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交易,铸币想法(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李,你没开玩笑?”奥托?克虏伯不可思议看向李世安,他知道李世安开销大,但也没想到开销如此巨大。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庆帝国,可不是十年后,现在火枪装备极少。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李世安一千多人,被三万多人包围也能冲杀出来了。
不说十年后,
仅仅算三四年后,
即使李世安不出现,太平军仅仅一个王爷的卫队都能有几千支洋枪。
按照现在的情况,因为李世安这一支蝴蝶效应,太平军又连续在他手上的火枪吃亏。必定对火枪更加重视。
到时候,火枪数量至少翻倍!
所以,李世安趁着掌握先机,要提前多采购和训练一些先进的军官。
以及熟练的士兵!
“当然没开玩笑!”李世安笑道:“你怕是还不知道吧?我又升官了!现在我不仅可以有团练,还有自己的抚标亲兵。”
李世安半真半假的说道。
朝廷虽然下旨限制李世安团练人数只能在三千多,但又给了抚标编制。
抚标,就是巡抚直属部队。
相当于总督的督标。
这里补充说明一点,抚标的武官其实最高只是参将,也就是正三品。
督标武官才能达到副将。
总兵那是镇标绿营兵主官。
先前百越的刘副将是特殊情况,是一直留任的“抚标”军官。抚标军官升职是朝廷负责的,只是没有位置调走。
抚标和督标,
作为地方绿营兵的一部分,其组建是基于朝廷的统一规划和军事部署。
朝廷会根据地方的战略地位、军事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抚标和督标的编制、人数等。
这些军队的设立是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和执行朝廷的军事指令。
督抚对抚标和督标有一定的节制权,但他们并不拥有对这些军队的所有权。
在常规情况下,督抚只能调动自己辖区内的部分军队。
若要调动其他省份的军队,必须经过皇帝的亲自下令,并由钦差大臣带队。
督标和督标不是自行组建的,但督标和抚标的军官由总督和巡抚任命。
军官的任命是在朝廷的监督下进行的,并且军官需要对朝廷负责。
这种任命方式既保证了督抚对军队的有效指挥,又确保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
说了这么多,重点来了。
这是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抚标和督标都是朝廷统一调配!
可现在是正常情况下吗?
现在到处缺少兵马,也缺少粮饷,要不然也不会鼓励地方组建团练了。
陆建瀛与督标全军覆没了,
继任的杨定文,抚标也因为陆建瀛大部分留在金陵,也损失殆尽。
现在他的残兵败将,自己收拢组建督标还不够,怎么可能给李世安。
这也就给了李世安自行组建抚标的“权利”,其实就是朝廷默许。
这是朝廷的无奈之举。
朝廷不出钱,不派兵,总不能让督抚光杆司令去干活吧?
如果不默许,不说多了,两江和两湖,五个省,这些督抚军队哪里来?
李世安查阅过了,一般情况,抚标分左、右两个营,大约1000人编制。
现在特殊时期,
他编制弄1500人完全正常!
大胆一点,两千人也是没什么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