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风起云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兵部尚书匆匆赶来,听皇帝说明原委后,也是又惊又喜。

皇帝下令:“从京西大营精选五千人马,要悄无声息地开赴南宁。对外只说是例行换防,实则暗中协助贾琏收粮,防止土司生事。”

“臣遵旨!”兵部尚书领命而去。

京西大营中,选拔精兵的命令很快传达下来。军官们都在猜测这次是什么任务,为何要挑选精兵南下。

贾环此时正在京西大营当差。自从被贾赦送去军营,他凭着一股狠劲和机灵,立了几次小功,已经升任把总。

听说要选拔人手去南宁,贾环心中一动。南宁?那不是南安郡王的地盘吗?贾琏哥哥和凤嫂子也在那儿!

他想起亲娘的死。赵姨娘被害死后,尸体被扔进金陵河道,这笔账他一直记在南安王府头上。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报仇。

如今机会来了!

贾环立即去找上司王参将,主动请缨:“大人,末将愿往南宁!”

王参颇感意外:“这可不是美差。南方湿热,路途遥远,说不定还有风险。别人躲都来不及,你为何主动要去?”

贾环早有准备,拱手道:“回大人,末将的兄嫂在南宁为官,对当地情况熟悉。若能前去,或可助一臂之力。”

王参将想了想,觉得有理。这次任务特殊,有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也好。况且贾环虽然年轻,但办事机警,身手也不错。

“既然你主动请缨,本官就准了。”王参将道,“此次带队的是李副将,本官举荐你做个千总,助李副将管理兵马。”

贾环大喜过望:“谢大人提拔!”

他回到营房,心中激动难抑。终于有机会去南宁了!南安郡王,你害死我娘,这笔账我一定要讨回来!

三日后,五千精兵悄悄开拔。为了不引人注意,队伍分成数批,扮作商队、镖局等不同身份,陆续向南进发。

贾环作为千总,带领其中一队人马。他特意挑选了几十个精干的心腹,都是平时与他交好、身手不凡的弟兄。

临行前,他去向石头叔辞行。石头叔听说他要去南宁协助堂兄,很是欣慰:“去了要听你堂兄的话,不可任性妄为。”

贾环郑重答应:“石头叔放心,我晓得轻重。”

一路上,贾环牢记使命,小心带队,不时派人打探前方情况。越是接近南宁,他越是谨慎,生怕走漏风声。

与此同时,南宁这边的春耕已经完成。绿油油的秧苗插满了十二万亩水田,长势喜人。

贾琏每日巡视田间,看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既期待又忐忑。期待的是丰收在望,忐忑的是计划能否顺利。

王熙凤则忙着珠光锦的生意。有了黄夫人的销售网络,珠光锦卖得越来越好,银子源源不断地流入同知府。这些钱大部分都被存起来,准备用来支付地租和工钱。这些银子待神种收获后,将会用神种折合银钱还给王熙凤。

刘师爷那边也没闲着。他见贾琏真的种下了十二万亩稻子,心中暗笑:种得越多,死得越惨!他继续怂恿土司们看笑话,甚至开始盘算等贾琏垮台后,如何瓜分贾家的产业。

南安郡王在京中也收到消息,得意地对谋士说:“且让贾琏再蹦跶几个月。等秋收后,看本王怎么收拾他!”

所有人都各怀心思,等待着秋收的到来。却不知皇帝派的精兵正在悄悄南下,一场大变局正在酝酿之中。

南宁的春天格外短暂,转眼就到了初夏。稻田里的禾苗一天一个样,长势比往年任何一季都要好。

有老农看着稻子,啧啧称奇:“怪事!今年这稻子长得忒好!秆粗叶绿,穗头也大得多!”

这些话传到土司耳朵里,有些人开始犯嘀咕:莫非贾琏的神种真有什么名堂?

但刘师爷立即派人去“辟谣”:“别听风就是雨!那是贾琏故意让人撒的传言,好稳住人心!等夏天早稻收获时你们就知道了!”

土司们将信将疑,但想着白纸黑字的租约,又放下心来。横竖不管收成如何,他们都能拿到九成租金,怕什么?

就在这时,贾环带领的先头部队已经悄悄抵达南宁城外。他们扮作贩马的商人,在城外一处偏僻庄园住下,等待大部队汇合。

贾环找了个机会,悄悄溜进同知府。当贾琏见到风尘仆仆的贾环时,差点没认出来,又惊又喜:“环哥儿!怎么是你?”

贾环行礼道:“我奉皇上密旨,带兵前来协助琏二哥收粮。大部队随后就到。”

贾琏激动得一把抱住变高变壮的弟弟:“太好了!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王熙凤闻讯赶来,见到贾环也是惊喜交加。听说皇帝真的派兵来了,她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皇上圣明!”

贾环压低声音:“二哥二嫂放心,我带的都是精兵强将。到时候哪个土司敢闹事,定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贾琏却摆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武。皇上派兵来主要是起震慑作用。”

他展开一幅地图,指点着说:“收粮之时,请环哥儿带兵把守各主要路口。特别是往南安郡王势力范围内的通道,要严加看守,绝不能让他们把神种稻谷运出去!”

贾环眼中闪过厉色:“二哥放心,南安郡王的人,一个稻谷也别想带走!”

兄弟二人又密谈许久,制定了详细的收粮计划。

当贾环悄悄离开同知府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马贩子”的到来。但一张大网已经悄悄撒开,只等夏季时节,收获惊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