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恩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奴籍之下》最新章节。
隋安儿牵着秦玥的小手,沿着石板路往家走去。
秦玥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在知府后厨的见闻,小脸上满是兴奋。
半年的时间,这个小女孩已经能流利地使用好几种方言,成了母亲在厨房里的小小翻译。
“娘,徐嬷嬷今天教我认三七和天麻了!”
秦玥蹦蹦跳跳地说,“她说我认药的本事比阿土哥强多了。”
隋安儿温柔地摸摸女儿的头。
这半年里,她靠着精湛的厨艺和药膳知识,不仅赢得了三小姐的依赖,连知府夫人也时常点名要她做些滋补汤品。
秦阳则在南北货栈将混乱的账目整理得井井有条,上月还因账目清晰受到了夫人夸奖。
这个曾经濒临破碎的小家庭,终于在石城找到了暂时的安稳。
转过巷角,隋安儿突然停下脚步。他们家院门外站着一位陌生老者,身量高大挺拔,在普遍矮小的石城居民中显得鹤立鸡群。
老者穿着朴素的深灰色长衫,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背着手静静伫立,仿佛已等候多时。
“娘,那是谁呀?”秦玥小声问道,往母亲身后缩了缩。
隋安儿摇摇头,警惕地将女儿往身边拉了拉。
正当她犹豫是否该上前询问时,老者似有所感,转过身来。
老者上下打量着隋安儿母女,视线最终停留在隋安儿脸上。
他开口,声音低沉有力,带着纯正的官话腔调:“可是隋家小女?”
隋安儿心头一震。
自流放以来,已经很久没人用“隋家小女”这样的称呼唤她了。她下意识地挺直腰背,行了礼:
“正是民妇。不知老先生...”
“赵明远。”老者简短地自报家门。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劈进隋安儿的脑海。
赵明远!
那个母亲香囊字条上提到的“西南故人”,那个在青州官牙行暗中相助的恩人。
她连忙拉着秦玥深深一福:
“恩公在上,请受民妇一拜!”
赵明远摆摆手:“不必多礼。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隋安儿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掏出钥匙打开院门:
“恩公请进,寒舍简陋,还望海涵。”
屋内比半年前初到时多了些生活气息。
秦阳用边角料做的简易书架摆在墙角,上面整齐地放着几本账册。
窗台上摆着隋安儿从府里带回的盆栽,开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虽然简朴,却整洁温馨。
“恩公请坐。”
隋安儿搬出家里最好的椅子,那是秦阳上月用货栈废弃的木料亲手做的。
她匆匆翻出一个小布包。
“实在抱歉,家中只有这些粗茶,是铺子里处理下来的陈货...”
赵明远接过粗瓷茶碗,毫不在意地喝了一口:
“无妨。行军打仗时,树叶子都喝过。”
这句话透露的信息让隋安儿眨了眨眼。行军打仗?这位赵老先生莫非是军旅出身?
赵明远似乎看出她的疑惑,却没有解释,而是环顾四周:
“你丈夫和孩子呢?”
“秦阳还在铺子里,要酉时才能回来。秦玥...”
隋安儿这才发现女儿不知何时已经溜到院子里去了,正和阿土蹲在墙角看蚂蚁搬家。
她松了口气,转向赵明远。
“恩公突然造访,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赵明远放下茶碗,神情严肃:
“我来看看你们过得如何。半年前托胡管事将你们送来石城,一直没得空来探望。”
隋安儿连忙道:
“托恩公的福,我们一家在石城还算安稳。我在知府府中负责三小姐的膳食,秦阳在夫人名下的南北货栈做账房,玥儿也能跟着我进出府中...”
她顿了顿,真诚地说。
“若非恩公在青州相助,我们恐怕早已...”
赵明远摇摇头,打断她的道谢:
“我和你父亲原以为,你们被送到西南这偏远之地,再使些银钱,总能帮你们脱离奴籍。”
他叹了口气,皱纹在额头上刻出深深的沟壑。
“谁料秦世良一案牵连如此之广,圣人亲口判的奴籍,竟无人敢违逆。”
隋安儿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碗边缘。
一年多过去,那场改变他们命运的灾祸依然如影随形。
即使在这里,在看似安稳的石城,他们依然是戴罪的官奴,身份卑微,生死由人。
“恩公,”隋安儿轻声问道。
“当初...为何一定要将我们送出青州?胡管事只说是个‘好去处’,却未说明缘由。”
赵明远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