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乌云遮顶(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七州传》最新章节。
碧华脸色煞白。
她低头看向莱恩,那孩子正喝着水,汗涔涔的小脸仰头望她,眼里只有懵懂和依赖。
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二位告知,如若我一家安全度过此事,必登门道谢,碧华感谢二位仗义相助。”
说着就要盈盈拜倒,燕九眼疾手快,匆忙搀起:“莱家娘子,你这说的什么话,莱掌柜是何等好人镇里大部分人都看得到…只是我等人轻言微,实在是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
“娘……爹爹他……”莱恩小声问。
碧华俯身想安慰,却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是不是他……惹祸了?我……我可以帮爹爹写认错帖,就像那次偷吃了灶上的烧饼……”孩子的声音越来越轻,眼里却已浮出一层泪光。
碧华的心像被谁揪住了。她知道,这个孩子还太小,不懂什么是贪污、案宗、三堂会审,只知道那个每晚为他盖被的人,就要突然“不见了”。
三人没有再多话。
燕九解下缰绳,将一匹膘壮的栗色马递到碧华手中,道:“这是镇署的公马,你们母子快些赶路。今日之事我自会报备。”
碧华接过马缰,只轻轻颔首。她先扶莱恩上马,再翻身落入马鞍。马背微颠,衣袍拂动,她手心微微发汗,却始终未曾回头。
“娘,我们又不回家了吗?”莱恩小声问。
“嗯。”她抱紧他,声音不高,“爹出事,我们要去想办法。”
燕九与王成在后送别,两人目送母子骑马远去,直至官道尽头不见人影,方才回身,调转马头返镇。
“这一家人,一定是是清白的。”王成忍不住说。
“也许吧。”燕九低声重复,“我们都希望他们一家能平安。”
春光渐盛,官道两旁的田地新绿初出,青苗如绣。天光淡朗,风吹田垄,惹得马鬃微扬。
两人骑马不过一刻钟,便已临近青州东门“正阳门”。
青州,瀚海道辖下三座省城之一“栖霞城”治下的重要县城,城池虽不比栖霞宏伟,却也街市繁盛、商旅往来不绝。城门内外,车马缓行,青石路绵延,沿街挑担叫卖声不绝于耳。
城门处有官吏查验路引,碧华递上幽镇颁发的凭文,对方验看无误,便放行。
一入城内,便觉城气扑面。
商铺鳞次栉比,青瓦灰墙间夹着檐角飞扬的酒旗、布幌,书肆门前摆着画册与宣纸,铁匠铺内炉火微明,叮叮铛铛的打铁声与小贩吆喝相映成趣。街上有学子背笈匆匆入巷,也有货郎吆喝售卖各色彩糖纸风车,热闹中却不显浮华,反有一派新春的生机。
莱恩瞪大眼,看得入神,却被碧华拉紧了手:“别乱看,先找地方落脚。”
他们沿街走了小半刻,寻得一处路口拐角的“栖云客舍”,是镇上商贾常投宿之所,清净雅致,设有二楼客房与前厅食肆。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看见母子二人带着风尘仆仆,便多嘴问了句:“是来赏花灯迟了的?你们是镇上的?这两天街头可热闹着呢,说是县司有大案要审,连瀚海道的使团都来了……”
碧华心头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只微笑道:“是啊,耽搁了些事,孩子还惦记着城里的热闹,就带他走一遭。”
她点了两间二楼临街的小房,午饭也没急着去大堂吃,只在窗下坐着,默默看着外面街道。
她对这座城并不熟悉,却听莱素提起过多次。他早年在栖霞任职时,常需与青州往返递送账册,说这城虽大,却也远远不及栖霞。
那年初春,他们在暗香楼客房喝酒,他曾皱眉说:“官场之事,千条万绪,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她未曾懂其中深意,只以为他性子太拘,做不得大事。现在想来,那时他也许已被卷入其中,早有预感。
今日的街头却似乎比往常热闹了数倍。官兵频繁来往,穿着异服的马队从北门入城,直奔县司所在的衙署。坊间传言,有王城钦差提前进驻,也有说某位要员将押送犯人至王城受审。
她心中渐沉。
不必再问了。
不远处,有两名文吏走过茶摊,低声交谈着,语气比寻常多了些紧张:
“听说案子牵连极大,不止我们青州,连栖霞也有人落马了。”
“昨儿还有道上的马队,说是从王城来人,传下来的手令都用的是朱印——你说,是不是那传说中的密探机构?”
“谁知道呢,反正县署连夜调兵,连四方城门的鼓楼都挂起了黄符,说要‘肃静止言’。”
碧华握着茶盏的手一紧,指节泛白。
她本还想着,是否能寻个稳妥法子去问问莱素情况,如今只觉城中风声鹤唳,纸糊的窗也不敢推得太开,更别说去敲那重重衙门的门环了。
她轻轻掀开窗角,只见街口远处,一列骑兵踏马而过,街边茶摊摊主匆匆收起纸棚,有母亲拉着孩子躲进小巷。
她叹息:“不能再动了……我们就在这儿等。”
莱恩靠在她膝前,手里转着那只竹编风车——那是去年冬天镇上木匠给他做的。他不懂这世事翻涌,只觉娘亲好像变得越来越紧张,他也无心再想着那些吃的,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