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被大佬点名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运送我重开军旅》最新章节。
2000年12月28日,寒冷的冬日,寒风呼啸,裹挟着细雪,无情地拍打着窗户。
然而,在702团司令部的作战室内,却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十二台电脑屏幕同时闪烁着不同颜色的数据流,仿佛夜空中的繁星,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
作训参谋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忙碌而紧张的交响曲。
"装甲1营年度实弹射击数据需要重新校准!"一名参谋焦急地喊道,"新火控系统的命中率统计口径和集团军标准不一致,这会影响到整个实弹射击的评估结果!"
"陆航大队的飞行小时数统计到哪了?"另一名参谋紧接着问道,"别忘了把武直-10的试验飞行时间单列出来,这可是重点关注的数据!"
"电子对抗连的干扰成功率数据呢?"又有一名参谋高声喊道,"集团军作训处刚来电催第三次了,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叶修静静地站在电子沙盘前,他的目光专注而锐利。
他的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数据标签,每一个标签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他的脑海中迅速整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今年的年终总结比往年复杂十倍——这支已经蜕变为信息化合成部队的702团,产生的数据量是传统装甲团的几何级倍数。
——702团年度数据统计清单(部分)
- 与96式和59D三代装备进行对比,分析99式坦克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射击精度。
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其在不同电磁干扰条件下的命中率、射击偏差等指标。
分别对武直-10在激光引导和数据链引导两种模式下与地面部队的协同误差进行统计。
记录协同过程中的时间延迟、位置偏差等数据,以评估两种引导模式的优劣。
针对电子对抗连的新型干扰手段,在细分的7种战场环境下进行效能评估。
通过模拟实战场景,测试干扰手段对不同类型目标的干扰效果,包括干扰范围、干扰强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合成营级指挥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决策速度进行跟踪记录,绘制出其决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曲线的趋势和波动,评估指挥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决策能力提升情况。
对比技术士官在管理序列和专家序列中的成长情况,评估双轨制的实施效果。
包括晋升速度、专业技能提升、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以确定双轨制是否有利于技术士官的发展。
收集新兵在模拟器训练和实装操作中的相关数据,分析训练时长与实装操作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评估模拟器训练对实装操作成绩的影响程度,为优化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详细记录“猎隼-4”数据链在37次实战验证中的战场故障自愈情况。
包括故障类型、自愈时间、自愈成功率等数据,以评估该数据链的可靠性和自修复能力。
提供士官王磊团队研发的“频谱伪装”技术的运用案例,并附上相关视频资料。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该技术在战场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敌方侦察和干扰的对抗能力、对己方通信和雷达的保护效果等方面。
与国防科大联合开发的"战场态势预测算法"推演准确率统计
"团长,这是今年新增的《信息化装备效费比分析表》。"
军需科长擦着汗递上文件,"财务处说咱们团光是数据链终端耗电量,就是去年全团用电总量的三倍......"
叶修刚要签字,突然听见隔壁保密室传来争执声。
"这份《电子战战术手册》不能按常规流程上报!"高副团长拍着桌子,"里面涉及咱们跳频算法的核心参数!"
作训科长急得直转圈:"可明天就是集团军汇总截止日......"
"用红色保密版本。"
叶修推门而入,"把关键技术章节替换为理论说明,原始数据刻录成加密光盘单独报送。"
他拿起手册翻了翻,突然轻笑出声:"其实最该保密的不是技术参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