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山庄避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薛蝌的身子将养了十来日,总算大好,虽看着还有些清瘦,但精神气已足。他心里记挂着滞留的商队,便来向王熙凤辞行。

“琏二嫂子救命之恩,薛蝌没齿难忘。”他深深一揖,言辞恳切,“只是商队耽搁已久,前往安南打探堂姐消息之事更是刻不容缓,不敢再拖延。今日特来向嫂子辞行。”

王熙凤知他心意已决,也不强留,只叹道:“你的身子才刚好,路上千万要仔细。那边人生地不熟,诸事小心。若……若有了宝丫头的消息,无论如何,捎个信回来,也让家里放心。”

“一定。”薛蝌郑重应下,眼中亦有忧色。宝钗远嫁,前途未卜,他此行心中亦是忐忑。

王熙凤虽不放心,却也知拦不住,只能备足了药材干粮,千叮万嘱香菱:“路上千万保重。”

香菱含着泪应了,又蹲下身抱了抱英哥儿:“英哥儿要乖乖的,好好吃饭,好好念书。”

英哥儿用力点头:“香菱姨姨也要好好的!找到宝姨姨,也找自己的家!”

香菱红着眼圈笑了,重重“嗯”了一声,转身上了马车。

送走了薛蝌和香菱,王熙凤心里空落落的。异乡遇故人本是惊喜,转眼却又分离,徒添一份牵挂。

她甩甩头,将这份离愁压下。日子总要往前过,她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忙。

最重要的便是她的珠光锦。黄夫人借的桑园已接手,蚕卵也跟着老管事和熟手工匠一起到了南宁。这些蚕卵看似与普通蚕卵无异,只有王熙凤知道,这是英哥儿先前在金陵时,用他那个力量蕴养过的。

她亲自盯着人将蚕卵送入精心准备的蚕室,控制着温度湿度。几日过去,蚕卵如期孵化,钻出一条条细小的小蚕。

王熙凤几乎日日都要去桑园和工坊查看。那些小蚕胃口极好,啃食桑叶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快,长得也格外健壮,几乎一天一个样。

负责照管的老把式都啧啧称奇,说从未见过长得这般快、这般齐整的蚕宝宝。

王熙凤当然知道蚕宝宝的秘密,只吩咐下人更加精心照料,不许外传。

日子一天天热起来,蚕儿们也一次次蜕皮长大,变得白白胖胖,开始吐丝结茧。那茧子结得又厚实又均匀,光色莹润,隐隐透着与普通蚕茧不同的光彩。

王熙凤看着那满室金黄的茧子,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一半。第一步,成了!接下来便是缫丝、织造,她有信心,南宁的珠光锦定能比金陵的更加出色。

工坊里的织机也陆续安装调试完毕,从金陵来的老工匠带着本地招募的学徒已经开始试织。嗡嗡的机杼声响起,王熙凤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只觉得无比踏实。

一切似乎都步入了正轨。贾琏田里那稀稀拉拉的秧苗竟也顽强地活了下来,绿意渐浓。贾琏脸上笑容多了,每日往返于府衙与田间,虽忙碌,却充实。

南宁府的夏天越来越难熬。日头毒得能把地皮烤裂,知了没完没了地叫,吵得人头昏脑胀。热浪滚滚,连偶尔吹过的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

英哥儿本就一路奔波到了南宁,又吃了一番苦头,大人尚且汗流浃背,心烦气躁,更何况是孩子。

英哥儿终究是没扛住这酷暑,连着几日恹恹的,没什么精神。王熙凤只当是天热食欲不振,多让他吃了些瓜果清热。

谁知这日午后,英哥儿在廊下玩了一会儿小木剑,忽然就说头晕,小脸烧得通红,摸着烫手,还干呕了几下,吓得李娘子连忙抱来找王熙凤。

王熙凤摇着扇子,看着蔫蔫趴在竹榻上的英哥儿,心疼得紧。

小家伙小脸通红,鬓角头发都被汗湿透了,黏在白净的额头上,往日里亮晶晶的大眼睛也没了神采,耷拉着眼皮,连呼吸都有些重。

“娘亲,我头晕……”英哥儿小声哼哼,有气无力。

贾琏刚从田里回来,一身汗,官服都没换,就急着伸手摸儿子的额头,触手一片滚烫,吓得他手一缩:“怎么这么烫?早上不是还好好的?”

“这鬼天气,大人都受不住,何况他个小孩子!”王熙凤没好气地瞪他一眼,手里扇子摇得更快,可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定是前天跟你跑去田埂上晒的!说了不让去非不听!”

贾琏理亏,不敢回嘴,只着急道:“请大夫看了没?”

“早请了!”王熙凤忧心忡忡,“大夫说是暑热,开了些清热解暑的方子。喝了药,热度退下去些,可这反复折腾,孩子怎么受得住?大夫说了,根子在这天气上,若不能换个凉快地方将养,只怕好不利索,反复发作更伤身子。”

正说着,英哥儿忽然“哇”的一声,扭头吐了一小口,都是清水,小脸瞬间更白了。

“英哥儿!”王熙凤和贾琏同时惊呼,手忙脚乱地给他拍背擦嘴。

王熙凤再也忍不住,眼圈都红了,冲着贾琏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地方不能再待了!得想法子送英哥儿去凉快些的地方!”

贾琏也急了:“这南宁府都一个样!能去哪儿?难不成送回金陵?那么远的路,孩子怎么受得了颠簸?”

夫妻俩正愁得团团转,门上的婆子来报,黄夫人身边的黄嬷嬷来了。

黄嬷嬷进来,一眼就看到病恹恹的英哥儿,吓了一跳:“小公子这是怎么了?”

王熙凤叹口气,把中暑的事说了:“……大夫说,得寻个凉爽地方才好将养,正愁不知去哪呢。”

黄嬷嬷道:“贾夫人莫急,我们夫人在城外山里有处别庄,就在飞龙瀑上头不远,比城里凉快得多!夏日里夫人和少主、小姐常去避暑的。来时夫人还特意吩咐,若是小公子受不住热,可接去庄子上住些日子。庄子里有懂照顾孩子的老人,定能把小公子照料妥当。”

王熙凤和贾琏对视一眼,都有些心动,可又不好意思再麻烦黄家。

黄嬷嬷看出他们的犹豫,笑道:“夫人说了,小公子于我们黄家有恩,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庄子里一应都是现成的,去了就能住。总比让孩子在城里受苦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