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贾诩的乱世保命日记(五)(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乱载三国》最新章节。

毒士之名

建安三年 九月初三 阴雨绵绵

许都的秋天比宛城潮湿,雨水黏在皮肤上,甩不脱似的。

今日第一次参加曹操的军机会议,荀彧、程昱、郭嘉等谋士均在列。我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恨不得变成墙上的影子。

曹操讨论的是如何对付刘备——这厮被吕布赶出徐州后,如今投靠了刘表,在新野招兵买马。

“刘备此人,看似仁德,实则野心不小。”曹操敲着地图上的新野位置,“若不早除,必成后患。”

程昱主张强攻,荀彧建议招安,郭嘉则认为可以挑拨刘备与刘表的关系。

轮到我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我清清嗓子:“刘备虽有关张之勇,但兵力不足三千。丞相若兴师动众讨伐,反而显得小题大做。”

曹操挑眉:“文和有何高见?”

我心跳如鼓,表面平静:“可派一上将,假意征讨附近山贼,实则监视新野。待刘备露出破绽,一举擒之。”

曹操不置可否。我知道,这个中庸之策不会被他采纳,但至少安全。

散会后,郭嘉悄悄对我说:“文和兄太过谨慎了。”

我苦笑:“年纪大了,胆子小了。”

其实我是故意的——初来乍到,不能太露锋芒。

建安三年 九月十五 月圆

今夜曹操设宴,我推脱不掉,只好参加。

酒过三巡,曹操忽然问我:“文和,你觉得袁尚、袁熙逃往乌桓,该当如何?”

我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试探我对北征乌桓的态度。荀彧等人明确反对,认为劳师远征风险太大。

我斟酌词句:“乌桓癣疥之疾,本不足虑。但二袁若借兵卷土重来,恐成心腹之患。”

曹操大笑:“文和说话,总是滴水不漏。”

我背后冒汗。在曹操手下做事,每句话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建安三年 十月初一 寒风乍起

北征乌桓的事定下来了,曹操力排众议,决定亲征。

我被任命为随军参谋,同行的还有郭嘉。听说郭嘉病重,但坚持要随行,真是不要命。

我偷偷准备了很多药材,不是为郭嘉,是为自己——北地苦寒,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建安三年 十月初五 阴

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夏侯惇来找我,说军粮运输有问题,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故意说:“元让将军可咨询程仲德,他精于此道。”

夏侯惇摇头:“程昱那家伙架子大得很,不好说话。”

我这才“勉强”给出建议:在沿途设中转粮仓,分段运输。

夏侯惇大喜:“还是文和兄痛快!”

我微笑不语。与其讨好曹操,不如先结交这些实权将领。关键时刻,他们或许能保命。

建安三年 十月初十 出征前夜

明天就要北征了,我心神不宁。

夫人帮我整理行装,忧心忡忡:“夫君年事已高,何必随军远征?”

我叹气:“正因为年事已高,才更要表明忠心。”

其实我明白,曹操带我出征,既是用我才华,也是防我留在许都生事。

乱世为人臣,难啊!

建安三年 十一月十五 北地苦寒

北征之路比想象中艰难。

天气寒冷,道路泥泞,士兵们苦不堪言。郭嘉病得更重了,躺在马车里咳嗽不止。

曹操也很焦虑,今天特意召我问计。

我知道机会来了——是时候献上那条我酝酿已久的计策了。

建安三年 十一月二十 大雪

今天我终于说出了那个计策。

当时曹操正在为大军迷路发愁——向导说这条路最近,但遇上暴雪,行进困难。

我趁机进言:“丞相,诩有一计,或可速胜。”

曹操来了兴趣:“文和快讲。”

我深吸一口气:“乌桓倚仗天险,以为我军难以久持。不如将计就计,佯装退兵,暗中派精锐轻骑绕道突袭。”

曹操沉吟:“此计甚险。若被识破,轻骑有去无回。”

我点头:“确实凶险。但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其实我隐瞒了最关键的部分:这条计策需要有人当诱饵,而且生还几率很小。

建安三年 十一月廿五 风雪交加

曹操采纳了我的计策,但做了修改:由他亲自率领轻骑突袭,夏侯惇负责佯动诱敌。

我知道后心惊肉跳——曹操居然要亲自冒险!万一出事,我们都得陪葬。

更让我不安的是,曹操指派我随夏侯惇部行动。这是信任,还是试探?

建安三年 十二月初一 奇寒

今天,夏侯惇来找我商量诱敌细节。

我看着地图,突然灵光一闪,补充了一条毒计:“将军可沿途散布谣言,说丞相病重,军中爆发瘟疫。再让士兵们故意显得士气低落。”

夏侯惇皱眉:“这是为何?”

我解释:“乌桓人多疑,若见我军士气高昂,反而会怀疑是诱敌之计。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以为有机可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