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血火浑河与黄司令(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刀锋》最新章节。

“跟我来!船在东边!” 杜三锤熟悉地形,低声招呼着,肥胖的身躯在芦苇丛中异常灵活地穿行。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在冰冷刺骨的河水和茂密的芦苇荡中艰难跋涉,身后码头方向,枪声、爆炸声和日军的吼叫声依旧激烈,探照灯被打掉显然让鬼子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和暴怒。

不知在黑暗冰冷的苇塘里跋涉了多久,直到身后的枪炮声渐渐被寒风和芦苇的沙沙声取代。众人早已筋疲力尽,浑身湿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到了!船在这!” 杜三锤拨开一片芦苇,压低声音。

两条简陋的舢板静静地藏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半浸在河水里。

众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手忙脚乱却又尽量无声地爬上摇晃的舢板。陈铁柱最后一个上船,他先将许明夏托上船,自己才翻身跃上。他坐在船尾,浑身湿透,单薄的衣衫紧贴在虬结的肌肉上,冒着丝丝白气。左臂的伤口被冰冷的河水浸泡,痛得钻心,但他依旧挺直脊背,警惕地端着步枪,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黑暗的河面和岸边的芦苇丛。许明夏坐在他身边,抱着药箱,冻得嘴唇发紫,身体微微颤抖,目光却始终关切地落在他受伤的左臂上。

“老周,咱们去哪?” 杜三锤一边划桨,一边喘着粗气问张先生。幸存的几个码头汉子也围拢过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和疲惫。

张先生坐在船头,拧着湿透的衣角,目光望向北方沉沉的黑暗,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去北镇!找黄司令!”

“黄司令?” 陈铁柱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个名字他听过!靠山屯遭难前,就有传言说北镇那边有个“黄司令”在招兵买马打鬼子!

“对!” 张先生重重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振奋,“黄显声将军!原东北军警务处长,少帅的心腹!九一八后,他不听南京那套不抵抗的狗屁命令,把沈阳警察总队的库存枪支弹药,整整二十万件!全他妈发给了老百姓!拉起队伍跟鬼子干!现在就在北镇、黑山一带活动,是咱们辽西最大的一支抗日力量!”

“二十万件枪……” 杜三锤倒吸一口凉气,眼中放出光来,“我的个乖乖!那得多少人马?咱们这点人过去……”

“不是去投奔他当兵吃粮!” 张先生打断他,目光炯炯地扫过船上每一张疲惫而充满仇恨的脸,最后落在陈铁柱身上,“咱们带着今晚抢出来的家伙,还有满腔的血仇,去入伙!去当义勇军!跟着黄司令,真刀真枪地跟鬼子干!柱子,你不是要报仇吗?不是要杀鬼子吗?这就是路!”

陈铁柱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握着步枪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黄显声!发枪给老百姓打鬼子!这名字和事迹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熊熊火炬,瞬间照亮了他心中那条被血与恨铺就的道路!他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力量吗?不正是这样的地方吗?去北镇!跟着黄司令!杀鬼子!

他猛地一点头,从喉咙里挤出一个斩钉截铁、带着血腥气的字:“去!”

许明夏看着陈铁柱眼中那重新燃起的、比之前更加炽烈也更加坚定的火焰,心中五味杂陈。为他找到方向而欣慰,却又为前路的凶险而深深担忧。她默默地打开药箱,借着微弱的天光,开始小心翼翼地检查他左臂的伤口。纱布早已被血水和河水浸透,伤口边缘泛白,隐隐有发炎的迹象。她的指尖冰凉,触碰他滚烫的皮肤时,带着细微的颤抖。

陈铁柱感受到她的动作,身体微微一僵,却没有拒绝。他低下头,看着许明夏在昏暗光线下专注而温柔的侧脸,看着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的阴影,看着她小心翼翼清理伤口的动作,心中那股暴戾的杀意,竟奇异地被一丝陌生的柔软所抚平。他沉默地任由她处理伤口,粗糙的大手无意识地轻轻握住了船舷冰冷的木头。

小船在杜三锤和几个汉子的奋力划动下,沿着浑河支流,悄无声息地驶向北方未知的黑暗。寒风凛冽,吹动着枯黄的芦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沉默着,疲惫不堪,却又在眼底深处燃烧着不灭的火焰。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今夜,他们夺得了武器,更找到了一条血火之路。

