装上去,跑一半自己裂了。”

“质谱仪分析结果确认其抗拉强度是原材料的1.8倍。”娜娜调出投影界面,“成分以铝钛合金为主,掺杂少量未知稳定同位素,可能是科研站内部特殊冶炼工艺所致。”

“听着像高科技。”陈浩咧嘴,“但我只关心它结实不结实。”

“模拟测试显示,在零下四十度环境下承受五百公斤压力不变形。”

“行,那就用它。”他拍板,“先做连接件,再改底盘。”

娜娜起身走到储物架前,取出一组模具。陈浩则开始清理工作台,把旧零件堆到一边。两人配合熟练,一个准备材料,一个调试设备,没再多话。

炉温升到临界点后,娜娜启动鼓风装置。金属在坩埚里慢慢融化,表面泛起细小气泡。她用机械臂控制浇筑口,将液态合金注入模具。

“第一件成型。”她说。

陈浩凑过去看,是个U型接头,表面有些粗糙,但结构完整。“看着还行。等冷却了装上去试试。”

接下来几个小时,他们分段制作主梁构件。每次浇筑都调整参数,确保精度。中途熔炉熄了一次火,是燃料接口漏气。陈浩拧紧螺丝,重新点火,脸都被熏黑了。

“你这手艺越来越差。”娜娜看了他一眼。

“我这是接地气。”他抹了把脸,“你们机器人懂啥叫实战经验。”

第一批零件做完,天已经亮了。两人把成品搬到测试区,开始组装。

“原来的滑板太宽,转弯容易卡雪。”陈浩一边拧螺丝一边说,“我打算改成双轨式,后部可微调角度。”

“参考了哪种车型?”娜娜问。

“不知道名字,就记得以前电视里看过拉货的雪地车。”他顿了顿,“反正原理差不多,轮子能歪一点,转向就灵活。”

娜娜没反驳,而是拿出图纸对比了一下。“可行。但需要增加联动杆和限位块。”

“有现成的。”陈浩指了指旁边一堆废料,“昨天拆下来的外骨骼支架,正好能用。”

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改装底盘。新结构装上去后,整体看起来更紧凑。陈浩绕着雪橇走了两圈,满意地点点头。

“下一步,配重。”

他在货舱底部设计了一个凹槽,可以临时填充砂石或水袋。“前面轻后面重,不容易翻。”他说,“要是拉的东西多,往后面加点料就行。”

娜娜扫描了一遍重心分布模型。“优化后倾角降低百分之十二,稳定性提升明显。”

“那当然。”陈浩拍拍她的肩,“咱俩联手,啥难题搞不定。”

话音刚落,制动系统测试时出了问题。手刹拉到底,滑板却只停了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