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春和景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金陵的春日来得又急又暖。老宅庭院里那几株原本光秃秃的石榴树,仿佛一夜之间就被春风蘸饱了绿意,细嫩的芽苞争先恐后地钻出来,在阳光下舒展着薄薄的叶片。墙角几丛野蔷薇也抽了条,细小的花苞藏在带刺的枝条间,蓄势待发。
英哥儿的日子,也跟着这蓬勃的春意,忙得像只不知疲倦的小陀螺。
天刚蒙蒙亮,微凉的晨雾还笼着庭院,东跨院的小校场上便响起了稚嫩的“嘿哈”声。
贾赦背着手站在一旁,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分外醒目。
他看着场中那个穿着特制小短褐、像模像样扎着小马步的小人儿,眼底深处藏着不易察觉的慈爱。
“稳住!下盘要稳!”贾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道,“英哥儿,想象自己是棵小树,脚丫子要像树根一样扎进地里!对,就是这样!”他走过去,轻轻扶正了英哥儿微微摇晃的小身板。
英哥儿小脸憋得通红,努力维持着姿势,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亮晶晶的,满是认真。他学着祖父平日的吐纳,小胸脯一起一伏,努力把“气”沉下去。
虽然动作还带着幼儿特有的笨拙和摇晃,但那股子专注劲儿却让人动容。
贾赦教的不是什么高深招式,只是最基础的站桩、吐纳,以及一些模仿小动物姿态的活动筋骨的动作。模仿老虎伸懒腰,学仙鹤单腿立,像猿猴一样灵活地扭动小身子。
与其说是练武,不如说是强健筋骨、培养气韵的游戏。
“好!今天练得不错!”贾赦看着小人儿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终于满意地点点头,上前用温热的软巾给他擦汗。
英哥儿立刻挺直了小腰板,像个小大人似的,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对着贾赦抱了抱小拳头,奶声奶气地说:“谢祖父教导!”
那副明明累得小脸通红、却努力做出沉稳恭敬的小模样,看得贾赦心头一软,忍不住揉了揉他的小脑袋:“收功!去找你林表姑念书去罢!”
英哥儿立刻像得了赦令,小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被晨练激发的精力似乎更旺盛了,迈着小短腿就朝西厢暖阁跑去,跑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放慢脚步,努力走得稳当些。
西厢暖阁里,窗棂大开,带着花苞清香的春风穿堂而过,吹散了最后一丝药味,只留下书卷的墨香和若有若无的草木清气。
黛玉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春衫,外罩一件浅青色的薄比甲,乌发松松挽了个纂儿,斜插一支素银簪子。虽然依旧清瘦,但双颊已有了些微健康的红晕,眼眸清亮如洗,再不复病榻缠绵时的灰败。
她端坐在窗边的书案前,阳光透过窗纱,在她白皙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案上摊开着一本《龙文鞭影》,书页泛着古旧的光泽。旁边放着一碟子雪白喷香、刚蒸好的菱粉糕。
英哥儿像只归巢的小鸟,轻快地扑到黛玉身边的小杌子上坐好,小身子坐得笔直,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她:“林表姑!”声音清脆,带着晨练后的朝气。
黛玉放下手中的书卷,唇角弯起温柔的弧度,指尖轻轻拂过他被汗水濡湿的额发:“跑得一头汗,先歇歇,用块糕。”她拈起一块小巧的菱粉糕,递到英哥儿嘴边。
英哥儿没有立刻去接,而是伸出两只小手,稳稳地捧住黛玉递来的糕点,才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动作斯文,一点碎屑也没掉。那副认真的小模样,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庄重的事情。
待吃完,他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大眼睛又期待地看向书案:“林表姑,今天念什么故事?”
黛玉拿起《龙文鞭影》,翻开书页,指着几个四字短句:“今日我们念这个。‘孟母三迁,姜诗跃鲤’。”
“孟母三迁……”英哥儿跟着念,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记住这些拗口的词,“姜诗跃鲤……”他念得极认真,吐字清晰,那份专注力远超寻常孩童。
黛玉眼中漾开赞赏的笑意,并不深入讲解其中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她特有的、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方式娓娓道来:“孟母啊,是个非常爱孩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在好地方读书,不怕辛苦,搬了三次家。就像你娘,为了让你平安长大,也费尽了心思。”
她的声音温柔,将古老的典故拉近到孩子能理解的情感层面。
“姜诗跃鲤呢?”英哥儿好奇地问,黛玉笑着指着窗外,“姜诗呢,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想喝江水,江里有鲤鱼跳出来,他就高兴地拿回家给母亲煮汤喝。就像……”她想了想,“就像英哥儿有时候会摘一朵小花送给表姑,也是一片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