船行一夜,天光微熹时,终于在一片荒凉的河滩靠岸。岸上是一片稀疏的树林,再远处是起伏的丘陵。

“下船!翻过前面那道梁子,就是北镇地界了!” 杜三锤指着前方,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疲惫。

众人互相搀扶着爬上泥泞的河滩。陈铁柱第一个踏上坚实的土地,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许明夏抱着药箱,脸色苍白,脚步有些虚浮,一夜的寒冷和惊吓让她几乎耗尽了体力。陈铁柱犹豫了一下,伸出手臂,让她可以扶着借力。许明夏微微一怔,没有拒绝,冰凉的手指轻轻搭在他坚实如铁的小臂上。

就在这时——

“不许动!举起手来!” “什么人?!”

几声厉喝猛地从前方树林中响起!紧接着,十几个穿着五花八门、破旧棉袄、手持老旧步枪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树后、土坎后冒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齐刷刷地对准了河滩上这群狼狈不堪的陌生人!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精瘦、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旧军装,腰间别着一把盒子炮,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股子草莽的彪悍气息。他身后的人,有农民打扮的,有工人模样的,甚至还有两个穿着学生服的年轻人,个个面黄肌瘦,但眼神却异常警惕和凶狠,紧紧握着手中的汉阳躁、老套筒甚至鸟铳。

陈铁柱瞬间绷紧了全身肌肉,右手闪电般按在了腰间的王八盒子上!张先生和杜三锤也立刻做出了戒备的姿态!

“别误会!别误会!” 张先生反应最快,立刻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武器,同时朗声道,“我们是锦州逃出来的!昨夜在码头端了鬼子一个军火库!是来投奔黄显声黄司令打鬼子的!”

“投奔黄司令?” 那精瘦汉子狐疑地上下打量着这群浑身湿透、泥泞不堪、不少人身上带伤还带着明显刚经过血战痕迹的人,目光尤其在陈铁柱那魁梧的身躯和腰间鼓鼓囊囊的枪套上停留了片刻。“你们……抢了鬼子的军火?”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信和警惕。

“千真万确!” 杜三锤急忙上前一步,拍着胸脯,又指了指身后几个码头汉子扛着的弹药箱和药品箱,“兄弟你看!崭新的三八大盖子弹!还有鬼子的药!都是昨夜拼了命从鬼子炮艇眼皮子底下抢出来的!这位柱子兄弟,一个人就干掉了七八个鬼子,还打瞎了鬼子炮艇的探照灯!”

那精瘦汉子的目光扫过弹药箱和药品箱,又仔细看了看陈铁柱身上凝固的血迹和那股子掩饰不住的冲天杀气,脸上的狐疑稍减,但警惕依旧。“空口无凭!你们说是就是?谁知道是不是鬼子的探子!”

气氛瞬间再次紧张起来!刚逃出生天的众人,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许明夏紧张地看着陈铁柱,生怕他一言不合就动手。

就在这时,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雄健的枣红马从树林小径中疾驰而出!马背上,端坐着一个穿着笔挺将校呢军大衣、头戴大檐帽的军官!他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方正,剑眉星目,即使在这荒山野岭,依旧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和凛然正气!他身后,紧跟着十几个骑着战马、装备明显精良许多、清一色手持崭新辽十三式步枪的卫兵!

那精瘦汉子一见来人,立刻挺直腰板,恭敬地行了个军礼:“报告黄司令!发现一群可疑人员,自称是从锦州来投奔的,还说昨夜抢了鬼子的军火!”

黄司令?!黄显声!

船上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位纵马而来的将军身上!陈铁柱的呼吸骤然一窒!这就是那个违抗命令,把二十万件武器发给老百姓打鬼子的黄司令?!

黄显声勒住战马,锐利如电的目光扫过河滩上这群狼狈却带着血火气息的陌生人,最后落在了张先生脸上,眉头微蹙,似乎在辨认什么。

张先生(周先生)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迎着黄显声审视的目光,挺直了脊梁,声音清晰而沉稳地说道:“黄将军!别来无恙!三一年春,沈阳城北大营军械库,那批被‘误发’给铁路工人的‘废枪’,您还记得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