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庐山寻隐 情愫暗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最新章节。

马车辘辘,驶离了尼山书院那熟悉的青石台阶,向着西南方向的庐山疾行。

车内,玉兰小心地捧着,那封提及陶渊明踪迹的信函。

偶尔偷看一眼身旁眉头紧锁的祝英齐,心中既甜蜜又忐忑,只盼能助他达成所愿。

祝英齐靠坐在窗边,眉头紧锁,目光投向窗外飞速倒退的枯黄田野与萧瑟山林。

心思早已飞到了那不知所踪的陶先生身上,飞到了上虞家中那深陷困境的妹妹身上。

焦虑、担忧、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

玉兰坐在他对面,微微垂着头,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上,指尖却无意识地绞着衣带。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身旁男子身上散发出的沉重气息,那紧抿的唇线和眉宇间的愁绪,让她心中也跟着一阵阵发紧。

她想开口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生怕贸然出声会打扰到他,更怕自己言辞笨拙,徒增他的烦恼。

只能这样静静地陪着,用这种无声的方式,传递着自己微不足道的支持。

车轮碾过一段崎岖不平的路面,车厢猛地颠簸了一下。

祝英齐猝不及防,身形一晃。

玉兰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扶住了他的手臂。

“小心。”

两人同时伸出双手,又异口同声,又同时顿住。

玉兰像被烫到一般迅速收回手,脸颊飞起两抹红云。

慌忙低下头,声如蚊蚋:“对……对不起,祝公子,我……”

祝英齐也是微微一怔,手臂上那短暂触碰带来的温热与柔软触感尚未消散。

他看着玉兰那羞赧无措的模样,心中的焦灼竟奇异地被冲淡了一丝。

他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该我道谢才是,玉兰小姐。若非你及时援手,又慷慨带路,英齐此刻恐怕还在像无头苍蝇般乱撞。”

“公子言重了。”玉兰抬起头,鼓起勇气看向他。

眼神清澈而真诚,“能略尽绵力,玉兰心中……亦是欣慰的。”

一路兼程,数日之后,巍峨苍茫的庐山终于映入眼帘。

时值冬日,山麓草木凋零,唯有山腰以上,松柏叠翠,云雾缭绕,更添几分神秘与清寂。

根据信中所指,陶潜先生可能隐居在西林一带。

所谓西林,并非特定地名,而是指庐山之西麓,山峦起伏,谷深林密,寻人谈何容易。

他们弃车步行,带着几名仆从,沿着樵夫和采药人踩出的依稀小径,深入山中。

四周寂静,唯有脚步踏碎落叶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几声空灵的鸟鸣。

“陶先生性爱自然,归隐后常往来山野,踪迹不定。”

“信中只说他常在附近采菊、访友,我们只能循着可能有人烟、有清泉的地方去寻找。”

玉兰一边留意着四周环境,一边轻声对祝英齐说道。

她虽也是第一次深入此山,但凭借着对隐士习性的一些了解,努力分析着。

祝英齐点头,看着玉兰因行走而微微泛红的脸颊。

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愧疚:“山路难行,辛苦玉兰小姐了。”

玉兰摇摇头,露出一抹浅笑:“不妨事的。在山中行走,虽身体劳累,但能见如此清幽景致,亦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她指着远处石缝中一株凌寒独自开的无名野花。

“你看,纵使在寒冬,亦有生命顽强绽放。想必陶先生择此而居,亦是爱这份超然物外的生机吧。”

她的话语轻柔,却像一股清泉,悄然流淌进祝英齐焦躁的心田。

他顺着她所指看去,那一点在寒风中摇曳的微不足道的色彩,竟让他纷乱的心绪平复了些许。

他不由得再次审视身旁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她不仅有勇气随他深入荒山,更有着一份在困境中发现美好的细腻与豁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