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齐头并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休息时,偶尔会有同窗拿来疑难问题向他请教,英哥儿从不藏私,总是耐心讲解,直到对方明白为止。

他那与稚嫩面容不符的沉稳气度和渊博学识,常令初次接触他的人感到一种奇异的反差。

“贾英师弟,这篇制艺,你看此处破题是否得当?”一个比他大了七八岁的师兄拿着文章来问。

英哥儿接过,仔细看了一遍,略一沉吟,便指出了其中几处关键,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那师兄琢磨片刻,眼睛猛地一亮:“原来如此!贾师弟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苦思半日不得其法,竟被你一眼看破!真是……后生可畏!”他看着英哥儿尚带婴儿肥的小脸,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感慨。

不久,三月底的交货期顺利度过。旺儿亲自来书院禀报,薛宝钗派来的黎朝海船如约而至,船体高大结实,气派非凡。五百匹珠光锦稳稳当当地移交过去,对方验收后十分满意。

“小少爷,您没看见,那黎朝的大船,帆一展开,能把半边天都遮住!”旺儿比划着,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咱们以后自己的船,肯定比那个还威风!”

英哥儿听着旺儿的描述,脑海里不禁勾勒出自己那艘即将到手的能跨洋航行的海船模样,心中一阵激动澎湃。那是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刘山长仿佛对英哥儿心态改变有所感应,直接把他叫到书斋,沉着脸训诫道:“心浮气躁,何以治学?秋闱在即,便是天大的事,也需等考完之后再说!从今日起,未经我允许,不得再理会外务,安心读书!”

英哥儿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立刻清醒过来,恭敬应道:“学生知错,定当潜心向学。”

山长的禁令如山,他只好将满腔好奇压下,全副心神投入到备考中。好在旺儿办事得力,后续与薛宝钗那边的交接,以及六月底接收海船的一切事宜,都由他和王仁安排得妥妥当当,无需英哥儿操心。

英哥儿也收到贾琏的回信,信上说柳湘莲和尤三姐听闻可以乘海船远行,都十分激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今夫妻二人一个苦学荷兰语,一个钻研东瀛语,干劲十足,就等着船队启航的那一天。

转眼到了六月,薛宝钗信守承诺,将那艘换取的海船准时交付到了松江码头。消息传到书院,英哥儿心里像被小猫爪子挠似的,痒得不行。他太想去亲眼看看属于自己的那艘大船了!

没等他兴奋多久,刘山长直接把他叫到书斋,沉着脸训诫道:“贾英,这数月来,你的努力和进益,老夫都看在眼里。你的聪慧和刻苦,远超同龄人,甚至许多年长于你的学子也未必及得上你。”

英哥儿静静听着,心里有些疑惑山长为何突然说这些。

“但是,”山长话锋一转,目光深邃地看着他,“我观你近日,似乎有些急切了。读书,治学,乃至做人,都如同种树,需得深耕易耨,循序渐进,急不得的。你心思活络,眼界开阔,这是好事。但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若同时追逐太多目标,难免会分散心神,反而一事无成。”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不必急于一时,也不必想着把所有事情都立刻抓在手里。眼下,秋闱是你最重要的事。那就先专心把这一件事做好。待此事了结,再去想其他,一切都还来得及。专心做好一件事,远胜过同时做十件事却都只是皮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英哥儿怔住了。他确实感到近来有些心浮气躁,心里时时惦念着海船和未来的计划,恨不能立刻将所有想法都付诸实践。山长这番话,像一道清泉,浇灭了他心底那点焦躁的火苗。他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贪多求快了。

他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日的清澈与坚定,对着刘山长深深一揖:“学生明白了。多谢山长点拨。是学生心急了。接下来,学生会收拢心神,只专注于秋闱一事,必不负山长期望。”

刘山长看着他迅速沉淀下来的眼神,欣慰地点了点头:“明白就好。去吧,好生准备。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保持本心,一步一个脚印,方是正理。”

英哥儿恭敬应道:“学生知错,定当潜心向学。”

英哥儿写信给舅舅王仁,拜托他先安排可靠人手,并让柳湘莲夫妇跟着薛宝钗往来安南的商队跑几次短途航线,积累些航海经验。一切,都等他考完秋闱再说!

时间在笔尖沙沙作响中飞快流逝。书院的生活单调而充实,英哥儿如同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汲取着知识。他不仅完成山长布置的繁重课业,还主动寻来历届乡试的优秀考卷,反复研习,揣摩其中的文风与思路。他的书案上,文稿堆积如山,每一页都留下了他标注的痕迹。

炎夏过去,秋风送爽。金陵城的气氛渐渐变得不同,街上多了许多来自江南各州府的学子,茶馆酒肆里谈论最多的便是即将到来的秋闱。

云麓书院内,更是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刘山长亲自为几位要下场的学子做最后的辅导和点拨。英哥儿和贾兰赫然在列。

秋闱的前一日,英哥儿漫步在书院幽静的小径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想起姐姐巧姐儿温柔的眼神,想起母亲殷切的期望,想起父亲在港口工地上辛劳的身影……这一切,都化作了他前行的动力。

“英弟!”贾兰从后面追上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明日便要进场了,紧张吗?”

英哥儿看着堂兄,笑了笑:“有点。兰哥哥呢?”

“我也一样。”贾兰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充满鼓励,“但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定能如愿!走吧,回去早些歇息,养足精神!”

兄弟二人并肩走向斋舍。远处,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绚烂如锦。

秋闱,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