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乘风破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最新章节。

圣旨一下,贾府如同被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王熙凤原本在屋里看着晗姐儿描花样子,听到平儿气喘吁吁地跑来禀告,说英哥儿被任命为副使,要远渡重洋去什么欧、欧洲。

她手里的软尺“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整个人晃了晃,要不是平儿眼疾手快扶住,差点软倒在地。

“你……你说什么?”王熙凤猛地站起来,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英哥儿要去哪儿?什么欧洲?不行!绝对不行!”

她推开平儿的手,跌跌撞撞地冲出屋子,直奔前院书房。英哥儿刚送走传旨的内侍,正准备去译书馆安排事宜,就被母亲一把抓住了胳膊。

“英哥儿!我的儿!你不能去!”王熙凤的声音带着哭腔,“你才十三岁!怎么能去那种地方!那茫茫大海是闹着玩的吗?万一……万一有个好歹……娘不准!娘这就去求皇上,求皇上开恩!”

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这一刻,她不是那个精明强干的二太太,只是一个担心儿子的普通母亲。

英哥儿看着母亲担心的样子,心里又酸又软。他反手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扶着她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声音放得又轻又缓:“娘,您别急,先听我说。”

他蹲下身,仰头看着母亲泪痕交错的脸:“娘,这条航线,咱们家的商队已经来回走了好几趟了,每次都平平安安。破浪、逐风那几艘船,又大又结实,是顶好的海船,不怕风浪。船上还有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和水手,知道怎么避开危险。”

他拿出帕子,轻轻给母亲擦眼泪:“那些番邦人只是长得跟我们不一样,维尔德神父您也见过,他虽然头发颜色怪了点,但人很和善,懂道理。咱们家的珠光锦和糖,在那边可受欢迎了,他们抢着买呢。”

王熙凤摇着头,眼泪流得更凶:“那也不行!路上要走多久?三个月?大半年?海上缺医少药,万一……万一你生病了怎么办?娘不在身边,谁照顾你?”

她一想到儿子可能会在茫茫大海上生病受苦,心就像被刀子剜一样疼。

“娘,”英哥儿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儿子知道您担心。但这次出行,不只是为了咱们家,更是为了皇上,为了大雍。皇上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儿子,是信任儿子。咱们家的海船和商路能帮上忙,儿子也觉得与有荣焉。儿子向您保证,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

他露出安抚的笑容:“而且,皇上还派了好多侍卫保护。您就当我……是出去游学一趟,长长见识。等儿子回来,一定把番邦的新奇玩意儿都带给您和晗姐儿。”

王熙凤却听不进去:“我不管什么大雍!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那海里的事谁说得准?娘不许你去!”她死死攥着英哥儿的手,仿佛一松开儿子就会消失。

巧姐儿在隔壁顾家得了信,也立刻挺着微微显怀的肚子,由夫君顾惟清陪着赶回了娘家。

她拉着英哥儿的手,眼泪扑簌簌地掉:“弟弟,那么远的路,听说要在海上走好几个月,船上什么都没有,生病了可怎么好?姐姐舍不得你……”

王熙凤见到女儿,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拉着巧姐儿的手哭道:“巧姐儿,你快劝劝你弟弟!他非要跑到那天涯海角去!”

母女俩围着英哥儿,又是担心又是劝,院子里一片愁云惨淡。

就在这乱糟糟的时候,贾琏风尘仆仆地从松江府赶回了京城。他原本就因为新港口建成,要回京述职,听到儿子要被派去海外,更是快马加鞭提前赶了回来。

一进屋子,就看到王熙凤哭得眼睛红肿,巧姐儿在一旁垂泪,英哥儿则一脸无奈地站在中间。

“爹爹!”英哥儿迎了上去。

“好了好了,都别哭了!”贾琏脱下披风,他先扶住扑过来的妻子,又对女儿点点头,最后目光落在儿子身上。

贾琏眉头紧锁:“英哥儿,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想清楚了?”

英哥儿认真地点了点头:“爹,儿子想清楚了。于公于私,儿子都该去。”

贾琏看着儿子沉默了片刻,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头对王熙凤道:“凤丫头,男儿志在四方!咱们英哥儿不是池中之物,让他去闯一闯,见见世面,是好事!”

“你说得轻巧!”王熙凤猛地抬头,瞪着贾琏,“那不是去金陵,不是去苏州!是漂洋过海!万一有个闪失……”

“没有万一!”贾琏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咱们儿子的本事,你还不清楚?他从小就比别人有主意,有能耐!皇上既然点了他的将,就是相信他能行!咱们做爹娘的,这时候不能拖他后腿!”

他搂住王熙凤的肩膀,声音放缓了些:“咱们现在要做的,是给他把行装准备得妥妥当当的,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多准备些衣物、药材,再多派些得力的人手跟着。对了,我记得你身边有两个厨子,一个擅长京城菜,一个擅长江南菜,都让英哥儿带上!免得他到了外面,吃不惯那些番邦的伙食。”

贾琏的话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让王熙凤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了一些。

她知道丈夫说得对,圣意已决,无法更改。她除了接受,拼命为儿子做好准备,还能做什么呢?

从那天起,王熙凤就像有了目标一样,开始疯狂地为英哥儿准备行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