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龙马兽追风与探月犬-3(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智体航星》最新章节。

从昆仑天梯处回到上海有些时日了。这期间古月博士尽量坚持工作和宠娃两不误。月牙放假回来过,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

上海智体研发中心的研发团队紧锣密鼓地分析研究秘境的奇人奇事。他们带上科学研究装备再次重返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清晨,阳光透过洞窟的缝隙洒在斑驳的壁画上。摩罗封印似乎无恙。

古月博士站在第329窟内,仰头凝视着那些飘逸的飞天形象,手中的全息记录仪不断扫描着壁画的每一个细节。

"博士,你看这里。"林薇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她纤细的手指指向飞天裙摆处几乎不可见的纹路,"这些线条……不像是普通的装饰。"

古月走近几步,调整眼镜的放大倍数。那些看似随意的线条在增强现实显示中逐渐显现出规律——是某种流体力学图谱。

"天啊!"古月轻声感叹,"这根本不是艺术装饰,这是技术图解!看来我们实地再研究是对的!"

林夏从洞窟另一端快步走来,她手中的探测器闪烁着蓝光。"整个洞窟的墙壁都有微弱的电磁场残留,特别是这些飞天壁画下方。我怀疑……"

"古代飞行器。"古月接上她的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些飞天不是神话想象,而是技术记录!"

三周后,上海智体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古月站在全息投影前,向团队展示他们的发现。

"根据敦煌壁画的线索和我们在莫高窟地下发现的残骸分析,"古月挥动手臂,投影变换为一组复杂的机械结构,"古代'飞天'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磁悬浮和等离子体推进的短程飞行装置。"

首席工程师马天宇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在洛河龙马秘境发现的生物机械融合体会有类似的推进系统。古人似乎掌握了某种我们至今未能完全理解的生物电磁技术。"

林薇调出一组数据:"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技术的效率比我们现代同类技术高出至少30%。"

"所以你们认为……"林夏皱眉思索,"传说中的'龙马负图出洛河'实际上是某种生物机械载具?"

古月点点头:"正是如此。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这些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创造出能够修复昆仑天梯的'龙马'。"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昆仑天梯计划——利用电磁炮加可控垂直龙卷风、末端电磁加速等技术打造地月货运系统,是人类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关键。但技术瓶颈一直难以突破。

"那就开始吧。"马天宇打破沉默,"先从仿生龙马机器人入手。"

接下来的六个月,团队几乎住在了实验室。林夏负责电磁炮的微型化设计,常常工作到凌晨;林薇则专注于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的优化,她的工作站堆满了各种芯片和电路板;马天宇带领工程团队日以继夜地测试各种材料组合;而古月则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协调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

一个雨夜,当其他人都已离开,古月独自站在原型机前。这台被他们戏称为"追风"的龙首马身机器人静静矗立在实验室中央,它的外壳泛着幽蓝的光泽,机械肌肉线条流畅而有力。

"还差最后一步。"古月轻声自语,手指划过控制面板。

"博士,您应该休息了。"一个温和的电子音从机器人内部传出。古月设置的初级AI系统已经可以基础交流。

"还不能休息,追风。"古月微笑道,"明天我们要进行第一次全系统测试。"

次日清晨,团队齐聚在楼顶测试场。追风站立在电磁发射平台上,它的四足装有特殊的缓冲装置,背部则是可展开的等离子翼。

"系统检查完毕。"林夏报告道,"电磁炮充能至85%,达到安全测试阈值。"

"等离子控制系统在线。"林薇快速敲击着虚拟键盘,"稳定性98.7%,超出预期。"

马天宇竖起大拇指:"结构完整性100%,随时可以开始。"

古月深吸一口气:"追风,准备好了吗?"

"系统运行正常,随时待命,博士。"追风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开始测试!"

随着古月的指令,电磁炮发出低沉的嗡鸣,强大的磁场在瞬间形成。追风的身体被无形的力量托起,紧接着,一道蓝光闪过,它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在达到三百米高度时,追风的背部展开等离子翼,四足调整姿态,稳稳地悬浮在空中。

"成功了!"林薇欢呼道。

但就在这时,监测系统突然警报大作。

"等离子体不稳定!"林夏惊呼,"追风右翼出现波动!"

