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棋落长安惊风雨,唇枪舌剑暗藏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玄幻三国:曹贼竟是我自己》最新章节。

长安城,曹军大营,辕门之外。

旌旗招展,甲胄森严。

曹操亲率麾下文武,立于营门之前,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目光却锐利如鹰,审视着由远及近的那支队伍。

为首者,正是荀彧。

他今日未着官服,仅一袭月白文士长衫,头戴进贤冠,面容温润,眼神平和,周身却自然流露出一股经天纬地、调理阴阳的恢弘气度。

其匠心境的文心修为虽未刻意彰显,但那引而不发的乾坤意境,已让对面同为文修的程昱、戏志才等人瞳孔微缩,心中暗凛:此人之境界,竟已至斯?!

荀彧左侧半步,是依旧一副懒散模样的郭嘉。

青衫落拓,腰间挂着永不离身的酒葫芦,仿佛不是来这龙潭虎穴般的军营,而是来郊游踏青。

但他那双偶尔开阖的眸子,却如最深沉的夜空,仿佛能洞悉一切鬼蜮伎俩。

右侧,则是银甲白袍的赵云与劲装持弓的太史慈。

赵云神色沉静,目光如水平湖,仿佛眼前万千曹军不过土鸡瓦狗;

太史慈则嘴角带笑,眼神睥睨,扫视着曹军阵列,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战意。

两人神勇境的武胆气息如同出鞘的利剑,虽未完全爆发,却已让夏侯惇、夏侯渊等曹军悍将暗自握紧了兵刃,气血奔涌,与之隐隐抗衡。

其后一千五百白龙、疾风精锐,默然肃立,军容严整,杀气内敛,竟无一丝杂音。

只有战马偶尔的响鼻和旌旗猎猎之声,一股百战雄狮的铁血气息扑面而来,令曹军前沿士卒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文若先生,奉孝先生,子龙将军,子义将军,远来辛苦!操,在此恭候多时了!”

曹操朗声一笑,上前一步,执礼甚恭,仿佛真心欢迎。

荀彧从容还礼,温言道:

“曹公客气。彧等奉镇东将军之命前来,只为弭平兵祸,共商迎奉天子之大计,何谈辛苦。”

郭嘉在一旁笑嘻嘻地补充:

“是啊曹公,这司隶打得热火朝天,我们主公在颍川听着都嫌吵得慌,特意派我们来劝劝架,顺便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这话说得轻佻,却暗藏机锋,点明荀衍一方是以上位调解者的身份介入。

曹操眼角微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脸上笑容不变:

“有劳镇东将军挂心,有劳诸位奔波。营内已备下薄酒,为诸位接风,请!”

“曹公请!”

双方表面一团和气,步入中军大帐。

然而,暗中的较量早已开始。

就在方才辕门相见之时,郭嘉看似随意地扫过曹操身后的谋士将领,实则“鬼谋”天赋已悄然运转,极致推演,于命运长河中捕捉着细微的痕迹。

而贾诩提前布下、隐匿在使团随行人员中的“暗影天罗”细作,也已如同水滴入海,悄然融入了曹营的阴影之中。

接风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言笑晏晏,看似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曹操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地看向荀彧:

“文若先生,如今李傕伏诛,郭汜、李儒困守孤城,负隅顽抗。天子陷于城中,日夜期盼王师。不知镇东将军此番‘调停’,具体欲如何行事?莫非是要操……罢兵休战不成?”

话语最后,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微微一凝。

夏侯惇等人目光炯炯,盯着荀彧。

荀彧神色不变,轻轻放下筷子,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曹公此言差矣。李郭二贼,祸国殃民,自当铲除。我军陈兵在外,正为助曹公一臂之力,防范外力干扰,震慑宵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程昱、戏志才,

“至于罢兵……若曹公觉得力有未逮,或需休整,我军亦可接手部分防务,甚至……尝试与城内沟通,看能否以最小代价,迎回天子。”

这话绵里藏针!

既肯定了曹操攻打李郭的正当性,又点明颍川军是来“助阵”而非“阻挠”,更隐含“你若不行,我上”的意味。

程昱冷哼一声,阴恻恻地道:

“文若先生好意,我军心领。只是长安城坚,李儒狡诈,更有邪法助阵,恐非简单沟通所能解决。贵军远来,不熟悉情况,贸然插手,恐生变故。”

郭嘉立刻接话,懒洋洋地道:

“程仲德先生多虑了。不就是些鬼蜮伎俩和催谷出来的魔卒嘛,看着吓人,实则根基不稳。我们这边别的不多,就是破邪的手段和擅长攻坚的猛将多了点。”

他说着,还特意瞟了一眼赵云和太史慈,意思不言而喻。

夏侯惇独眼一瞪,煞气涌动:

“郭奉孝!你是在小觑我军将士吗?!”

太史慈哈哈一笑,声若洪钟:

“夏侯将军何必动怒?郭先生只是实话实说。若贵军需要,我麾下儿郎随时可以替你们去试试那城墙硬不硬!”

他话语中强大的自信,配合神勇境的气势,竟让帐内温度都仿佛升高了几分。

赵云虽未言语,但手已轻轻按在龙胆亮银枪之上,一股凛冽的枪意若隐若现,与夏侯惇的凶煞之气在空中无声碰撞,激起细微的能量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