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尘封笔记·同调之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规则图鉴:我的书能解析万物》最新章节。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疲惫、伤痛、识能干涸带来的眩晕感,在这一刻都被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期盼压了下去。林曦几乎是扑到那个书架前,动作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踉跄,牵动了左臂的伤口,让她倒吸一口凉气,却丝毫未能减缓她的动作。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那本无标题的笔记从积满灰尘的角落抽了出来。触手的瞬间,那种熟悉的、略带韧性的皮质感,以及封面边缘那因常年翻阅而形成的细微磨损,都与她记忆中母亲书桌上那本最重要的研究手记别无二致!
灰尘簌簌落下,在昏暗的光线下扬起细小的漩涡。
她紧紧将笔记抱在怀里,如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珍宝,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激荡的心情。她回到石桌旁,借着墙壁上那些幽光符文提供的微弱照明,深吸一口气,郑重地翻开了笔记的封面。
扉页上,是母亲苏婉那熟悉而清秀的字迹,墨迹因岁月而略显暗淡,却依旧清晰:
“同调路径初探——于离开维吉尔之后。规则非刃,乃弦。拨动它,而非斩断它。——苏婉”
仅仅是这一行字,就让林曦鼻尖一酸,仿佛看到了母亲在灯下伏案疾书、眉宇间带着思索与坚定的模样。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继续翻阅。
笔记的内容并非系统性的理论阐述,更像是研究过程中的随笔、心得和实验记录。里面详细记录了苏婉是如何尝试与各种不同类型的“规则碎片”进行交互。
“…尝试与‘静止’规则碎片沟通。不是命令它‘静止’,而是感受它内在的‘趋于稳定’的倾向,模仿它的‘频率’…成功了!虽然只能维持极短时间,但确实能影响周围小范围物体的运动状态,消耗远低于强行定义…”
“…‘流动’规则碎片更具活性。倾听它,仿佛能听到溪水潺潺的韵律。尝试引导而非阻断,效果显着,但需要极高的专注,心神消耗巨大…”
“…与‘破碎’规则碎片接触极其危险。它们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充满了‘痛苦’与‘撕裂’的噪音。强行接触只会加剧污染。或许…需要先‘安抚’?”
字里行间,充满了探索的艰辛与偶尔成功的喜悦。林曦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母亲的理论在她脑海中逐渐从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具体。
“同调”并非空泛的理念,它有着切实可行的方法。笔记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的初始练习地点和方法,其中一项被苏婉反复强调、作为入门基石的基础练习,名为——“规则共鸣”。
根据笔记描述,“规则共鸣”并非向外释放力量去控制规则,而是调整自身的“存在波动”,使其与环境中相对稳定、平和的规则碎片产生微弱的“共振”。这种共振并非对抗,而是一种“同步”,一种“理解”的初步体现。通过共鸣,可以更清晰地感知规则的结构,甚至…初步梳理和安抚因规则冲突或污染而躁动的能量。
看到这里,林曦的目光猛地亮了起来!
梳理和安抚躁动的能量?这不正对应了她体内那高达49点、如同跗骨之蛆般不断侵蚀她身心的蚀化污染吗?
母亲早已为她指明了控制这可怕污染的方法!
她迫不及待地阅读“规则共鸣”的具体练习方法。要点在于“放空”、“倾听”与“模仿”。需要找一个规则相对稳定平和的环境,放松身心,摒弃所有“驾驭”和“使用”的念头,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感知体,去捕捉环境中那些无害的、基础的规则碎片的“韵律”,然后尝试用自身的精神力,极其细微地去模仿、靠近那种韵律,如同水滴试图融入湖泊。
这个废弃的档案区,规则结构虽然陈旧,但胜在稳定,没有太多狂暴的乱流,正是进行“规则共鸣”初步尝试的理想地点!
她看了一眼依旧在昏睡中、眉头微蹙的小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希望。如果“规则共鸣”真的有效,不仅能缓解她自身的痛苦,或许也能让小雅好受一些。
不再犹豫。她将笔记小心地放在膝上,按照其中记载的方法,缓缓闭上了眼睛。
首先,是“放空”。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身体的伤痛、识海的枯竭、蚀化值的低语、对守秘之灵的警惕、对小雅的担忧……无数杂念如同潮水般涌来。她强迫自己深呼吸,一次次将纷乱的思绪拉回,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专注于周围环境的“静”。
渐渐地,外界的干扰似乎减弱了。她开始尝试“倾听”。
起初是一片沉寂。然后,如同收音机调准了频道,一些微弱的“声音”开始传入她的感知。那不是真正的声音,而是规则的“波动”。身下石桌传来的“坚固”与“稳定”的韵律;空气中缓慢流淌的、属于“沉寂”知识的微光;甚至远处墙壁上那些符文散发出的、维持着最基本照明的“光”之规则的轻微脉动……
这些规则碎片弱小、平和,如同背景噪音,几乎被忽略。但在林曦刻意地、不带任何功利心地“倾听”下,它们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她尝试着进行最后一步——“模仿”。她调动起那仅存的、如同风中残烛的1%识能,不是向外冲击,而是极其精细地调整着自身精神力的“振动”。她不再试图去命令、去解析,而是像初学者学习乐器般,笨拙地、小心翼翼地模仿着石桌那“稳定”的韵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