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2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最新章节。

西行队伍离了乌鸡国,继续西行。唐僧经乌鸡国一事,心境已然不同。他的慈悲之下,多了一层审慎的思辨与冷峻的洞察。

途中,唐僧时常沉思,终于忍不住向同行的李澄曦请教:

“公主殿下,贫僧有一事不明,如鲠在喉。乌鸡国之事,文殊菩萨言‘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然国王之过,浸菩萨三日,罚其三年水灾,或可说因果循环。然…”

他语气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懑:“然菩萨坐骑篡国三载,使一国臣民父不父、君不君,朝纲紊乱,此等祸乱人间秩序之大罪,岂是‘报私仇’可轻轻揭过? 若非殿下据理力争,菩萨竟似欲不了了之?

最后虽救活国王,予三年风调雨顺,然那三年间因‘假王’政令可能产生的冤屈、因朝局动荡而可能受损的民生,又该如何补偿?佛法言慈悲济世,难道菩萨的‘慈悲’,竟可凌驾于万民福祉之上?竟可因‘前定’而漠视眼前苦难?”

李澄曦闻言,嘴角微扬,放下手中书卷:“法师此问,方显修行之进境。”

她目光深邃,缓缓道:“佛法无边,然执佛法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便有私心,有立场,有算计。”

“文殊菩萨所为,与其说是‘依佛法’,不如说是‘借佛法之名,行报复之实,并维系其西方教颜面’。坐骑下界三年,他岂会不知?不过故作不知,纵容其行,待因果既成,再出来收拾残局,既全了私怨,又显了菩萨‘慈悲’,最后还能用‘前定’之说堵众生之口。此乃高高在上者的游戏,何曾真正将乌鸡国万民疾苦放在眼中?”

她看向唐僧,语气锐利:“法师如今该明白,盲从经义,不如明辨是非,叩拜泥塑,不如直面人心。 真正的慈悲,是在规则之内,为弱者争命,为众生立心!而非空谈因果,漠视苦难。”

唐僧如遭雷击,怔在原地,心中翻江倒海。良久,他双手合十,深深一揖:“阿弥陀佛,贫僧明白了。多谢公主殿下点拨。”他眼中少了一丝迷茫,多了一份清醒的沉重。

正言语间,前方山岭红云缭绕,热气蒸腾,忽闻一阵腥风,一个红衣孩童脚踏火轮,手持火尖枪,率一群小妖拦住去路,正是圣婴大王红孩儿!

“那和尚!留下买路钱!听说吃了你的肉能长生不老,正好给俺老红尝尝鲜!”红孩儿声音稚嫩,却嚣张无比。

孙悟空见状,怒喝一声:“哪来的小屁孩!敢拦你孙爷爷的路!”举棒便打。

红孩儿武艺不精,却口吐三昧真火,厉害无比!火焰过处,金石俱熔!

孙悟空不惧凡火,却被这三昧真火熏得眼酸泪流,难以近身。

猪八戒、沙僧上前助战,亦被烧得焦头烂额。

红孩儿见难以取胜,虚晃一枪,竟化作一阵风,将唐僧掳去洞中。

孙悟空急追至火云洞前,却被那漫天三昧真火所阻,无计可施。

洞中,唐僧被绑在石柱上,却并未如往常般惊慌诵经。

红孩儿命小妖刷洗唐僧,准备蒸煮。

唐僧忽开口道:“小大王,贫僧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红孩儿好奇:“哦?你这和尚死到临头,还有何话说?”

唐僧神色平静,目光清澈地看着红孩儿:“小大王,你神通广大,贫僧佩服。然以力服人,非心服也。 你捉贫僧,可是为了长生?”

红孩儿:“自然!吃了你,与天地同寿!”

唐僧摇头:“长生,非不死。 纵得长生,若心中无道,行事狂悖,结怨三界,终有灾劫临头之日。譬如你父牛魔王,法力无边,称霸一方,然交友不慎,家宅不宁,妻离子散之祸,恐不远矣。此岂长生之福?”

红孩儿一怔,他虽狂妄,却也知父母近年不睦,心中隐有忧虑。

唐僧继续道:“贫僧肉仅一身,你吃之,或得长生,然因此与齐天大圣结下死仇,与观音菩萨结下因果,更可能触怒天庭。此等代价,小大王可曾算过?”

“不若放下屠刀,皈依正果。 以你之能,何愁不得长生正道?何必行此险招,为口腹之欲,赌上身家性命?”

唐僧这番话,竟暗合了几分李澄曦的“利害分析”与“务实劝诫”,虽仍带佛理,却不再空泛。

红孩儿听得一愣一愣,虽未立刻被说服,但蒸煮唐僧的动作却慢了下来。他毕竟是个孩子,被唐僧点出父母隐患与潜在风险,心中不免嘀咕。

孙悟空欲寻水灭火,先后召来四海龙王。奈何龙王之水只能灭凡火,遇三昧真火,如同火上浇油,越烧越旺!

悟空又想起观音菩萨,驾云欲往南海,却被李澄曦暗中传音拦住:“师弟且慢!此事恐非寻菩萨那般简单。”

悟空一愣:“师姐何意?”

李澄曦道:“那妖怪是红孩儿,乃是你义兄牛魔王与铁扇公主之子,背景非凡。观音若来,必将其收为善财童子。然此中或有算计。你且先去寻他父母,看其态度。若不行,再寻菩萨不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悟空决定先至积雷山摩云洞寻牛魔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