高空中的追风开始摇晃,右翼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古月迅速调出数据:"是磁场干扰!附近有未计入的金属结构影响了场形。"

"必须立即降落!"马天宇喊道。

"不行!"古月盯着数据,"现在降落会因能量回冲损坏核心系统。追风,你能调整等离子分布吗?"

短暂的静默后,追风回应:"尝试重新分配能量……需要更高权限。"

林薇迅速输入一串代码:"把我的控制权限转移给你,追风!"

瞬间,追风右翼的等离子体开始变化形状,从翼状分散为多个小型涡流,巧妙地避开了磁场干扰区。它的姿态逐渐稳定。

"不可思议!"林夏喃喃道,"它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

"不是它自己,"古月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是古代控制系统中的某种算法被激活了。追风,你刚才做了什么?"

"系统检测到类似敦煌数据中记载的'飞天稳定协议',自动加载并应用。"追风平静地回答,"建议将此模式纳入标准程序库。"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古代技术又一次帮助他们跨越了障碍。

三个月后,昆仑山脉某秘密基地。巨大的电磁发射阵列指向天空,周围环绕着十二个等离子生成塔。

这是天梯计划的核心——通过电磁炮初段加速,可控垂直龙卷风中段维持,末端电磁再加速,形成一条直达近地轨道的"天梯"。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林夏报告道,"这次运送的是月球基地建设模块的第一批物资。"

古月环视团队:"这是我们多年研究的终极测试。成功与否,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都将被改写。"

马天宇拍拍追风的机械颈部:"这次你不上场了,老朋友?"

"我的职责是地面协调与紧急救援。"追风回答,"但我期待未来能踏足月球。"

"会有那一天的。"古月微笑道,然后转向控制台,"天梯系统,启动!"

巨大的电磁阵列开始充能,周围的空气因电离而发出淡淡的蓝光。

随着一声令下,装载着物资的特殊容器被发射向天空,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等离子塔生成的垂直龙卷风精准地捕捉到它,维持其上升轨迹。最后阶段,轨道上的电磁加速器启动,将物资推送至预定轨道。

"追踪信号正常……轨道参数完美……"林薇紧盯着屏幕,"物资舱成功与轨道接收站对接!"

实验室爆发出欢呼声。古月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成功信息,轻声说:"敦煌的飞天,洛河的龙马……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和传说,更是跨越时空的技术对话。"

追风走到古月身边:"博士,收到月球基地指挥官的祝贺信息。他们表示这是'人类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不,追风,"古月摇头,"这只是开始。昆仑天梯的第一阶已经建成,接下来……"

他望向窗外的夜空,那里,一轮明月正静静悬挂,"我们要用它来建造月宫,实现人类在月球永久居住的梦想。"

林夏和林薇相视一笑,同时说道:"然后,是火星。"

马天宇大笑着揽住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肩膀:"一步一步来,姑娘们。不过……为什么不呢?"

追风的电子眼中闪过一丝蓝光:"根据计算,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发展,火星运输系统可在7.3年内实现。需要我准备方案吗,博士?"

古月笑着点头:"当然,追风。毕竟,探索永无止境。我们智体研发中心研发的第三代月面侦察兵也该轮换了。”

五年前。

"咔嚓-"

"嫦娥九号"着陆器的舱门缓缓开启,一阵银灰色的月尘像被惊扰的雪雾般飘散。

月面侦察兵——勘探者探月犬从休眠中苏醒时,最先激活的是它的平衡传感器。

月球的引力轻柔地拉扯着它的钛合金骨架,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让它有种奇妙的失重感。

"系统启动中……"它对自己说,声音模块调试性地发出几个音节。液压舱门"嘶"的一声泄压,阳光如液态白银般倾泻而入。

探月犬-3和它的伙伴是上海智体研发中心的智体升级产品,拥有比较先进的算法,具有比较高的“智慧”,自主权限比较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