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思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奴籍之下》最新章节。

在王掌柜的多方奔走和细心挑选下,阿土一家终于在石城东市附近找到了一处合适的院落。

隋安儿特意告了半天假去帮阿土嫂打扫新居以便来日搬家。

新家离知府府宅不远,看着比他们在知府后巷挤着的小屋宽敞明亮得多。

院子方方正正,正北是三间正房,坐北朝南,光线最好。

阿土娘喜滋滋地说,这正房自然是岩桑和她住。

东侧紧挨着正房还有一间稍小的屋子,阿土欢天喜地地抱着自己的小包袱跑了进去,嚷嚷着那就是他的地盘了。

西侧对称的位置也有一间房,阿土娘指着它笑道:

“这间先锁上,放些不常用的杂物。等以后给小的住。”

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院子东西两侧是厢房。

左边是厨房,空间不小,灶台、水缸、案板一应俱全,还连着一个小小的柴房,堆柴放炭很是方便。

右边也是一间厢房,暂时空着,落了锁,阿土娘说先用来堆放岩桑带回来的那些暂时用不上又舍不得丢的“宝贝”。

阿土娘手脚麻利地擦拭着新居的窗棂,看着敞亮的院子,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和满足。

她一边干活,一边好奇地问身旁同样在擦拭门框的隋安儿:

“安儿妹子,你在京城长大,京城的房子……是不是都像知府大人住的那么气派?雕梁画栋,还有花园水池子的?”

隋安儿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微笑道:

“嫂子说的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自然气派。知府大人现在的宅子,在京城里也算是不错的了。”

“不过,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住的可不是那样。”

“哦?那普通人家住的啥样?”阿土娘更感兴趣了,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隋安儿。

隋安儿的目光似乎飘向了远方,声音也轻缓了些:

“我娘家……在京城,也只是做点小买卖糊口的人家。我十四岁那年,爹娘才终于买下了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小院儿。”

“那院子不大,临着街,前面两间打通了做了门面,开的是个小小的食肆。”

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承载了她少女时代最无忧岁月的家。

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甚至有些局促的小院。

临街的两间屋子,门脸不算大,挂着一块写着“隋记食铺”的木招牌。

门板白天卸下来,露出里面的几张榆木桌子条凳。

食肆的烟火气从早到晚弥漫着。

“后面连着一个小院,”隋安儿继续回忆,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温暖的弧度。

“院子很小,除了角落里一口甜水井,几乎没什么空地。厨房就搭在院角,紧挨着井台,方便取水。”

“我爹娘就在那小小的厨房里忙活,蒸馒头,煮面条,炒点家常小菜。”

“那会儿,我常在一旁帮着择菜、洗碗,听着前面食客的声音,闻着饭菜的香味”

那是她记忆里最安稳、最踏实的日子。虽然忙碌,但一家人守着自己的小铺子,日子有奔头。

“后来呢?”阿土娘听得入神。

“后来啊……”隋安儿的声音低了些。

“我十六岁上,认识了阳哥。十七岁就嫁给了他,离开了那个小院,跟着他去了秦家。”

然而,好景不长。她顿了顿,一股沉重感悄然袭来。

“再后来,秦世良获罪,我和阳哥被发配到这里。为了打点我们的事,爹娘他们把好不容易才买下的那个小院都卖了。”

后面的话,隋安儿有些说不下去了。

父母为了救女儿女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半生心血才换来的安身立命之所。

那封辗转千里、报平安的家书里,父母只字不提卖房的艰难和重新安顿的窘迫,只反复叮嘱她和秦阳要保重,说他们一切都好。

可越是这样,隋安儿的心就越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喘不过气。

父母年纪都大了,在京中无依无靠,卖了唯一的房子,现在是寄人篱下,还是租住在更简陋的房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