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进步神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消息很快在书院中传开了,说周先生那里有个七岁神童,文章写得比许多成年学子还好。
起初,许多学子都不相信。
“七岁孩子能写出多好的文章?怕是夸大其词吧。”
一个叫李文远的学子不屑地说,他十五六岁年纪,是金陵布政使司参政的老来子,在书院里一向以才子自居,如今风头被一个七岁孩子抢去,心里很不是滋味。
另一个学子附和道:“就是,我七岁时还在玩泥巴呢!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
这些话传到了英哥儿耳中,他并不在意,依旧每日埋头苦读。
直到有一天,书院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诗文会。
那是旬休日,许多学子聚在书院的后花园里,以“花”为题即兴作诗。英哥儿本来不想参加,但刘山长说这是锻炼的好机会,硬是让他去了。
诗文会上,学子们轮流吟诵自己的作品。大多中规中矩,偶有佳句,但整体平平。
轮到李文远时,他吟了一首自觉不错的诗,赢得了一些掌声。他得意地环视四周,目光落在角落里的英哥儿身上。
“听说周先生那儿来了个小神童,不如也让我们见识见识?”李文远语带挑衅地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英哥儿身上。他小小的个子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许多学子脸上露出看好戏的表情。
英哥儿并不怯场,他向前一步,略一思索,便吟出了一首五言律诗。
诗一出口,原本喧闹的花园顿时安静下来。这首诗不仅格律工整,用词精妙,意境更是远超同龄人,甚至比许多成年学子的作品还要出色。
“这……这真是你即兴作的?”一个学子不敢相信地问。
英哥儿点点头:“刚刚想的。”
李文远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不甘心地说:“说不定是提前准备好的!有本事再以‘竹’为题作一首!”
这话一出,连其他学子都觉得有些过分了。明显是在为难一个七岁的孩子。
英哥儿却不在意,他看了看园中的翠竹,稍加思索,又吟出了一首。
这首诗比前一首更加精妙,将竹子的品格与读书人的气节相结合,寓意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怀疑英哥儿的才华了。学子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他。
李文远站在人群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从此,再没人敢小看英哥儿了。书院里人人都知道周先生那儿有个小神童,文章写得极好。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对英哥儿的表现感到高兴。
李文远就是其中一个,他的父亲是正三品大员,在金陵可谓举足轻重,这也养成了李文远目中无人的性子。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有多大本事?”李文远对跟班们说,“定是周先生和刘山长偏爱,故意吹捧他。”
跟班们连忙附和:“少爷说得是,一个七岁孩子能写出什么好文章?定是有人代笔。”
李文远越想越气:“我得找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这天放学后,李文远带着几个跟班,埋伏在英哥儿回住处的必经之路上。他们选择了一段偏僻的小径,这里树木茂密,光线昏暗,是书院里少有人经过的地方。
“等他过来,咱们把他堵在这里,吓唬吓唬他。”李文远恶狠狠地说,“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出风头。”
然而,英哥儿这天因为向刘山长请教问题,晚走了一刻钟。他刚走出书院大门,忽然心中一动,感觉到前方有什么不对。
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凝神细听。他隐约感知到前方小径上有几个强烈的恶意情绪,目标似乎正是自己。
英哥儿心里一惊,想起之前看到诗会上有几人面对他时虚伪的笑意,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想了想,转身绕道而行,从另一条路回住处了。
李文远和跟班们在暗处等了半天,也不见英哥儿的身影。
“奇怪,按理说该过来了啊。”一个跟班嘀咕道。
就在这时,书院的张训导正好路过。他看见小径旁树丛晃动,走近查看。
李文远和跟班们躲在暗处,看不清来人模样,只看到一个身影走近,以为是英哥儿来了。
其中一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一把将那人套上麻袋,推倒在地:“让你小子嚣张!”
等几人看清麻袋里是个成年人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张训导挣扎着从麻袋里出来,看见想跑还没来得及跑的几人:“李、李少爷?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文远也慌了神:“训、训导,我们认错人了……”
张训导摔得不轻,艰难地爬起来,发现手臂擦破了皮,衣袍也撕了个口子。他气得脸色发青:“好啊!书院学子竟然公然袭击训导!你们好大的胆子!”
这事很快闹大了。书院山长亲自过问,那几个跟班都被重重处罚,每人打了二十板子,还被罚抄院规一百遍。
李文远因为父亲是金陵高官,训导不敢重罚,只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几句。但他在书院里丢尽了脸面,人人都知道他带人偷袭训导的糗事。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学子们私下议论,“想欺负小孩子,反倒把自己坑了。”
李文远听到这些议论,更是气得七窍生烟。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英哥儿,对英哥儿的嫉恨又加深了几分。
“贾英,你给我等着!”他咬牙切齿地说,“总有一天,我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